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军  钟山  丁家海 《弹性体》2002,12(6):5-9
在选择三元共聚尼龙(PA)、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为主体材料,制备PA/PVC/NBR(10/30/60)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填料品种和用量,共混温度,加料顺序等因素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A/PVC/NBR(10/30/60)共混体系中,补强型填料的补强效果优于非补强型的填料,6种填料补强效果依次是:快压出炭黑>半补强炭黑>白炭黑>活性重质,CaCO3>陶土>滑石粉,快压出炭黑的适宜用量是20-50份。在制备PA/PVC/NBR三元共混物时,适宜的共混温度是122-140℃,并且采用二段法混工艺制得的共混物性能优于采用一段法共混工艺。  相似文献   

2.
三元共聚尼龙/聚氯乙烯/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军  丁家海  钟山 《弹性体》2002,12(4):1-6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PA),聚氯乙烯(PVC)和丁腈橡胶(NBR)为主体材料,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得了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PA/NBR,POM/NBR,PVC/NBR,HMWPVC/NBR三元共混体系性能,重点讨论了PA/PVC/NBR共混比,不同硫化体系,有机过氧物DCP用量等因素对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宜配方制得力学性能和耐油耐溶剂性能较好的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扫描电镜的实验结果证实m(PA):m(PVC):m(NBR)=10:30:60和m(PA):m(PVC):m(NBR)=30:10:60两个体系的三元共混弹性体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前者的相容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在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HMWPVC) /聚甲醛 (POM) /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防老剂品种和用量、炭黑品种和用量、增塑剂品种、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1.5份防老剂MB对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防护效果最好 ;加入 15~ 6 0份半补强炭黑时 ,拉伸强度提高 4 0 %~ 5 6 % ,撕裂强度提高 4 6 %~ 89% ,耐溶剂性能显著改善 ;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适宜的共混温度 175~ 180℃ ,共混时间 5~ 7min。  相似文献   

4.
PVC/TPU/NBR三元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叶成兵  周圣中 《橡胶工业》2006,53(4):197-202
对PVC/热塑性聚氨酯(TPU)/SR三元共混物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讨论NBR品种、TPU/NBR并用比、PVC聚合度、增塑剂DOP和硫化剂DCP用量对PVC/TPU/NBR三元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TPU/NBR-3604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性能较优;PVC/TPU/NBR-3604三元共混物的拉断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均随着PVC聚合度的增大基本呈上升趋势;随着增塑剂DOP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邵尔A型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拉断永久变形均基本呈下降趋势,拉断伸长率增大;随着硫化剂DCP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变化不大,撕裂强度基本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PVC/TPU/SR三元共混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NBR与PVC和TPU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刘方 《特种橡胶制品》2000,21(6):1-4,10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重点讨论了PVC/POM/NBR共混比、PVC树脂的分子量、NBR橡胶的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等因素对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POM/NBR(20/10/70)三元共混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油耐溶剂性能。用动态粘弹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显示PVC/POM/NBR(20/10/70)三元共混弹性体的tgδ-T谱上只出一个峰值,其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3.7℃,表现出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NBR/PVC共混物的共混工艺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NBR/PVC共混物的共混工艺和性能。NBR/PVC共混物共混工艺主要有乳液共沉法和机械共混法,其中乳液共沉法共混物性能较好,机械共混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影响共混物性能的因素主要有NBR的门尼粘度和丙烯腈含量、PVC品种、NBR/PVC共混比、共混温度以及PVC在共混物中的分散程度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橡胶共混比、炭黑品种及用量、不同防老剂对CIL/NB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考查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天候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R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大于NBR,耐热空气老化性和耐天候老化性均优于NBR;炭黑N550的补强性大于N774,共混胶加入炭黑N774比加入N550有更好的老化性能,且30份N774比15份N774的老化性能更好;加入石蜡和N,N’-二辛基对苯二胺均可提高共混胶的老化性能,N,N’-二辛基对苯二胺的效果更好,但都使共混胶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NBR/PVC共混物耐溶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NBR/PVC共混比和NBR/PVC与EPDM,IIR或PU三元硫化共混物在天那水中的体积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当NBR/PVC以70/30共混时,二元共混物的耐溶剂性能最好;NBR/PVC/PU共混比为50/20/30时,三元共混物耐天那水性能最好,经天那水浸泡后的性能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HMWPVC) /聚甲醛 (POM) /丁腈橡胶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合金。重点讨论了 HMWPVC/ POM/ N BR共混比、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NBR橡胶的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等因素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HMWPVC/ POM/ NBR共混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优于PVC/ POM/ NBR共混弹性体。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 HMWPV C/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微观结构 ,结果显示 H MWPVC/ POM/ NBR(10 / 10 / 80 )三元共混弹性体的 tgδ- T谱上只出现一个峰值 ,其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 0 .8℃ ,三元共混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高抗冲POM/OOPA共混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配比、制样工艺条件对聚甲醛/三元共聚酰胺(POM/COPA)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对共混物中两相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及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PA加入量及制样工艺条件对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共混物中POM与COPA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UHMWPE/PP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艳  贾润礼 《塑料》2003,32(2):26-29
采用自行配制的解缠剂Jc 3降低UHMWPE的熔体粘度,并用机械共混的方法进行加工,从而实现PP与UHMWPE之间的均匀共混,以改善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原料配方及加工工艺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缠剂能够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混合程度;UHMWPE的用量和Jc 3的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先开炼再挤出而后注射的加工工艺得到的制品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硅橡胶/EPDM/ⅡR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的共混技术与硫化体系。对增容剂、共混比例等对共混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KH570适宜于作为共混增容剂;共混胶宜于采用DCP硫化,也可以采用硫黄硫化,随着丁基橡胶含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有大幅度提高,并出现最佳值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双峰高密度聚乙烯(BH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测定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DSC曲线。结果显示共混物均可以产生共晶,LLDPE对BHDPE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在LLDPE/HDPE中添加BHDPE,三者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显示三者共混物体系黏度变化不大,为制备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三者共混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作为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体系相容性、力学性能、形态结构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BS添加量的增加,PC/ABS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呈下降趋势;加入MBS后,PC/ABS的分散相粒径明显减小,PC与ABS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拢,因而PC/ABS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SIS/SBS/PP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苗青  陈桂兰 《塑料工业》2006,34(Z1):124-126
研究了新型聚丙烯(PP)合金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性能。分别讨论了不同用量的三元乙丙橡胶 (EPDM)、苯乙烯与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及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与PP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S为PP较好的增韧剂,PP/SIS/SBS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EPDM改性PP,共混改性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作增容剂 ,制备了尼龙 6/聚丙烯共混合金 ,研究了尼龙 6/聚丙烯的比例和增容剂用量对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Molau实验和FT IR分析对增容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国产聚氯乙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为主要原料,配以合适助剂,在研究了PVC 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流变特性的基础上,研制了PVC ABS共混塑料,并对共混塑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合适配比制成的PVC ABS共混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孙波  罗学刚 《塑料》2005,34(6):33-37
利用L27(55)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影响木质素/EVA共混体系的热塑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顺丁烯二酸酐(MAH)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共混体系流动性,降低能耗,温度和剪切速率能显著促进反应的发生与进行。优化后,木质素∶EVA为45∶55,过氧化二异丙苯0.8g,顺丁烯二酸酐1.6g,温度155℃,转速60r/min。  相似文献   

19.
氯化丁基橡胶/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橡胶与塑料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较好加工工艺性能的氯化丁基橡胶/聚丙烯共混物。研究了橡塑共混比、共混温度以及硫化时间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丁基橡胶/聚丙烯共混配比为90/10,炭黑30份,氧化锌5份,氧化镁2份,促进剂DM2份,促进剂TMTD1份,硬脂酸1份时,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共混胶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在材料熔融挤出共混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方法,研究了较高螺杆转速条件下双螺杆挤出机的机械剪切应力和弹性体的种类、用量等因素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可促进分散相颗粒的分散和界面结合力的增强,引起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改善。丁腈橡胶(NBR)粉末对ABS/PS共混材料具有增容增韧作用,挤出共混温度为220℃,螺杆转速在720 r/min,NBR粉末质量分数为10%时,ABS/PS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16.4 kJ/m2,比改性前约提高1.6倍,达到ABS树脂冲击韧性的指标,并保持了良好的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