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是由一些基因编码和细胞主动自杀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在机体的生长、分化与病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综述了核酸内切酶及凋亡相关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重点讨论了Caspase家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早期肺纤维化及bax,bcl-2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复制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采用TUNEL、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博莱霉素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及bax,bcl-2,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上皮细胞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弱,间质细胞bcl-2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下调可能参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及蛋白参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CE(Interlukin-1β—converting enzyme,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是Caspase家族的一员,又称Caspase-1。为了了解家蚕ice-2和ice-5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DQ360829和DQ360830)在凋亡信号通路中的作用,采用紫外线等刺激家蚕幼虫和家蚕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不同因素刺激下的ice-2和ice-5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ice-2和ice-5都与家蚕的细胞信号转导有关,ice-5可能比ice-2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许多学者发现细胞凋亡与其密切相关。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它参与机体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资料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诱导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最强烈刺激之一。脑缺血再灌注后,有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凋亡的调控。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bcl-2基因家族、fas基因、p53基因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现普遍认为细胞凋亡是基因介导的细胞死亡,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导致细胞凋亡的基因有ced3、ced4、p53、c-myc、E1A以及ICE基因等。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有ced9、v—ab1、v-raf、E1B、P35、bcl-2及相关基因(BHRF、LMW5-HL、Bcl-X_L)等,这些基因在不同的生存因子以及在不同的细胞中,作用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在细胞的发育和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涉及凋亡这一过程的因素众多,本文对近年来其中的一些基因如IEG,ICE,Fasl-Fas/APo-1(CD95),Ca2 ,ROS和NF-kB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小檗碱、隐丹参酮对胰岛素抵抗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猪卵巢颗粒细胞为体外研究对象,利用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沃曼青霉素人工诱导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以0.02g/L小檗碱、隐丹参酮进行干预,继续培养48h,以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猪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将筛选得到差异基因输入MAS(Molecule Annotation System)中进行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檗碱组与沃曼组比较,与细胞凋亡有关的18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而隐丹参酮组有12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TNF家族、bcl-2基因家族、Caspases家族、MAPK信号通路及凋亡传导通路、细胞循环传导通路和tgfb-smad3传导通路。通过对基因芯片上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基因的分析推测,小檗碱、隐丹参酮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是多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Fas和Caspase途径通路上的基因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可能发挥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NaNO3对人肺A549细胞以及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不同浓度NaNO3(10、30、100、300和1 000μmol/L)分别对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和A549细胞进行24h暴露处理,考察了不同处理组细胞中即早基因c-fos和c-jun以及凋亡基因p53,bax和bcl-2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NaNO3处理可诱导A549细胞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增加,bax/bcl-2mRNA比值也呈上升趋势;同时,不同浓度NaNO3可明显上调大鼠海马神经元bax/bcl-2mRNA比值,而对p53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由此推断,NaNO3可能会通过刺激即早基因和其下游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引起肺和脑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Caspases与细胞凋亡(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aspase是一组天门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在凋亡信号作用下发生逐级水解活化,最后解细胞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使细胞分解引起凋亡,做Caspases的活化是导致凋亡的中心环节。本文阐述了Caspase家族的一般特性及其在凋亡的作用,Caspaes与凋门控基因蛋白的相互关系及Caspses在凋亡相关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细胞表面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为靶标, 利用噬菌体筛选技术, 通过Exendin-4竞争性洗脱筛选GLP-1受体激动剂, 得到了12肽模拟物EPA.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 EPA和Exendin-4均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活性, 在40~200 μmol/L内, EPA比Exendin-4的活性高5%~25%; 在100 mmol/L高浓度葡萄糖毒性下, EPA通过抑制bax基因和上调bcl 2基因表达及抑制Caspase 3活性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 EPA是具有高活性的Exendin-4短肽模拟物, 可通过bcl-2/bax…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Feeney法自由落体撞击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纳洛酮对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损伤后15、60min及24h分别予纳洛酮或生理盐水,损伤后第5d断头处死大鼠,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原位凋亡情况,测定损伤侧大脑半球含水理以及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外伤后15及60min静注纳洛酮可保护神经细胞,减少凋亡率,减轻脑水肿;而外伤后24h给药,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脑水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提示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有保护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的作用,但应在外伤后尽早用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的HL-60细胞和转染了 bcl-2基因的HL-60/Bcl-2细胞及转染了空载体的对照HL-60/neo细胞为模型,研究Caspase-3及过表达的Bcl-2对凋亡过程中的各种生化,形态学特征的影响,探讨了Caspase-3及Bcl-2在三尖杉酯碱(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表明,Caspase-3的湃化在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处于关键地位,导致了质膜出泡,PS翻转,染色质凝集,DNA断裂及凋亡下游的发生,而Bcl-2则通过抑制aspase-3的活化抑制了凋亡的发生,同时还证明,在HT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通常被认为是凋亡早期特征的磷脂酰丝氨酸PS翻转并不是一个早期特征,它至少晚于Caspase-3的活化,甚至不早于质膜出泡及染色质凝集。  相似文献   

13.
以DIG(Digoxigenin)标记的GAP-43 cDNA片段为探针,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皮层硬性脑挫伤后GAP-4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海马CA3、CA1和DG区的GAP-43 mRNA水平在损伤后48h明显升高,其中CA3区变化最甚,而且伤侧比对侧显著。1周和2周后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但不如48h的高,这显示表达的峰值在1周之内。上述结果为研究脑损伤后生理及机能代偿的修复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研究AS4S4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厦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浓度的AS4S4分不同时间段处理Hela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经AS4S4处理的Hela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并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示Bcl-2表达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因此,AS4S4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与下调Bcl-2蛋白、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的调控是细胞生理死亡和肿瘤等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分别对线虫和哺乳类动物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阐述了bcl 2基因家族、c myc基因、p5 3基因、白细胞介素Ⅰβ转化酶基因家族、Fas/FasL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是代表着一类细胞内的蛋白酶系统,在介导细胞凋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细胞凋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Caspase家族引导的蛋白酶级联反应过程,尽管对于不同的细胞或不同信号传导途径诱发的凋亡过程中参与的Caspase有所不同,但Caspase-3是细胞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的必经之路,也是凋亡的关键酶和执行者.而由Caspase调控的细胞凋亡的不正常激活是引起人体机能紊乱的一些疾病的主要根源,例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以及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所以针对Caspases-3的抑制剂将可能是上述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由于天然的Caspase抑制剂和人工合成肽类Caspase抑制剂在特异性,透膜性,体内稳定性和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人们便开始了对人工合成非肽类抑制剂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人工合成非肽类Caspase-3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动态变化监测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后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开颅手术后患者,于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各个患者的血标本,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59例和未感染组67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内体温峰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以及PCT等指标,分析PCT早期监测感染发生情况,并指导预后评估.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每个时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5例重症感染患者中有2例死亡,且PCT水平持续增高,而3例存活患者PCT水平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呈下降趋势.血清PCT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院内感染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在感染早期即可出现异常改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参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应用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屏障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0只,采用Marmarou方法致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盐水组、能全力组、膳食纤维组,另设假手术组,分别在致伤复苏后6、12、24、48、72h处死动物,取门静脉血测血浆微量内毒素的变化,取小肠回盲部观察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致伤复苏后各组内毒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小肠粘膜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上述变化以伤后12~24h最显著,至72h不能恢复;早期添加膳食纤维至伤后48h对上述各观察指标有明确改善,能全力组至48h后有改善作用。结论:早期单独添加膳食纤维作为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