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49岁。2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2月常规随访主诉右下腹偶感隐痛,妇科检查示阴道残端愈合,无异常分泌物,建议门诊随访以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患者仍偶感右下腹隐痛,且渐有坠胀感,近期加重,遂来院就诊。患者术后无接触性出血史。妇科检查示阴道粘膜充血,淡黄色分泌物较多,阴道顶端右侧见肉芽组织直径约2cm,盆腔右侧扪及囊肿约4cm。B超示右侧盆腔有一液性区4cm×3cm×3cm,疑为右卵巢。拟诊为1.右附件囊肿;2.阴道残端肉芽。行肉芽摘除术。术时患者感右下腹有剧烈牵拉痛,肉芽摘除后在阴道残端见一小破口,并见未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残端缝线长度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阴道残端缝线长度A组为30 cm、B组为40 cm、C组为50 cm。比较三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阴道残端缝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A、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C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的阴道残端缝线长度,可缩短缝合时间、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常见于卵巢、盆腔腹膜表面或其他盆腔组织。报告1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15年发生阴道残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患者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伴腹痛3年、加重2个月就诊,全腹增强CT发现左侧髂血管旁不规则软组织,多学科会诊后拟诊断为阴道残端病变行腹腔镜探查术,根据术中所见行左侧阴道残端肿物切除术,切除组织经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阴道残端EMs。结合此病例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上子宫切除术后出现阴道出血病例提供了诊疗思路,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手术后并发阴道残端EMs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需行宫颈残端切除的原因,宫颈残端病变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例行宫颈残端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为宫颈残端平滑肌瘤复发,2例为宫颈残端鳞癌,另外2例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肉瘤,2例为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内膜腺癌。主要表现为腹胀、尿潴留、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流液和接触性出血、盆腔包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补充放疗、化疗。结论:严格掌握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指征,术前、术中不漏诊子宫、宫颈恶性肿瘤,术后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处理宫颈残端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经腹或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患者中,28例行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7例宫颈残端脱垂、5例宫颈残端肌瘤及6例宫颈CINIII级;52例均行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1例宫颈残端鳞癌(IA~IIA期)、18例宫颈残端肌瘤、16例CINIII级、4例卵巢肿瘤和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子宫内膜腺癌(IA期)。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经阴道与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残端脱垂是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而宫颈残端癌、宫颈残端肌瘤及CINIII级是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27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于2014年12月16日收入院。患者7年前曾行剖宫产术,娩出一健康男婴。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尿妊娠试验阴性。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取环术,阴道流血未见减少,遂就诊于我院。妇科超声示:子宫前位,正常大,宫腔线清,内膜厚1.0cm;宫颈管内见2.7cm×1.5cm囊实性混合回声,界限欠清,形态欠规则,内无血流,宫壁回声均匀。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2例为腹腔镜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行阴式全子官切除术患者64例为阴式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肉芽组织发生、残端息肉形成、阴道流血流液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切除术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的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需要进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来说,这两种手术方法取得的效果相当,在临床上具体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疗效。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腹腔镜组患者阴道残端病率较低,即阴道残端出血量少,术后随访患者阴道残端肉芽增生少。  相似文献   

8.
阴道残端悬吊术手术途径选择(经腹腹膜外阴道残端悬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道残端悬吊术手术途径选择(经腹腹膜外阴道残端悬吊)唐伟章韩素萍阴道残端脱垂、子宫脱垂矫治手术后复发,根据患者年龄与健康状况,常采用阴道闭锁或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行阴道前后壁再次修补和阴道残端悬吊进行矫治。作者采用经腹腹膜外子宫切除腹直肌前鞘悬吊阴道残端...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2%,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阴道肿瘤的90%[1]。阴道残端癌是指全子宫切除后发生于阴道残端的恶性肿瘤[2]。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发生的阴道残端癌更为少见,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晚期阴道残端癌报告如下。一般情况患者女,74岁,因“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于2017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暗红;半年前出现阴道异常流液,量多,色淡黄,有臭味,且阴道出血较前加重。  相似文献   

10.
患者25岁.因停经70 d、白带增多7 d,治疗后胸闷2 d于2007年10月19日入院.人院前2 d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宫腔内孕囊4.8 cm×3.5 cm,见胚芽及心管搏动;阴道分泌物检验示白细胞+++~++++,诊断为早孕,细菌性阴道炎,给予阴道冲洗及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输液1 h后出现恶心、寒战,停药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好转.  相似文献   

11.
改良式处理子宫全切宫颈残端50例体会范春仙,周潘梅(浙江省武义第一医院)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常有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阴道残端出血、息肉形成等;有些患者因术后阴道缩短,致使性生活不满意、性功能减退。有鉴于此,1993年2月起我们于子宫全切除术处理宫颈...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报告患者,68岁,因宫腔镜术后4个月,阴道流血1个月于2018年9月16日入我院。4年前于外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服用孕酮21天停药后,出现阴道流血6天,自行血止,后患者无阴道流血,未复查。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点滴状,淋漓不尽,伴下腹痛及腰痛,无阴道排液等症状。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阴道内见少量活动性出血来自宫腔,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行阴式彩超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光滑,内回声均匀,内膜厚0.9 cm,回声欠均匀。双附件区及其周围  相似文献   

13.
首例残角子宫妊娠活产是由Serejnikoff报道。我院自1974年以来仅有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33岁,妊1产0,末次月经1998年6月10日。停经31~(+2)周,外院B超检查发现腹腔妊娠而转入我院。在我院B超检查见:子宫9.6cm×6.7cm×7.8cm,子宫内动静脉增粗。子宫右侧可见胎盘,附着在子宫右侧盆壁,主要供血系子宫动脉。胎儿位于胎盘左侧。双顶径7.7cm,头围27.1cm,腹围24.4cm,股骨长5.9cm,羊水极少。追问病史:原发不育4年,月经规律,痛经(++)。孕早期无明显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的比较,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同期施行的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100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12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60例,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残端息肉)等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阴道出血,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较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略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残端有小宫颈宴体,无息肉形成,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有9例残端息肉形成。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创面小,手术难度降低,不破坏盆底结构,减少术后残端出血及残端肉芽的发生,并且由于切除了宫颈内膜及移行带,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术式发生宫颈残端癌的顾虑。因此,在良性子宫疾病需切除子宫时该术式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15.
患者28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发现子宫畸形1年余就诊.平素月经规律,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2006年其丈夫在外院检查精液常规正常.2008年10月3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外阴口可见阴道完全纵隔,厚约0.8 cm.双宫颈,有各自的轮廓且双侧宫颈之间纵隔较阴道纵隔显著增厚,右侧宫颈稍大.子宫正常大小,宫底未及凹陷或凸起.生殖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示:子宫5.4 cm ×5.4 cm × 3.8 cm,可见两分离子宫内膜,中间肌性结构厚约1.4 cm.提示:子官腔形态异常,中隔子宫待除外.行子官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提示:子宫中隔或单角子宫.2009年2月行盆腔MRI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完全中隔伴阴道纵隔.见图1.  相似文献   

16.
患者75岁,G3P2,绝经21年。因“宫腔积脓”引流术后2个月,阴道少量流血1周,于2007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5月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直径约2cm可活动肿物,无明显不适。半年后逐渐增大至胎儿头大小,无压痛。2006年10月外院超声检查:子宫位置不清,盆腔见一葫芦状22.0cm×11.66cm×10.2cm的无回声肿物,内见密集弱回声光点,后方回声增强,周边见血流信号,RI=0.85。2006年11月1日于外院行阴道粘连松解、宫腔积液引流术。术中自宫腔引流出淡褐色脓液1000ml,阴道粘连处放置引流条,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抗感染治疗半月后复查超声:子宫5.0cm…  相似文献   

17.
正1 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不孕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6月,于2017年12月27日入我院。患者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1+年。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院前23天于我院门诊就诊,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0.75 cm(单层),内膜回声极不均匀,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内可见1.6 cm×1.1 cm×1.6 cm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血流信号,肌壁回声均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高分化宫内膜样腺癌。因患者未生育,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手术并发症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摘要 例1:膀胱损伤。患者47岁,因子宫肌腺病、中度贫血经阴道行子宫全切术,子宫如13周妊娠大小,分离上推膀胱时,将中指插入膀胱,随即流出一股清澈液体,疑膀胱破裂,立即停止操作,插尿管,行美兰实验,阳性,确认膀胱破裂。上级医师上台,探查膀胱,见破口位于膀胱底部,大约2cm,决定继续手术,切下子宫后再修补膀胱。子宫切除后,2把爱力氏分别上提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和下拉阴道前壁残端,此时膀胱的破裂口暴露出来,0~2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膀胱破口4针,并包埋缝合浆肌层,然后行膀胱充水实验:阴性,确认膀胱修补成功。常规缝合阴道残端。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因"宫颈息肉5个月,左卵巢畸胎瘤20天"于2018年9月19日收入院。患者5个月前查体发现宫颈息肉,不伴异常阴道流血、流液,未予处理。入院后妇科超声示:左侧盆块(子宫左侧探及约6.29cm×5.76cm×5.11cm混合性包块,内部为团状强回声,部分为暗区,暗区内见带状强  相似文献   

20.
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36岁 ,住院号P6 2 72 1。因子宫肌瘤在硬脊膜外麻醉下 ,于 2 0 0 0年 7月 4日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第3天出现高热 ,达 39℃。术后第 6天起出现阴道出血 ,量多伴头晕 ,经对症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 ,术后第 12天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后不久即出现阵发性的阴道排液 ,带有血丝 ,伴有臭味及下腹隐痛。于术后 3个月回院进一步检查 ,膀胱注入美蓝液后检查阴道残端无蓝色液体流出 ;行阴道镜检查见阴道残端左侧角有一束潮红菜花样组织突出 ,活检送病理检查 ,结果是“息肉组织”。静脉肾盂造影 (IVP)检查示“双侧输尿管行程未见异常”。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