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能显著降低其初孵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经6.25 μg/mL药液处理的卵,其初孵幼虫存活率仅为7.48%,而对照则为76.72%;取食12.50 μg/L药液的成虫,其产卵量和成虫寿命仅为取食蜂蜜水的1/6和1/2.5。随虫龄的增加,甜菜夜蛾幼虫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3龄、4龄幼虫的敏感性仅为2龄幼虫的1/9和1/16,且增效剂氧化胡椒基丁醚(PBO)与磷酸三苯酯(TPP)表皮点滴处理不表现增效作用。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蛹重以及蛹的羽化率没有明显影响。亚致死剂量处理3龄幼虫后,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主要保护酶系的活性在处理后0~24 h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保护酶系与甜菜夜蛾对多杀菌素敏感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虫酰肼(RH-5992)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杀卵作用测定表明,在200 mg/L浓度下,虫酰肼对甜菜夜蛾1日龄卵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浸叶法测定了虫酰肼对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发现1、2龄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较高,3~5龄幼虫敏感性下降但之间差异不大;拒食活性测定表明虫酰肼能明显抑制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降低其取食量,在10 mg/kg浓度时,表现了较强的拒食活性,96 h后拒食率达到73%以上。研究了虫酰肼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其可延缓甜菜夜蛾的生长,使幼虫历期、蛹历期增长,同时降低甜菜夜蛾的生育繁殖能力,使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菜夜蛾在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的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组建了甜菜夜蛾在供试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苋菜和藜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葱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16.00d)。蛹的发育历期在藜上最短(8.70d),在苋菜上最长(10.30d)。寄主植物不影响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但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藜上最高(74.67%),葱上最低(26.25%)。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甜菜夜蛾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89.80、376.40、454.60、532.70粒。甜菜夜蛾雌蛾在藜、苋菜、甜菜、葱上的产卵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甜菜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2天,苋菜组为羽化后第3天,而葱组则为羽化后第1天和第3天。甜菜夜蛾在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低。4种寄主植物中,甜菜夜蛾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藜、苋菜、甜菜和葱。  相似文献   

4.
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室内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全球重大害虫。为了评价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杀虫真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蛹、成虫和卵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卵孵化率、蛹羽化率等影响。结果显示:26℃条件下,菌株CQMa421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接种10 d后对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6%和50.5%,但随虫龄增大杀虫活性降低,其中菌株CQMa421对4龄幼虫几乎没有杀虫活性;菌株CQMa421和ZJU435都引起草地贪夜蛾蛹黑化,降低其羽化率50%以上;但对成虫没有杀虫活性,也不影响成虫的产卵;卵接种菌株CQMa421和ZJU435后,孵化率分别为82.8%和90.7%,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100%,并极大地降低新孵化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20.8%和0.0%,而空白对照为79.4%。结果表明,杀虫真菌CQMa421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蛹和卵具有杀虫活性,同时降低卵的孵化率、新孵化幼虫存活率和蛹羽化率,对草地贪夜蛾种群控制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抗性及对非靶标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litura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存活率、营养代谢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第2代幼虫的抗性程度最高,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1.33%,但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抗性程度较低,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5.33%和13.3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其存活率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无显著差异;甜菜夜蛾对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叶片的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分别为16.68和93.12%,均高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的10.72和92.00%,但差异不显著,而斜纹夜蛾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差异也不显著。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甜菜夜蛾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02 U/mg prot,显著低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05 U/mg prot;斜纹夜蛾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5 U/mg prot,高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10 U/mg prot,但差异不显著,其它中肠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甜菜夜蛾的卵、雌蛾和雄蛾分别携带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对其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及单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卵块携带SeNPV后,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雌、雄蛾分别携带病毒再交尾后,对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幼虫的存活率也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带毒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带毒量越高,单雌产卵量越少、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越低。同等带毒处理条件下,卵、雌蛾和雄蛾带毒3种处理方式对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说明SeNPV能通过甜菜夜蛾的卵、雌蛾和雄蛾3种虫态进行垂直传播,可以明显抑制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为昆虫性诱剂和病毒集成技术在田间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纸和白纸对成虫日落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相对湿度为60%和80%时,卵的孵化率较高,分别为94.41%和98.25%,显著高于湿度为40%时的孵化率。以7日龄幼虫重、幼虫历期、幼虫成活率、感病率、化蛹率和蛹重为指标,比较了四种幼虫饲养方法的优劣,以二十四孔板饲养幼虫至3龄,然后转移入平底玻璃管或十二孔板饲养至化蛹的方法较好。甜菜夜蛾经室内人工饲养7代后,各项生物学指标稳定,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严重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入侵害虫。为科学、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本文应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利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处理10 s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苜蓿银纹夜蛾NPV浸卵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有一定的延迟作用,24、48 h的孵化率分别为12.50%、69.17%,显著低于对照;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对初孵幼虫的毒力较强,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浸卵后初孵幼虫死亡率最高,分别达92.32%、82.49%;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取食浸过核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的玉米叶片72 h后,其死亡率分别为96.39%、92.82%,甘蓝夜蛾NPV对3龄幼虫也具有较强毒杀作用。同时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3龄幼虫取食经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处理的叶片72 h平均虫龄分别为3.00龄和3.36龄,显著低于对照。玉米田喷施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药后10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86.03%和82.36%。研究表明,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以作为其有效防控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9.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一种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饲养效果,以豌豆蚜为对照,研究了该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从卵到成虫的累计存活率达到82.2%,饲喂蚜虫的对照组为71.1%;与对照组相比,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幼虫总历期延长(人工饲料16.24 d,对照12.47 d),蛹重减轻(人工饲料27.74 mg,对照33.93 mg),成虫寿命延长(人工饲料雌虫103.6 d,雄虫82.9 d;对照雌虫85.7 d,雄虫77.1 d),10 d累计产卵23.5粒,约为对照组的5%,但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羽化率和后代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期饲喂人工饲料、成虫期改喂蚜虫的异色瓢虫10 d产卵量352.1粒,约为对照组的80%。本研究所用人工饲料能提高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和成虫寿命,且幼虫期取食人工饲料对成虫期产卵量影响较小,因此适于作为异色瓢虫人工饲养中幼虫阶段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幼虫对常规棉和转基因棉的取食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在转基因棉和常规棉上的取食行为反应,以及有/无学习经历对其取食选择的影响及选择行为对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人工饲料饲养至3龄5、龄的甜菜夜蛾幼虫在常规棉品种33和转基因棉品种33B上、常规棉品种石远321和转基因棉品种SGK321上的取食选择行为除24h内更多的5龄幼虫选择了石远321,在其它时段,幼虫并没有表现出对转基因叶片的规避行为,甚至有些时段更多地选择在转基因叶片上取食;分别用33叶片、33B叶片饲喂至3龄的甜菜夜蛾幼虫进行33和33B的取食选择,以及分别用石远321S、GK321的叶片饲喂至3龄的甜菜夜蛾幼虫进行石远321和SGK321的取食选择均未表现出对转基因棉的规避行为。上述所有处理中,甜菜夜蛾在常规棉上化蛹的蛹重与转基因棉上化蛹的蛹重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单价转基因棉33B和双价转基因棉SGK321均未表现出行为抗性。因此,在转基因棉花的害虫治理中要特别关注甜菜夜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二化螟幼虫群集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比较了不同幼虫密度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幼虫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雌、雄幼虫和蛹的发育更快,其幼虫+蛹历期分别比低密度100头/盒处理要快8.0 d和6.0 d;化蛹率和羽化率较100头/盒处理分别显著下降了25.7和25.0个百分点,且雌、雄蛹重分别减少了9.4 mg和4.8 mg;但对二化螟成虫性比、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低密度100头/盒处理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好,其种群增长指数为56.9,化蛹率达61.4%,羽化率达57.7%,雌、雄蛹重分别为58.3 mg和43.0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长,雌虫为58.5 d,雄虫为53.9 d。高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差,其种群增长指数仅为24.1,化蛹率仅为35.7%,羽化率为32.7%,雌、雄蛹重分别为48.9 mg和38.2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短,雌虫为50.5 d,雄虫为47.9 d。表明在恒定的空间和有限的食物中,幼虫密度过大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使得幼虫可能倾向以更快的速度化蛹,确保其存活率以更好地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12.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烯虫酯对烟叶仓储害虫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生物活性, 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烯虫酯对孵化率的影响, 采用浸叶法测定对化蛹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致死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烯虫酯可显著降低两种害虫卵的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 并可明显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其中, 5 mg/kg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2%和50.7%, 处理烟草甲幼虫42 d的校正死亡率为57.1%, 处理烟草粉螟幼虫84 d的校正死亡率为60.1%, 幼虫化蛹率分别为9.6%和3.6%, 成虫不能正常羽化。因此, 5 mg/kg为室内筛选出的可同时防治这两种害虫的烯虫酯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选用灭多威、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药剂对其卵进行室内触杀试验,比较这5种药剂对黏虫卵和初孵幼虫的触杀效果及对卵的毒力,测定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初孵幼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并通过冷冻切片技术观察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的外部形态和胚胎发育情况。室内触杀试验结果表明,苦参·印楝素浓度大于0.1 mg/L时,对产后不同时间黏虫卵的校正死亡率介于42.89%~97.34%之间,苏云金芽胞杆菌浓度为0.01 mg/L时对产后72 h黏虫卵的校正死亡率已达71.99%;各浓度苦参·印楝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处理产后24、48和72 h黏虫卵后,其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介于39.02%~83.59%之间。苦参·印楝素对产后24、48 h黏虫卵的毒力最大,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018、0.109 mg/L;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产后72 h黏虫卵的毒力最大,LC_(50)为0.004 mg/L。黏虫卵经5种药剂处理后,幼虫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分别介于91.07%~93.64%、0.272~0.284 g和86.60%~87.78%之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幼虫存活率较对照显著下降43.02%~60.27%,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延长0.23~0.88 d,其中灭多威、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处理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使胚胎无法形成正常胚带,同时会使已发育的虫体出现蜷缩、腹部皱缩;高效氯氟氰菊酯会延缓胚胎发育时间,使已形成的虫体畸形或使其肠道断裂;甲维盐影响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虫体萎缩,使其不能正常孵化。在黏虫卵防治中推荐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苦参·印楝素。  相似文献   

14.
多杀菌素对菜蛾绒茧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纯合子品系作寄主饲养菜蛾绒茧蜂,用多杀菌素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5 mg/L)分别处理处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绒茧蜂,其中卵期和幼虫期通过处理寄主幼虫间接处理,并测定该药剂对成虫的毒力,系统观察该杀虫剂对绒茧蜂各虫期的致死和亚致死作用。与对照相比,绒茧蜂卵期或幼虫期其寄主受药后,可导致蜂幼虫死于寄主体内或啮出寄主的过程中,使结茧化蛹率下降43% ~56%,成虫羽化率下降19% ~33%,成蜂雌性比下降11% ~25%,而成虫大小、寿命和寄生力未受显著影响;在蛹期受药使成虫羽化率下降10%,成蜂寿命缩短,但对成虫寄生力无显著影响;对成虫24 h的LC99为4.31 mg/L。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可进入寄主作用于其体内的蜂卵和幼虫,或直接作用于蜂蛹和成虫,从而对绒茧蜂各个虫态产生显著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尤以对成虫高毒。  相似文献   

15.
短时高温暴露对草地贪夜蛾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草地贪夜蛾存活和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分别以卵、不同龄期幼虫、蛹、成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时间高温暴露处理,研究高温暴露处理后幼虫和成虫的成活率,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蛹重以及成虫的生殖能力.结果 表明.37℃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40℃暴露4h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噻虫胺等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采用管测药膜法和药液定量滴加法测定了噻虫胺等6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力,并研究了噻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辛硫磷亚致死浓度对其4龄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对成虫的击倒毒力均较高,分别是阿维菌素的5.75、3.86和3.51倍;6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毒力均较低;对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均以噻虫胺最高,LC50分别为0.339 mg/L和1.020 mg/L,分别是阿维菌素的27.00倍和25.23倍。用噻虫胺亚致死剂量处理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其发育历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玉米内生真菌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新方法,本文将玉米内生真菌白僵菌YC1和链格孢菌GX5处理的玉米种子种植于田间,常规管理,取其鲜玉米籽粒饲喂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蛹期、蛹重、羽化率、成虫重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内生真菌YC1处理组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比对照增加69.36%,蛹期和化蛹率略有降低,羽化率和对照组(65.08%)相比明显降低,仅有3.33%;GX5处理组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化蛹率(16.67%)和羽化率(8.33%)也明显降低。蛹重、成虫重、翅展以及翅长在处理间及处理和对照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玉米内生真菌YC1和GX5均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不利,可大大降低其繁殖率,在可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