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报告正常妊娠母血106例、脐血152例及异常妊娠母血12例、脐血18例血清T_4值的测定。发现在整个妊娠过程中,母血T_4的均值明显高于正常成年妇女及正常妊娠新生儿脐血的均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正常妊娠新生儿脐血T_4均值男婴略高于女婴,但无显著性差异。配对的母皿及脐血T_4分析,母血T_4值均高于相应脐血T_4值,但未发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分娩时机对母、婴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正常初产妇60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VD)、择期手术分娩(PCS)、急诊手术分娩(ECS)三组,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娩时母体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T细胞中Treg百分数。结果新生儿脐血中Treg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组明显高于VD组(P<0.05);母体外周血中Treg,三组中ECS组>PCS组>VD组,ECS组显著性高于VD组(P<0.01);三组母体、新生儿血中Treg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S时新生儿血中Treg增高,可能会对婴儿免疫系统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过程异常的ECS母体血中Treg增高可能与产妇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微量元素硒、锌、铜含量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ICP患者50例、正常妊娠妇女50例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硒、锌、铜含量,并检测健康未孕妇女50例静脉血硒、锌、铜含量.结果:ICP组和正常妊娠组的血清硒含量低于健康未孕组(P<0.05),ICP组的血清硒含量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ICP组和正常妊娠组的血清锌含量低于健康未孕组(P<0.01),血清铜含量高于健康未孕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而ICP组和正常妊娠组的血清锌铜含量差异无显著性.ICP组脐血硒含量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组脐血锌铜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妊娠组与ICP组的母血与新生儿脐血硒、锌、铜含量呈正相关.结论:ICP患者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硒水平降低,可能与IC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董金华  薛丽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86-1788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清及脐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妊娠期糖尿病及胎儿体重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糖耐量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中RBP4水平,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及脐血RBP4水平均高于正常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清RBP4水平相比新生儿脐血RBP4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组相比,GDM组血甘油三酯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胎儿体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妊娠妇女血清RBP4水平与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489,P<0.01);脐血RBP4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327,P<0.05),血清RBP4水平与脐血RBP4水平无关(r=0.185,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时血清及脐血RBP4水平上升,且与胎儿体重正相关,提示RBP4与妊娠期糖尿病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孕妇在不同妊娠阶段的甲状腺激素T3、T4和TSH水平,以及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⑴和孕前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相比,妊娠中期、晚期的激素水平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为80.77%,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为94.34%,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体重(3000±298)g,对照组婴儿体重(3700±488)g,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调节用药,以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孕足月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者(FGR)母血和脐血中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L(sFasL)含量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不明原因FG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即ELISA法)分别检测20例孕足月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者妇女(FGR组)静脉血、20例正常孕足月妇女静脉血(对照组)中sFas和sFasL的含量及20例足月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FGR组)、2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脐血中sFas和sFasL的含量.所得数据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 (1)胎儿生长受限妇女静脉血(FGR组)sFas的含量为(5332.5±1356.0)pg/ml.,正常孕足月妇女静脉血(对照组)sFas的含量为(3172.5±670.0)pg/mL,FGR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2)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sFas的含量为(3222.5±886.8)pg/mL,足月正常新生儿脐血sFas的含量为(2092.5±455.5)pg/mL,FGR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erumtransferrinreceptor ,sTfR)检测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探讨妊娠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R&Dsystem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检测 3 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 )及 3 0例妊娠合并贫血妇女 (贫血组 )的血清及两组妇女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血清sTfR水平。结果 贫血组sTfR平均值为 ( 3 1 3 9± 6 80 )nmol/L ,高于临界参考值 2 8 1nmol/L(P <0 0 5 ) ,提示缺铁性贫血。正常组sTfR平均值为( 2 5 2 1± 6 90 )nmol/L低于临界值 (P <0 0 5 ) ,属正常范围。两组sTfR平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贫血组新生儿脐血的sTfR平均值为 ( 3 2 2 4± 8 0 8)nmol/L ,显著高于临界值 (P <0 0 1) ,正常组脐血的sTfR平均值为 ( 2 8 68±10 13 )nmol/L ,接近临界参考值 (P >0 0 5 ) ,属正常范围 ;两组新生儿脐血sTfR平均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TfR可作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敏感指标。新生儿脐血sTfR测定可作为最早期提示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周小玲  陈泳珊 《吉林医学》2011,32(16):3223-3224
目的:探讨瘦素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ICP孕妇(研究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产前、产后血清瘦素水平及其新生儿的脐血瘦素水平。结果:①ICP组患者产前血清、胎盘瘦素水平分别为(31.80±11.70)ng/m、l186.20±22.58,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20.22±5.97)ng/m、l170.03±29.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C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总胆汁酸水平存在正相关(r=0.79,P<0.05)。③正常妊娠时母血瘦素水平与其脐血瘦素水平无相关性(r=0.032,P>0.05),而ICP患者母血瘦素水平与其脐血瘦素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51,P<0.01)。结论:IC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提示瘦素与ICP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血钠及心肌肌钙蛋白I动态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及放射免疫双抗体固相加心法对78例窒息新生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1h、24h、72h、7d、14d的静脉血糖、血钠及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结果1窒息组生后24h血糖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窒息组生后72h至7d血钠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窒息组生后24h、72h、7d心肌肌钙蛋白I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应密切监测24h内血糖及心肌肌钙蛋白I变化以及生后72h后的血钠变化,严格掌握输糖浓度与速度,避免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和新生儿血中γδ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足月分娩产妇60例,依据分娩方式和手术时机分为自然分娩(NL)组、择期剖宫产(CS)组、急诊剖宫产(CS-E)组,各20例。分别采集分娩时的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的百分数。结果 NL组、CS组、CS-E组γδT细胞百分数,在产妇血中分别为(11.19±8.99)%,(9.00±5.23)%,(11.98±5.24)%,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脐血中依次为(1.29±0.36)%,(4.67±3.47)%,(1.24±0.67)%,CS组显著性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手术分娩对产妇血中γδT细胞影响不明显,择期剖宫产可致新生儿脐血中γδT细胞的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及健康巨大儿微量血糖、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水平的改变。方法 采用微量法、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31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GDM组)、33例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巨大儿(巨大儿组)和35例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微量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皮质醇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巨大儿组微量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巨大儿组相比,GDM组中巨大儿微量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皮质醇水平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健康巨大儿均存在微量血糖、胰岛素、皮质醇的异常,因此加强对孕妇孕前及孕期的健康指导有利于减少妊娠糖尿病及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确诊的PIH 妇女27例(PIH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 和CD+4CD+25 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并与同期住院正常怀孕产妇 (对照组,20例)相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调节性T细胞数据中,PIH组血清CD+4CD+25 Treg和CD+4CD+25 Foxp3+ Tre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辅助性T细胞中,PIH组血清CD+4/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PIH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营养门诊277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糖尿病(GDM)组64例,糖耐量低减(GIGT)组85例,正常组128例(包括糖尿病筛查正常组84例及糖尿病筛查异常且糖耐量试验正常者44例)。结果糖筛查异常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糖筛查正常组(P〈0.05);GDM组年龄高于GIGT组及正常组(P〈0.05)。GIGT组与正常组年龄无差异(P〉0.05);GIGT组孕前及糖筛查时体重均高于正常组(P〈0.05);各组孕妇首诊至糖筛查检查时血脂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首诊时GDM组及GIGT组血脂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妊高症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内细胞因子及 N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镀铜镉还原法 (Griess法 )分别检测 47例妊高症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 ,白细胞介素 - 8(IL- 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 (NO)水平 ,3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对照 .结果 妊高症外周血组 IL - 6 ,IL - 8及 TNF-α水平分别为 (86± 33) ,(10 1± 2 5 )及 (2 97± 6 6 ) pg· L- 1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1± 11) ,(5 7± 13) ,(16 4± 42 ) pg· L- 1 (P<0 .0 1) ;妊高症轻、中、重 3组间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妊高症胎盘组织内 IL- 6 ,IL- 8及 TNF- α水平分别为 (119±35 ) ,(135± 33)及 (390± 85 ) pg· L- 1 ,显著高于外周血 (P<0 .0 1) .而妊高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内 NO水平分别为 (84±2 7)及 (2 9± 15 ) pmol· L- 1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轻、中、重 3组间 N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妊高症患者胎盘组织内 NO水平明显低于外周血 (P<0 .0 1) .结论 妊高症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 IL - 6 ,IL - 8,TNF-α及 NO含量降低 ,可能与妊高症的发病过程关系密切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孕妇332例,并选择正常孕妇332例做对照。分析羊水过少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先兆子痫及胎盘功能减退与羊水过少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羊水过少组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行剖宫产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阴道分娩显著减少。结论:过期妊娠(≥42周)者羊水过少的发生率为正常妊娠者4倍。应该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造成羊水过少的产科高危因素,避免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造成严重影响。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应积极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改善不良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孕期血凝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177例正常妊娠妇女在孕早、中、晚三期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血栓烷B2(TXB2)、凝血酶原片断1 2(F1 2)、纤维结合蛋白(Fn)、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2(PAI-2)水平;51例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妊娠妇女孕期血液中Fn、TM、F1 2、PAI-2和D-D水平均较非孕妇女显著升高(P<0.01或P<0.001);孕早期TXB2水平低于非孕妇女(P<0.01),至孕晚期显著高于非孕妇女(P<0.001);妊娠妇女血液中TXB2、PAI-2和D-D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P<0.001);孕中、晚期TM和F1 2水平明显高于孕早期(P<0.01或P<0.05),孕中、晚期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Fn浓度在整个孕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正常妊娠存在血小板活化增加、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抗纤溶活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凝血/抗凝血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62例本病患者及 48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妇女 (P <0 .0 1) ,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者其新生儿体重低 (P <0 .0 1)、围生儿病死率高 (P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围产儿病死率相关 ,可以通过监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来估计妊娠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子痫前期孕妇60例为子痫前期组,正常孕妇60例为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TC、TG、LDL-C、ApoB、AI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t=3.91、4.32、4.87、4.22、4.31,P〈0.05);ApoAI低于正常妊娠组(t=3.96,P〈0.05);HDL-C低于正常妊娠组,但无显著性差异(t=2.52,P〉0.05);重度TG、LDL-C、ApoB、AI明显高于轻度(t=5.11、4.13、3.94、4.43,P〈0.05),而TC、HDL-C、ApoAI与轻度无显著差异(t=1.21、2.12、1.87,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存在着明显血脂代谢异常,并且随病情加重而更加紊乱,孕期应严密监测血脂水平,作为预测和诊断子痫前期发病与疾病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及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筛查对象为1996例于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孕妇,在孕11~13+6周测量NT值及DV频谱,并对胎儿进行随访,分析NT和DV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 NT增厚的胎儿CHD的发生率为12.9%(18/140),显著高于NT正常胎儿的0.2%(4/185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1.8%、93.8%,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12.8%、99.8%。DV异常的胎儿CHD的发生率为12.3%(19/154),显著高于DV正常胎儿的0.2%(3/18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6.4%、93.2%,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12.3%、99.8%。NT和DV均异常的胎儿CHD发生率为26.4%(14/53),显著高于NT和DV均正常的胎儿的0.1%(2/1894)(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7.5%、98.0%,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26.4%、88.9%。结论 NT增厚联合DV异常可以作为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炎症因子、补体及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78例待产孕妇,按照是否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167例和对照组111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分别在宫口开至2~3 cm时(T1)、宫口开全时(T2)、胎儿分娩后(T3)、分娩后24 h(T4)观察2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产程时间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T2、T3、T4时的VAS评分较T1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IL-1β、IL-6、hs-CRP水平较T1时刻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补体C3、C4水平较T1时刻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各时刻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补体和T淋巴细胞水平,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