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在分析政治需要、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3类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系统失灵是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立足点。建立了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诊断、解决方案、政策评估和反馈等步骤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绘制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图和系统失灵对照查找表。提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可操作性强,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具体而富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系统理论,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绩效,创新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创新系统理论。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常见的几个问题。研究得出:选出特定区域或产业部门作为优先目标的政策模式和照搬最佳政策实践的政策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创新政策;政策制定者应该扮演好适应者的角色,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和关注外部联系同样必要。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创新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界定了创新政策和创新政策评估与设计的内涵,创新政策是创新系统的表现形式,创新政策评估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内与创新相关的主体行为规则体系的评估及再造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次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创新政策的的形式及理论基础,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公共政策干预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市场失灵;在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中,创新政策制定的注意力从注重市场失灵转向解决系统失灵。在上述两种分析框架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创新政策实践。最后对国外创新政策评估与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评价,列举了国外创新政策评估与设计研究的特征,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核心职责之一,科技创新政策监测是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但目前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的系统研究却不多。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需求,创新性地以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科技创新政策监测对象的范畴、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主要方法、科技创新政策智能监测的系统功能、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产品设计,可为相关科技智库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提供一套具备操作性的研究模式,为后续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核心职责之一,科技创新政策监测是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但目前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的系统研究却不多。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需求,创新性地以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科技创新政策监测对象的范畴、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主要方法、科技创新政策智能监测的系统功能、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产品设计,可为相关科技智库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提供一套具备操作性的研究模式,为后续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协同创新合力,而协同创新产出具有“公共—私人”双重属性,其决定了政府应扮演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角色。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界定协同创新政策干预的适度边界,进而从层面—目标—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我国协同创新政策变迁过程。结果发现,现有协同创新政策发展脉络内含在科技体制改革发展中,3个层面政策呈现“橄榄型”分布、多元化目标明显、工具上环境面为主供给面为辅等特征。最后,进一步提出未来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设计需要克服的五大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祝侣 《江南论坛》2023,(2):28-32
上海科技创新的政策内容已经涵盖了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中介等各种创新参与者,涉及了创新链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如财政、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等,基本形成了领域广泛、类别齐全、工具丰富的政策体系。本文对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箱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了科学深入的分析,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供需度、适用性、衔接性三方面提出了不断完善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晨光  张永安 《技术经济》2013,(3):41-45,55
从定义、目标、特点、内容、受体、功能、工具、要素的角度,对创新科技政策、创新政策、科学政策、技术政策进行了对比,指出创新科技政策更能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给予引导、规范和扶持。梳理了创新科技政策的作用要素及其作用路径,并归纳出企业响应创新科技政策的4个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知识溢出,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作为。根据庇古(Pigou)关于外部性思想的阐述,财税政策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领域也不例外,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的合理边界应由科技创新活动外部性的大小来界定。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成为促进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动因。匹配度检测与评估是科技创新政策管理的保障措施,是基于证据的科技创新政策调整依据。运用供需匹配理论,引入政策供需主体共同作用对象——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架构。以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财务部、科技部发布的82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以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结果为依托,实证研究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供需错位问题。结果表明:在供需匹配理论模型中引入调节变量——科技创新政策,可以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状况;在供给导向性政策和环境导向性政策方面,科研院所、企业与政策供给主体的匹配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过分偏重于创新的研发和技术因素,以及各种创新政策缺乏有效融合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都因缺乏某种根植性而存在各自的个性问题。只有从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本国的创新政策,才有可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政府推动,政府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公共政策。通过探讨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对于影响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公共政策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用公共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驱动战略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新驱动战略内涵,构建“创新驱动四力系统”模型,分析市场、政策、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武汉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政策因素,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创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力度与组合不同,对创新驱动的影响效果也不同,据此提出推进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数量增长,需求型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②需求型、环境型和供给型创新政策两两交互项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显著增加创新数量,但对创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③需求型与供给型以及需求型与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协同互补性特征,供给型和环境型创新政策组合功能呈竞争性特征;④基础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政策内容主体包括供给导向、需求导向和环境支持导向等创新政策,创新政策评价指标包括政策协同度、政策强度和政策完善度3个维度。采用政策赋值量化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多维评价指标,指出在创新政策设计中,我国应更多采纳需求导向型和环境支持导向型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关注创新政策协同度和完善度,以引导创新型企业、创业型大学和创新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构建了一个南北间的静态古诺模型来研究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论表明,在一定劳动力资源禀赋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能有效激励创新产出,从而提高本国的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增加社会福利。但从长远来看,国民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国家创新产出的根本因素。我们对上述结论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在我国创新补贴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而创新补贴政策却不一定有效,其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丁婧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7):112-116
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研究筛选的22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政府、市场、中介服务、技术、创新平台资源、信息、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和协同战略9个公因子;其次,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上述9个公因子对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的影响作用,9个公因子可回归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大因素。结果表明,9个公因子对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政府、创新平台资源和组织管理水平因子影响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