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药》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选取9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基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加行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相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更少,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园园  王颖  马秋娥  王素利  齐建英 《河北医药》2010,32(21):3004-3005
目的观察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妇乐冲剂疗法,治疗8周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和70.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腘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速度、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综合指数(CI)变化。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前相比,两组神经肌肉电刺激时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7天时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增加(P<0.05),而对照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7天时CI、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增加(P<0.05);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7天时CI、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杨云珠 《上海医药》2016,(21):40-4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贵港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19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A组单纯采用直肠内置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B组单纯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直肠内置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A组与对照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FMA对肩部疼痛程度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上肢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F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柠檬酸冰棒行咽部冰刺激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自制柠檬酸冰棒咽部刺激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大棉签蘸取冰水进行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吞咽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90%(45/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柠檬酸冰棒行咽部冰刺激训练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刘波 《北方药学》2015,(12):190-19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采用POMS和RSEQ-30量表对两组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POMS和RSEQ-30评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心理障碍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及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20d。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分级、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聚方治疗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西药)组26例和对照(安慰剂联合常规西药)组22例,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聚方能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明显改善伴有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纠正中心性肥胖,并进一步改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康复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仅给予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但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2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对其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两项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扳机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CS后并发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S后并发SHS病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9例,基础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的治疗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扳机点疗法。结果:从SF-MPQ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临床疗效等几方面比较,联合组均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扳机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CS后并发SHS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果 治疗组四周后血糖及体重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合适的运动疗法是Ⅱ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7 例,分为运动疗法组(65 例)和非运动疗法组(52 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运动疗法组进行运动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疗法组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运动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电穴疗法全称为“穴位模拟生物电脉冲刺激疗法”。它用“电穴仪”所产生的类似生物电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神经干、肌肉运动点、痛点,以疏通经络,调整机体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疗法是针灸学和新医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伴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5例伴糖尿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PNF组及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及修订的巴氏指数(MIBI)观察对伴糖尿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FMA及MBI评分治疗后都有显著提高,但PNF组的分数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NF疗法更有效地改善了伴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