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丹 《现代园艺》2014,(16):80-80
通过对台儿庄古城的调研及研究,从景观文化营造的角度对历史街区的街区概况、环境特点、设计原则等方面具体深入分析,对历史街区的振兴、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减少城市同质化建设的倾向,营造特色城市提供了一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提供优美的环境体验,同时还肩负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从景观叙事方式、内涵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历史街区中景观的传承作用、历史街区中景观叙事表现方式等,以常州市青果巷为例,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景观叙事手法的现实运用、历史街区在景观传承方面的表现,以及历史街区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太平北路为南京市一流的样板景观道路,它以优美的环境和特色的历史面貌成为南京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分析了太平北路各绿带的绿化现状,并从景观生态性、绿地系统性、景观人本性、文脉地方性、视觉艺术性这5个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该道路,为现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营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区域。对构成历史风貌的建筑外观与街巷塑造进行景观风貌的重建,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之一,也是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武汉昙华林、济南宽厚里景观风貌重建的分析与评价,讨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风貌重建中所产生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中的经验教训,从而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除了在建筑、艺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外,其富有个性的景观特质必将成为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衔接的契合点。文章从景观整体性、差异性、多样性、人文性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街区中景观环境的研究,用城市整体性理论来探讨景观特征保护与场所精神营造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景区不仅要弘扬红色人文景观,还要重视绿色自然景观的营造。对植物景观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营造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功能的重要前提。从园林植物美学特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理论及方法、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研究、园林植物五感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力求为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提供可行性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市民宝贵的生活记忆,也是城市景观的特色所在。东京银座历史街区以银座宪章为目标愿景,以"银座特色"为滤网,以不断更新的《银座设计导则》为设计指导,通过自身不断创造更新的力量,改变城市景观趋同化发展的局面,成为日本甚至全球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商业街区,在公众参与、导则控制、生活方式营造等方面,为我国历史街区景观营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外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案例分析,通过对商洛各县区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的实地调研,以商州区丹江公园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进行景观改造,总结适宜商洛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提升的设计原则,即环境融入与协调、服务城市居民生活和注重人性化空间营造等原则,并从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等方面阐述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艺术性与功能性,以及如何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化城市景观意境。  相似文献   

9.
蔡晓 《花卉》2022,(18)
为了解决城市景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使城市拥有代表性的街区景观,本文对温州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力求根据当前城市的发展及对历史文化街区创设的需求制定合适的方案,更好地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同时,本文针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古老建筑存在的破损现象提出了修复完善、实现建筑创新性发展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邬夏菲 《现代园艺》2023,(14):127-12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升级,传统街区与城市需求不匹配,传统街区出现特色消失、场所精神缺失、景观空间缺乏、步行环境拥堵等问题。因此,从城市文化风貌延续和更新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传统中轴线绿化景观提升为例,从城市文化传承、场所精神保护、空间功能更新等角度,提出了重要景观节点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延续和更新提供更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福州滨海新城综合医院(一期)项目为例,分析了文化背景和场地现状,从榕森广场、林荫下文体广场、根庭院、建筑中庭、叶花园、共享林荫游憩环6个方面提出项目主题、空间结构、空间营造策略,并从色彩美、感官美、层次美、文化美、芳香美5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空间营造方式,最后对综合医院景观环境建设提出具体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刘小宝 《现代园艺》2022,(4):141-143
银杏树形美观,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被越来越多地用作行道树.本研究从生态性指标、经济性指标与艺术性指标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吕梁市吕梁大道、西安市高新路、昆明市金广路、揭阳市池尾街道与合肥市徽州大道的银杏行道树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5条街道的银杏行道树景观效果美的隶属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以南昌滨江月季植物园为例,通过调研月季园内的主要植物月季与其他植物种植数量,分析植物间的种植比例以及在园区中不同的应用方法,从植物配置、景观空间营造和植物景观文化塑造等方面对专类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为专类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做些基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历史悠久,城区中现存多处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同时存在简陋破旧、环境极差的棚户区,棚户区改造时,应注重景观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试图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的前提下,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中棚户区的现状与特点,对城市老城区中棚户区的景观改造更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人们营造生态景观优美、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15.
应用使用状况评价(POE法)的基本方法,针对现在沈阳中学校园景观面临的一些场所精神方面的问题,以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和建筑现象学为理论支撑,得出评价场所精神的5大因子:场所空间、地域文化及校园文脉、色彩、光影、细节。对已建成的沈阳二中南校区校园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发放调查问卷、拍照以及访谈等方式,探寻营造沈阳中学校园环境场所精神的途径,以期对今后能够建设更优美、更具归属感的中学校园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平面空间理论尝试构建景观视觉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遥感影像图、地形图及DEM数据,选取视点可见度、视线连续度、视域面积比、相对距离敏感度、视觉机率敏感度、醒目程度敏感度6个指标,对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景观视觉定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等值区间划分。结果表明,(1)基于平面空间理论的森林生态公园景观视觉评价主要受相对距离敏感度、视觉几率敏感度和视线连续度的影响。(2)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视觉评价结果较好,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视觉区景观分别占到研究区景观总数的31.25%、50%、12.5%、6.25%。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策略:分级保护,有序开发;因地制宜,丰富路线;提倡特异性,兼顾均好性。以期能为森林、湿地等生态类公园的规划指导和景观设计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秦艮娟 《现代园艺》2011,(12):54-55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空中花园对现代景观园林的启示进行阐释——纵向、横向、交叉影响。试图寻找隐藏在景观园林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在历史向度和空间向度上对其进行解析,发掘文化背后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建设中出现了景观地域特色丧失、乡村景观环境场所感、归属感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选取四川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蒲江县铁牛村为研究对象,从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社会环境3个方面综合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及YAAHP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群决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乡村内部自然景观环境的营造程度较好,而对于人工与社会景观环境方面的建设程度则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村庄管理、村庄格局和建筑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可为我国全面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是影响校园形象和师生生活举足轻重的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校园建设掀起一股热潮,而绿地景观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评价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成熟的理论。POE法作为一种建筑物使用后评价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类公共场合及室外景观等的使用后评价。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景观形式,它的景观好坏以及人们对该景观的满意情况是很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一来可以对某一特定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评价分析,二来可以对未来高校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介绍了POE法及其在高校校园景观评价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值得收藏和延续的建筑景观遗产,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围绕伊宁市六星街的更新改造进行分析,阐述六星街街区的景观特质,并且在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塑历史街区活力的改造模式,进而创造出具有城市生命力和地域特色的街区,为今后新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