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建造信息化中BIM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D-PDCA双循环模型,结合管理角色理论,构建了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决策"(DCD)工程建造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在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运行机制,阐明了该模式在各发展阶段中的应用策略,以强调工程建造过程中BIM部门的中枢作用、工程信息的双向流动,进而实现对建造过程的各目标管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项目信息化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信息模型建设提供研究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项目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迫切需要自动化的监测预警平台。如何综合应用数字监控、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建立BIM与现场监测数据的融合机制,实现施工现场结构施工定位与精度分析等,最终实现建设全过程的监测信息分享,打破常规监测信息化管理方法,成为了目前数字化智慧建造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信息化这个思想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的,这种信息化的新技术和理念也被运用在建筑行业领域,以改善信息流失、材料损耗大、返工现象频繁的传统建筑行业中的问题。在这个大环境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运而生,逐渐开始推广实行。本文主要介绍BIM在施工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并概述了目前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BIM系统在应用中的优劣势来探求发展前景,以此希望能够增进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人员对BIM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BIM技术与装配式建造技术相融合,其应用水平在建筑行业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对BIM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BIM技术与装配式建造技术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地节能降耗,缩短工程工期,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工程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建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对建筑业产生巨大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印发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中就包括加快BIM普及应用。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BIM公认的定义来自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 2nd):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体育场工程中,对钢结构工程的数字化分析、工厂化加工、机械化安装、精密测控、信息化管理等数字建造技术进行了应用实践。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外大型复杂工程向非线性、低能耗、工厂化的发展趋势,集成运用BIM、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探索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建筑施工业,打造鸟巢数字建造技术的升级版。本研究的实施与成果应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水平,降低人工和劳动强度、加快建造速度、实现绿色建造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何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引入BIM技术,开展对建筑工程建造全过程管理的研究.以实际工程为试点,在明确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造价信息量较大,无法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在明确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最大难题在于:一是难以实时提供项目管理各条线所需的基础数据;二是各条线工作协同困难.随着数字建造核心技术--3D建模和3D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交互对象的数字建造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ERP与BIM结合应用将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创造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大力推进,建筑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建筑安全管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建造过程中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粗放而效率低下,不符合当前提出的精益建造的理念,而基于BIM三维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成果有限。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以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目的,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安全管控上现状和应用,对于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实现建筑业精益建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秦凯凯 《建筑施工》2014,(2):171-173
BIM技术亦即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前期项目设计、中期工程施工、后期物业运营等阶段进行管理、协调的过程.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未艾.根据工程实际,列举了几项应用BIM的工程经验,并分析了BIM技术目前在建筑安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前景,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BIM技术是承载建筑信息的重要技术,其可视化、模型精细化特点在工程建造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贯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BIM技术为核心的工程项目建造的深度信息化,确保了其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工程实践中BIM+智慧建造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BIM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三维建模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求。BIM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建立提供了更精确的手段。文章通过分析BIM与GIS区别,从数据组织、应用模型等方面探讨BIM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据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电力工程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支柱.因此,对BIM技术的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对建立弱电工程施工设备结构进行设计,基于BIM3+技术进行工程布线,在此基础上,加强建筑工程的智能防雷布置,同时,利用WBS建造技术实现工程的施工验收,完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方法设计.对设计的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其相关的性能和效果,从而推动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袁烽  孟媛 《时代建筑》2013,(2):30-37
文章指出数字模块化建造是数字设计、生产技术与建筑产业化结合的有效途径。随着数字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与升级,基于BIM设计平台的数字模块化建造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以及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对于"族群"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模块建造的优化方法的论述,阐述了BIM平台下的数字模块化建造理论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3)
以BIM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过程与信息化、智能化高度融合的创新建造方式。建筑行业对高校BIM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BIM知识成为落实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聚焦建筑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首先阐述了BIM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国内外高校BIM课程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特征。然后根据行业与教育界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BIM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对具有学科交叉性的BIM知识体系进行了归纳。最后,文章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体系的IMAC基本框架,在说明、操作、应用和协作四个阶段植入或单独设置BIM课程,对BIM课程体系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和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9,(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的信息化。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装饰装修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进了BIM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但当前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BIM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此,本文就BIM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进一步的蹄筋装饰装修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材发展导向》2019,(20):80-82
在当今的建筑业不断发展之中,BIM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BIM技术,可以根据工程的基本信息来实现有效的信息化模型建立,让建筑和BIM相结合,进而让建筑工程的施工得到良好控制。该文针对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中的应用、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建筑全过程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为指导,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出了一种建造全过程数字化建造模式。通过BIM模型实现了全过程建造信息高效传递,达到了建造全过程信息有效协同整合,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为数字建造技术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数字孪生在全球广泛发展.文章围绕数字孪生技术,首先提出了数字孪生出现的背景,提出了现阶段BIM技术是工程规划、设计、建造阶段的数字孪生.然后介绍了BIM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在运维阶段BIM技术与数字孪生结合的应用方法.最后总结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方法并展望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BIM是继CAD技术之后建筑行业信息化最重要的应用新技术,它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它是推动行业变革的催化剂,也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BIM在国内的逐步发展,它成功引领建筑数字技术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