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依托电子病历建设,构建医院传染病闭环管理体系,为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方法:自2021年起医院成立工作专班,对传染病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分计划、实施、查核和评估四个步骤,分析建设前后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医院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规则,医师端实现自动识别传染病,填卡界面主动提取患者就诊基本信息。管理端实时审核和反馈报卡信息,可一键上报至国家平台,同时实现自动漏报督察、统计分析,科学开展预警处置。数据分析显示,建设后漏报率明显降低,传染病卡填写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上报速度由之前的3-5 min提升至3-10 s。结论:电子病历建设完成后,成功构建传染病全流程可追溯、可核查和可管控的闭环管理体系,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应用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的上报及管理,实现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电子病例存量信息,创建传染病疫情报告模块,在医生工作站设置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临床医师通过HIS即可完成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采集上报。结果网络报卡取代手工报卡,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的及时性、规范性、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结论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可以实现传染病院内及时上报,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智能监管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中的应用。方法 将智能监管系统应用于传染病上报监管工作,通过动态监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系统预警,比较2017年1—9月和2021年1—9月传染病上报数据。结果 通过智能平台监管,上报及时率上升了28.33%,上报缺失/错误比例由监管前的25.50%下降到监管后的0.70%,其下降幅度为24.80%,监管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应用智能监管系统可以提升法定传染病上报及时率、报告完整性、准确性等,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革医院传统的传染病上报、疫情管理的模式,提高传染病的疫情管理质量。方法依托医院良好的一号工程信息化平台,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网络,集传染病信息直报、查询、统计、监督预警、管理发布为一体。结果确保了传染病报卡的时效性;提高了传染病报卡准确性;便于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更多的信息交流,更主动的参与;更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培训和宣传教育的良好平台。结论通过信息、网络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检验报告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存量信息,建立网络上报传染病系统,实现对传染病的及时准确上报。方法 2002年5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对传染病的管理经验,医院依托现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利用Oracle9i数据库、使用SQL/plus Developer应用工具和Power Builder前台开发语言等开发了目前的传染病网络上报系统,通过设置在医师工作站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方便医师24h及时上报传染病信息。结果电子报告卡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潜在的疫情信息;加强了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结论实现传染病的网络直报是信息时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系统是医疗质量控制系统之一,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上报的积极性和认知水平,使报卡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保证,通过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的实时监控,可以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该院在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采用B/S构架,后台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存储与处理数据,前端应用".NET"框架、"C#语言"编程,构建了涉及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技科室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宣传""信息初报""信息审核查询""自查""数据统计"5大模块,能够对医院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信息及时进行审核、上报、统计、分析、查询。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报告模式,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并杜绝了迟报、漏报、重复报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传染病疫情上报的重要性,解决传统手工填报方式存在的“漏报、迟报、重报”问题,增加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统计、复核、筛查,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打包上报.方法: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填报业务流程的分析,采用PowerBuilder 9.0开发工具,数据库为Oracle 10.2g,综合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较好地满足了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结果:实现了医生站终端对初诊患者传染病相关信息的登记和医院传染病上报负责部门的自动采集、统计、复核、筛查,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打包上报.结论:基于HIS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梳理了传染病报告流程,简化了书写过程,操作方便快捷,电子信息规范,为医生提供了便利;同时,数据信息互通,也为管理部门实时了解传染病的情况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智能平台直报是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医院信息系统和三级公共卫生数据统一采集交换平台进行连接,实现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自动交换,从而实现传染病报告卡由医务人员手工填报向计算机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信息的转变。本文阐述了宁波市在传染病智能平台直报模式上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并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试点开发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推送平台,实现医院内传染病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大疫情网)的直接连通,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的效率和质量。方法依据国家统一的接口规范,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数据库Oracle10.2作为后台数据库存储系统,使用Power Builder 11.2作为开发工具,完成医院HIS系统的接口及流程改造。结果建立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与大疫情网接口连通的网络通道,完善传染病管理相关系统界面设计,规范系统功能流程,实现从医生工作站到大疫情网的接口上报,提高报告质量、及时性、工作效率和监管力度。结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推送平台的顺利实施,是未来全国传染病监测体系构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发医院传染病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及管理,对全院传染病疫情实行实时监控,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实时管理,实现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化.方法 采用Powerbuilder 9为前台开发工具,使用Oracle为后台数据库管理,采用TCP/IP协议通讯,构建传染病报告监控网络系统;临床医师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疫情信息采集上报,感染控制科医师则可实现疫情信息浏览、审核、查重、漏报监控、数据分析、导出等一系列功能.结果 该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报告的及时率、准确率及报告卡填写质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疫情信息.结论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完全实现对医院传染病疫情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的链路模式为确保内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外网的互通;操作模式为客户端+管理层;数据交换模式使用Web Service交换数据文件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在医院HIS系统端将报卡数据处理成XML形式的文件(二进制文件),然后再通过Web Service将xml数据文件上传。主要做法:在流程的设计上克服仅以完成上报内容为标准的观念,立足报卡流程可操作性强,尽量把一些报卡的基础信息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在质量控制方面以多层多极全方位控制为原则,以报卡信息适时准确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杜绝漏报、重报为质量控制点。主要成效:通过流程再造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环节控制提高报卡质量;通过适时监控杜绝漏报重报;适时上传保证报卡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前提,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对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各医疗、疾控机构直接进行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基本实现了疫情监测资料从县级到中央的实时报告与管理,改变了以往疫情信息层层上报导致疫情信息滞后的落后模式。我们利用福州市2001-2004年上报的传染病个案,分析网络直报系统运行前后传染病报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效性,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报告质量控制是确保疫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完整的重要措施,为提升沈阳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的网络报告质量,我们采取了制订沈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大投入,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物质基础;强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监控,确保疫情报告质量;积极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综合措施使沈阳市网络报告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翔  张小亮  李琳 《现代预防医学》2019,(19):3544-3547
目的 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传染病诊断自动识别与拦截、报告卡自动生成、填报项目逻辑校验、报告卡内审管理、内外网互联互通一键上报、与传染病有关阳性检查结果自动反馈、具有统计与查询等功能等。结果 传染病漏报率由12.7%下降至2.1%,迟报率由35.4%下降至5.4%,报卡合格率由54.3%上升至98.3%,以上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完成传染病卡填写和报告的时间缩短、流程简化,传染病报告核对、查询与统计效率提高。结论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迟报、漏报与错报的发生,提高报告质量,方便报告查询与统计分析,减轻了临床负担,做到了无纸化闭环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白2004年国家使用统一的报告信息平台(即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直报系统”)以来,我市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敏感性有了极大提高。经过3年的实践运作,证明网络直报模式在促进我市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为了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现从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对湖州市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防合作模式下连云港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获取2015-2020年连云港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连云港市卫健委每年下发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督导通报,获取抽查的医疗机构传染病数据,依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和《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BI平台数据集成特点,实现公立医院绩效附加指标采集自动化,提高上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方法:根据绩效考核与医疗质量管理附加25项指标项数据采集要求,建立BI平台与各数据业务平台视图,通过病案号集成后构建审核体系,于公立医院绩效上报软件导出。结果:通过BI平台集成数据,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数据对接速度明显提升,通过构建审核体系,错误数据明显减少,较大地提升了病案首页数据完整度。结论:通过院内BI平台将原本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集成,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采集利用效率,减少错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医院疾病上报管理系统,确保疾病上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提高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方法:使用VS2010、SQL Server 2008设计疾病上报管理系统,完成报卡、审核、上传、统计、培训功能。运用.net 4.0开发的Windows服务程序,定时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信息,并把信息发送给Active MQ服务器,由Active MQ服务器把消息发送给订阅消息的客户机医生站,实现报卡提醒功能。结果:系统应用后,规范了工作流程,建立了学习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杜绝了传染病漏报现象,也大幅提高了其他疾病的上报率。结论:系统使用简单、维护方便、便于扩展,为疾病上报管理提供了一套有力的工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基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传染病进行监测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提高报告质量与工作效率。方法将需要上报的传染病ICD-10编码导入嵌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在医生工作站加以拦截,当医生诊断法定传染病时系统主动弹出传染病报告界面,如不填写或者填写不符合要求无法进行下一步诊疗,并赋予质量控制、系统统计功能。结果实现了门诊日志、住院病人一览表自动生成,系统自动拦截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基本信息自动生成,报告卡查重功能,传染病管理分析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漏报、错报现象的发生,保证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准确性,提高报告质量,减轻了临床医生和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基层HIS中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建设对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圳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面运用统一集成管理和加密WebService技术构建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支撑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HIS系统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国家系统)无缝对接,本文评价实施1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和2019年的传染病报卡数据(录卡时间、数量及质量),对比分析公共卫生支撑平台上线前后情况。结果应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支撑平台上报传染病疫情的新方法,在传染病报告及时率(χ~2=154.196,P0.05)、准确率(χ~2=11.311,P0.05)、疫情管理员工作效率方面明显均优于旧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平台全面减轻了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疫情管理工作效率及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避免了错报、迟报和漏报现象。并且具有节约人力成本、减少耗材支出及档案存储空间;增强医务人员与疫情管理人员间的互动。结论建设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支撑平台中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