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比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探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8例患者的血糖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结果 t=0.2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94,表明两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具有相关性。结论所使用便携式艾科血糖仪其检测结果接近血清葡萄糖检测结果,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敏  刘群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55-56,80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便携式血糖仪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保证实验室间血糖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比对12台强生SureStep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日立7080型生化分析仪(已糖激酶法)检测低、中、高水平50份血糖标本结果,分析各水平各血糖仪的偏差。结果12号血糖仪测定全血血糖结果偏差在极低水平(〈2.8mmol/L)均超出±0.83mm01/L范围,中、高水平(≥4.2mmol/L)标本检测结果,有4份相对偏差〉20%,判为不合格。其余11台血糖仪测定低水平(〈4.2mm01/L)血糖标本偏差介于-0.63-0.66mmol/L,中、高水平(≥4.2mmol/L)时,相对偏差为-16.2%~15.8%,且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酽≥0.950)。结论便携式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一致性较好,检测结果可靠,但应做好便携血糖仪室内质控及每半年与检验科的比对。  相似文献   

3.
钮忠波  李秀娟 《河北医学》2014,(8):1401-1403
目的:验证不同原理血糖仪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款检测原理不同的血糖仪(A-E表示)测定静脉全血的血糖浓度,同时用威图全自动生化仪(VITALAB Selectra E)同步检测血浆血糖,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五款不同原理的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结果相关性较高,r2〉0.95,分别为:0.978、0.957、0.950、0.992、0.983;②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仪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78,P=0.039),两两比较,A、D、E款的血糖水平与VITALAB Selectra 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款的血糖水平均低于VITALAB Selectra E的血糖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不同原理血糖仪准确度不同,光电型血糖仪准确度高,电极型血糖仪在进行血糖检测时应结合生化分析仪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葡萄糖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栾和伟 《当代医学》2010,16(31):85-86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罗氏MODULAR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30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1.92±4.82)mmol/L和(10.85±3.92)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握好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影响因素并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血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标本血糖的对比检验。方法取我院60例患者的新鲜血清,分别使用便携式血糖仪与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将生物学变异允许的偏倚作为判断依据,评估便携式血糖仪与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的葡萄糖浓度为(6.89±3.18)mmoL、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葡萄糖浓度为(6.71±3.22)mmoL,二者偏倚0.17 mmoL(P0.05)。结论在临床标本血糖的检验中,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且后者的检测见过可比性更强,当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立刻将标本送至检验科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确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湿化学)、强生快速血糖仪及强生干化学分析仪三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检测血糖的患者,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患者手指末梢血葡萄糖,同时抽取同侧肢体的静脉血离心后,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干化学分析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血清葡萄糖测定,每份标本重复测定2次取均值并进行比较测定,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EP9A2,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及干化学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5.371±1.652mmol/L、5.558±1.725mmol/L、5.489±1.648mmol/L。生化分析仪与血糖仪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化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血糖值〈7.8mmol/L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分析仪、血糖仪及干化学分析仪三者的检测结果呈高度相关(P〈0.001)。在医学决定水平处与比较检测系统比较差异〈10%。结论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快速简便,其结果与全自动牛化分析仪结果相近,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糖尿病筛选及普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CARD血糖仪与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应用COCARD血糖仪和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46例患者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COCARD血糖仪与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1.95±5.18)mmol/L和(11.35±5.24)m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P〉0.05),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0.9988,P〈0.01)。结论 COCARD血糖仪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标本血糖比对检验结果准确度。方法:取患者毛细血管血及静脉血,采用不同便携式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标本血糖比对检验结果具差异性(P0.05),而不同型号血糖仪与生化仪差异并不明显,血糖仪偏倚0.17mmol/L。结论: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比对具重要意义,若血糖仪检测异常则需及时送至检验科确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评价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罗氏公司Accu-Chek Performa卓越血糖仪和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52份静脉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浓度,对两种仪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检测的血糖结果高度相关(r=0.996,P<0.01);便携式血糖仪对血糖浓度<4.2mmol/L的标本检测误差范围在±0.34mmol/L之间,对血糖浓度≥4.2mmol/L的标本检测误差百分比范围为-11.09%~12.48%。结论 Accu-Chek Performa卓越血糖仪能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准确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便携式血糖仪以及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先后应用便携式血糖仪、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其中,便携式血糖仪为指尖末梢采血,生化分析仪为肘静脉抽血,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便携式血糖仪的血糖平均检测值与生化分析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应用便携式血糖仪测定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采血疼痛轻微等优点,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石素珍 《中外医疗》2011,30(14):6-7
目的 比较2种方法检测血糖结果有无差异.方法 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先后采用血糖仪和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糖仪检侧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结果稍高于生化仪检侧结果(P>0.05).结论 采用正确的快速血糖仪检测方法可准确的反映出血浆中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16-4417
目的:了解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准确性,便于临床血糖监测。方法:用快速血糖仪对60例患者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同时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作对照。结果:快速血糖仪血糖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快速血糖仪可用于临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3.
廖美容 《中外医疗》2011,30(15):105-105
目的探讨美国雅培安托快速血糖仪与ARE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随机取60例我院门诊病人末梢血,同时抽取静脉血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检测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法具有方便、快捷、需血量少等优点[1],在快速血糖仪的检测范围内它同生化仪方法一样结果可靠,能够满足临床需要,适合血糖的监测,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定期评价便携式血糖仪的可靠性.方法 纵向收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定期每年2次的血糖比对值, POCT血糖值与罗氏7600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共448例, 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内分泌代谢科POCT血糖仪与罗氏7600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相关系数r>0.95, 相关性好, 偏倚符合卫生部要求.结论 POCT血糖仪简便、快速、准确、临床实用性好, 内分泌代谢科POCT血糖仪的检测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血糖的偏倚,以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为参考对血糖仪进行校准。方法每批选择氟化钠一草酸钾抗凝血液样本5份(血糖浓度范围1.0-22.0mmol/L),每台血糖仪测定一批样本全血葡萄糖,生化分析仪测定该批样本血浆葡萄糖浓度,22台血液糖仪测定22批血液葡萄糖浓度,获得110个全血葡萄糖结果和110个血浆葡萄糖结果。结果22台血糖仪中有12台测定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个结果中,有8个结果的偏倚〉20%,最大偏倚为27.2%,平均偏倚为12.5%,有5个结果的偏倚〉0.83mmol/L。另外10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台血糖仪测定的110个血糖结果中,≤4.2mmol/L的结果为23个,其中6个(26%)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偏倚〉0.83mmol/L,〉4.2mmol/L的结果有87个,其中21个(24%)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偏倚〉20%。以NCCLS应用准则为允许偏倚。22台血糖仪在5个不同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偏倚部达到允许偏倚范围内的只有6台(27.3%),超过70%的血糖仪未达到NCCLS应用准则规定的允许偏倚范围。依据CLIA’88最大精密度目标,有15台血糖仪的最大精密度目标是可接受的。结论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倚。如果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那么,对于所有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自我监测、检查无症状低血糖症等方面,血糖仪是不失为方便和可靠的仪器。  相似文献   

16.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南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33-4334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0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浆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12.3±5.9)mmol/L和(11.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标本未及时分离测定是引起血浆血糖假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分离血浆,及时检测,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确实的血糖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62台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移分析,以保证血糖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以罗氏cobas C6000全自动生化仪为目标仪器,采集EDTA-K2抗凝静脉血20份,血糖水平分布在1.87~19.5 mmol/L.在我院的62台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重复测定3次,计算相对偏差.结果:62台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相对偏倚在3.4%~3.9%,符合要求.结论:我院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与55例正常同年龄儿童进行血压测量,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检查。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年龄与身高无显著差异,而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2.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TC、TG、LDL、血糖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5),HDL浓度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性肥胖22例(35%)儿童肝脏B超显示存在脂肪肝。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