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无慢性肾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60例,分别在其术前及术后6、12、48 h采集血样,其中27例发生AKI(AKI组),以其余33例未发生AKI(无AKI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GAL浓度,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浓度,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浓度。以48 h内SCr高于基础水平50%作为AKI的诊断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GAL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效力。结果与术前比较,AKI组术后6、12、48 h的血清NGAL明显升高,Cys C在术后12、48 h明显升高,而SCr在术后48 h才显著升高。无AKI组术前与术后6、12、48 h的NGAL、SCr、Cys 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48 h血清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95%可信区间(CI):0.25~0.78]、0.80(95%CI:0.58~0.95)、0.85(95%CI:0.61~0.99)。结论血清NGAL在术后6 h上升,术后12 h即能较好地预测AKI,其预测AKI时间早于Cys C和SCr。血清NGAL可能在AKI早期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8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后即刻(15 min内)、2、4、6、8、10、12、18、24、36、48、72 h及5、7 d时的血液、尿液标本,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62例)及无AKI组(23例)。同时以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NGAL水平;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水平;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水平。以各项目入院即刻检测值作为基线值。结果 8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有62例发生AKI,发生率为72.94%。AKI组SCr水平自入院18 h开始明显升高,各时间点的检测值均高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P<0.01)。AKI组入院24、36、48、72 h及5、7 d的SCr水平明显高于无AKI组(P<0.01)。无AKI组各时间点的S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Cys C水平在入院6 h时已明显高于基线值(P<0.01);以后各时间点呈逐渐升高趋势,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基线值(P<0.01)。无AKI组血清Cys C水平自入院10 h时开始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尿NGAL水平在入院2 h时已明显高于基线值,以后各时间点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正常对照组和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AKI组尿NGAL水平入院10 h开始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各时间点尿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无AKI组(P<0.01)。结论百草枯中毒后2 h尿NGAL水平即可明显升高,血清CysC于8 h开始升高,其诊断AKI的时间早于SCr。尿NGAL和血清Cys C可作为百草枯中毒后诊断AKI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emaphorin(Sema)3A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350例患者分为2组:CIAKI组46例、非CIAKI组304例。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48、72 h共6个时间点的血清和尿液Sema 3A水平以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目诊断CIAKI的性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不同时间点的尿液Sema3A水平与临床表现(SCr百分比变化、手术后住院时间和AKI持续时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因子。结果与术前基础值比较,术后24、48、72 h CIAKI组SCr、β2-MG、Cys C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与非CIAK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术后48 h的诊断性能最佳。CIAKI组血清Sema 3A水平在术后12、24和48 h升高,而尿液Sema 3A水平在术后6 h即明显增高,升高时间远早于β2-MG、Cys C、SCr。相关分析显示,术前尿液Sema 3A水平与年龄、术后SCr变化和AKI持续时间呈负相关(P0.05),术后6和12 h的高尿液Sema 3A水平与SCr升高及住院时间、AKI持续时间延长明显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术后6 h尿Sema3A水平是独立预测CIAKI的指标。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6 h尿液Sema 3A诊断CIAKI的性能最佳,最佳临界值为245 pg/μmol Cr,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2%,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87%。结论 Sema3A与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CIAKI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46例、微量蛋白尿(MA)组39例和临床肾病(CA)组35例;同期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GAL浓度,同时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浓度,用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浓度,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NA组尿NGAL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而血清Cys C、SCr浓度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尿NGAL、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SCr浓度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尿NGAL、血清Cys C、SCr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5)。结论尿NGAL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检测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对预测急性肾损伤(AKI)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67例在该院进行心肺分流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RIFLE标准分为AKI组(n=24)及非AKI组(n=43)。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肌酐、尿NGAL及尿KIM-1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GAL及KIM-1预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KI的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术前,术后2、4h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AKI组患儿术后12、24、48h肌酐水平比较,明显低于AKI组(P0.05)。非AKI组患儿术后2、4、6、12h尿NGAL水平明显低于AKI组(P0.05),而两组患儿术后24h尿NGAL水平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h尿KI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KI组患儿术后4、6、12、24h尿KIM-1水平明显低于AKI组(P0.05)。单独检测尿NGAL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12h,AUC为0.834(95%CI:0.631~0.912);单独检测KIM-1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h,AUC为0.871(95%CI:0.665~0.933);联合检测尿NGAL及KIM-1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h,AUC为0.913(95%CI:0.745~0.968)。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检查尿NGAL及KIM-1水平对预测AKI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造影剂肾病(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20例,其中CIN患者41例(CIN组),非CIN患者379例(Non-CIN组)。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采用Judkins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24、48h检测血清肌酐(SCr)、Cys C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ys C和SCr预测CIN的诊断价值。结果 CIN组与Non-CIN组年龄、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组中,Cys C水平在术后12、24、48h均显著高于基线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水平在术后24h达到最高。SCr在术后48h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r水平在术后48h达到最高。eGFR在术后24、48h显著低于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 C术后24h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95%CI:0.791~0.975,P0.001),最佳临界值为1.55mg/L,灵敏度为83.43%,特异度为96.91%。结论血清Cys C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诊断CIN的生物学指标之一,诊断价值优于血清SC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及其与肾动脉阻力指数(RR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是否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AKI)将患者分为单纯脓毒症组(n=78)及合并AKI组(n=50)。于患者诊断前48 h、诊断前24 h、0 h、诊断后24 h、诊断后48 h收集患者尿液及血液,测定两组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白血病介素-18(IL-18),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RRI)。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脓毒症AKI患者生物学标志物与RRI的关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AKI患者的RRI的危险因素。结果尿毒症AKI组患者诊断前48 h、诊断前24 h、0 h、诊断后24 h、诊断后48 h尿液中NGAL、L-FABP、BUN、Scr、Cys C、IL-18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尿毒症组(P 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脓毒症AKI患者入院时尿液中NGAL、L-FABP、Cys C、BUN、Scr、IL-18与RRI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可知,NGAL、L-FABP、Cys C、IL-18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RRI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尿液中NGAL、L-FABP及血清Cys C、IL-18与脓毒症AKI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尿液中胱抑素C(Cys C)及肾损伤分子-1(KIM-1)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组),159例患者未发生急性肾损伤(非AKI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以及尿液中胱抑素C(Cys C)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含量,分析各项指标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结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组Scr、BUN含量在术后72 h时均较术前各时间段增高,且与非AKI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KI组患者尿液Cys C含量于术后12 h增高,24 h达高峰值,48 h后逐渐下降,与非AKI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KI组尿液中KIM-1含量于术后24 h增高,48 h达高峰值,明显高于同期非AKI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联合检测尿液Cys C、KIM-1含量的变化,对诊断急性肾损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讨二者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114例,以术后发生CIN患者12例为CIN组,以未发生CIN患者102例为非CIN组,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SCr)、Cys-C、NGAL水平,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NGAL及Cys-C对早期CIN诊断的敏感度。结果 CIN组血清NGAL在术后6小时开始上升(P=0.01),CIN组血清Cys-C在术后12小时开始上升(P0.01)。CIN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血NGAL和Cys-C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IN组术后6小时SCr及Cys-C水平不高于非CI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P=0.67)。术后6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1,0.75,0.57;术后12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9,0.83,0.8;术后24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88,0.86,0.85;术后48小时NGAL、Cys-C及SCr的AUC分别为0.77,0.7,0.88。结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血清NGAL、Cys-C水平能较早反应肾功能变化,为CIN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NGAL预测脓毒血症后AKI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74例脓毒血症患者诊断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尿标本,对其中17例AKI患者,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GAL水平,胶乳颗粒增强的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Cys C的值,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Set水平.同期的57例非AKI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毒血症诊断后尿NGAL和Scr的动态变化.运用ROC曲线评价尿NGAL诊断AKI的准确性.结果 Scr基线值为(59.38±16.72)μmoL/L,诊断AKI的中位时间为脓毒血症确诊后的24(12,48)h,Scr为(100.35±28.26)μmol/L.本组脓毒血症后发生AKI17例,发生率为23%(17/74).脓毒血症AKI组患者2、4、6 h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0.63±0.14)mg/L、(0.68±0.16)mg/L、(0.65±0.14)mg/L,与基线值(0.61±0.15)mg/L比较未见上升;8 h时,其血清Cys C值小幅升高为(0.85±0.22)mgs/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5);12、18、24、36、48及72 h等各时间点的血清Cys C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2.98、3.05、3.11、3.38、3.17,P<0.01).AKI组脓毒血症后2 h尿NGAL为(96.21 ±45.32)μg/L,显著高于基线值的(4.98±1.65)μg/L.随后,在2 h至48 h等各时间点,患者尿NGAL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2.83、2.91、3.04、3.15、3.22、3.31、3.45、3.57,P<0.01).AKI组脓毒血症后各时间点尿NGAL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的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73、2.84、2.96、3.02、3.13、3.29、3.43、3.54、3.22,P<0.01).用ROC曲线分析脓毒血症后2 h尿NGAL水平在AKI诊断中的准确性,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的可信区间为0.683~0.971.当脓毒血症后2 h尿NGAL的cut-off值为50μg/L时,其在AKI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4.4%、87.5%和96.8%.结论 脓毒血症后2 h尿NGAL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AKI的发生,其诊断AKI的时间早于Cys C和Scr.尿NGAL可作为脓毒血症后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尿N-乙-p—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C)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及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并收集手术前和手术后24、48、72h的血、尿标本,分别测定尿NGAL、Kim-1、NAG、CystC及血肌酐,血肌酐较基础值增加t〉50%的65例为AKI组,其余40例为非AKI组,观察两组患者尿NGAL、Kim-1、NAG、CystC的变化。尿NGAL、Kim-1、Cyst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血肌酐采用比浊法检测。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项标志物单独和联合应用时诊断AKI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肌酐及尿NGAL、KIM-1、NAG及Cys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KI组的各项生物学标志物分别在术后24、48、72h较非AKI组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术前比较,AKI组尿NAG、CystC、NGAL、KIM-1术后24、48、72h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联合以上4种尿生物标志物的最佳诊断时间点为术后48h,得到的AUC为0.901(95%C10.769~0.938)。结论心脏手术后AKI患者各项生物学标志物在术后不同的时间点显著升高,联合标记物的检测可以作为成人心脏手术后AKI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液、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转运蛋白(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以各种原发病于ICU病房治疗,且继发AKI的危重症患者23例,同期于ICU治疗的非AKI患者24例和健康者21例,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血清NGAL和尿KIM-1水平,用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健康对照组、AKI患者入院时,AKI患者组、ICU非AKI患者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AKI患者组血清NGAL、尿NGAL、尿KIM-1、BUN、Cr和Cys 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患者组与其入院时各研究指标比较,血清NGAL、尿NGAL、尿KIM-1、BUN和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患者组与非AKI患者组间血清NGAL、尿NGAL、尿KIM-1和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GAL、尿液NGAL、尿液KIM-1、Cr、Cys C、BUN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1.00、0.97、1.00、0.98、0.98、0.99。结论 AKI患者组与其他各研究组间血清NGAL、尿NGAL、尿KI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GAL、尿NGAL、尿KIM-1作为新的肾损伤标志物,对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l(KIM-1)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远隔缺血时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在主动脉阻断同时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周期5min缺血/5min再灌注处理;C组不进行该处理。分别于术前(T0)、CPB结束后2h(T1)、6h(T2)、12h(T3)、24h(T4)和48h(T5)6个时间点检测尿NGAL、KIM-1和血肌酐(SCr)的水平,记录各时间段尿量。【结果】与C组相比,R组尿NGAL在T1,T2、T3、T4较低,KIM-1在T2、T3、T4较低,尿量在T1~2,T2~3时间段较多(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尿NGAL在T1~T4明显升高,KIM-1在T2~T5明显升高,SCr在T5明显升高(P〈0.05)。【结论】远隔缺血时处理可降低瓣膜置换术患者尿NGAL和KIM1的水平,对CPB后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4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组30例,Ⅱ级组28例,Ⅲ~Ⅳ级组26例,检测各组血清NGAL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白蛋白(albumin,Alb)、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测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分析血清NGAL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死亡和再入院情况。结果血清NGAL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3组血清NGAL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NGAL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DD、NT-proBNP、SCr、BUN及UmAlb呈正相关(r=0.467,P=0.000;r=0.564,P=0.000;r=0.796,P=0.000;r=0.598,P=0.000;r=0.526,P=0.000;r=0.560,P=0.000);与LVEF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348,P=0.001;r=-0.591,P=0.000);6个月内死亡患者和再入院患者血清NGAL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存活和未再入院患者(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心、肾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早期肾损害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成人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状况,以指导研究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住院患者病史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结果共入选3896例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其中中青年(〈65岁,但≥18岁)患者3086例、老年(≥65岁,但〈80岁)患者772例、高龄(≥80岁)患者38例。老年组术前血肌酐、男性、术前心功能NYHAIII级、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造影史比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值均〈0.05),高龄组术前血肌酐、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均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中青年组心脏术后AKI发病率均低于老年组和高龄组(23.1%比39.9%,P〈0.05;23.1%比42.1%,P〈0.05);3组患者院内死亡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患者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术前SCr〉1.2mg/dl(img/dl=88umol/L)、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结论老年人心脏术后AKI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且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心脏术后并发AKI时仍应积极救治,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蔡旭  易斌  徐奕  张浩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38-2040
[目的]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CKD1期~CKD5期及单纯糖尿病组(NDN)共6组,根据糖尿病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5~10年组、>10年组共3组.测定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CKD1期~CKD5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mAlb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N组糖尿病患者血清CTGF已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随着GFR下降其水平呈逐渐递增趋势.病程〈5年组、5~10年组、>10年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TGF、Cys-C、SCr及U-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程〈5年组患者血清CTGF、Cys-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及显著性( P 〈0.01).[结论]血清CTGF与Cys-C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比U-mAlb和SCr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评估化疗药物导致的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35例)化疗前、化疗后和健康人(对照组,14例)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清除率(CCr)。分析血清CysC、β2-MG、SCr与CCr的相关性;作肿瘤组化疗前CysC、β2-MG和SC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求其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组化疗前有正常的血清CysC、β2-MG、SCr和CCr(P〉0.05)。②与化疗前比较,肿瘤组化疗后CCr下降、CysC、β2-MG升高(P=0.01);但SCr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变化无显著性(P〉0.05)。③肿瘤组化疗前CCr分别和CysC、β2-MG(P〈0.001)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化疗后CCr和血清CysC(r=0.883,P〈0.001),β2-MG(r=0.335,P=0.049)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化疗前、后CCr和对应的SCr之间不存在相关性。④在预测化疗后CCr下降〉20%的有效性方面,三项指标中只有血清CysC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疗前在截断点(0.80mg/L)水平以上的血清CysC,预测化疗后CCr下降〉20%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43%。Cys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ROC最大(为0.84),血清CysC明显优于β2-MG和SCr的预测效果。【结论】血清CysC能准确可靠地反映CCr的变化,与β2-MG、SCr相比,它能更敏感地预测化疗药物导致的早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王坤  房萌  赵琳  蔡美琳  高春芳 《检验医学》2012,27(2):118-121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0例肝硬化、153例PLC及95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血清Cys C水平,同时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及尿素(Urea)水平。分析Cys C、SCr、Urea在肝硬化、PLC和对照组间的差异以及Cys C与SCr、Urea之间的相关性。按照Child-Pugh标准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分级,对肝功能不同等级间Cys C、SCr、Ur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ys C水平为(1.04±0.24)mg/L,肝癌组为(0.98±0.28)mg/L,均高于对照组[(0.78±0.18)mg/L](P<0.001),肝硬化组亦高于肝癌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Urea和SCr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 C与SCr呈正相关(肝硬化、肝癌和对照组的r值分别为0.407、0.673、0.511,(P均<0.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血清Cys 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Cr及Urea(P均<0.001)。肝硬化Child-PughB+C级血清Cys C水平[(1.12±0.21)mg/L]显著高于Child-Pugh A级[(0.99±0.25)mg/L](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随着肝病的进展和患者肝功能的衰退而升高,且比SCr和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