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不同垂深、不同位移的大位移井在钻井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和扭矩分析表明,采用水基钻井液能够钻成位移小于3000m的大位移井,且可以下入178mm套管;位移大于4000m、且垂深在1000m左右的大位移井,需要使用油基钻井液,且只能下入178mm尾管;位移大于5000m的大位移井,必须使用油基钻井液,178mm套管下入有一定难度,且在垂深较小时,需要使用部分139.7mm钻杆和倒装钻具。分析了不同垂深条件下的大位移井钻井极限,随着井深增加,制约大位移井钻井极限的因素由滑动摩阻转为钻柱强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采用Φ101.6mm套管二次固井,且Φ101.6mm套管的内径只有86mm,使井下工具特别是封隔器、水力锚、配水器的径向尺寸排列矛盾突出,设计、加工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开展了适合Φ101.6mm套管井油套分注工艺管柱研究,研制了Y221-80封隔器、水力锚等特小直径配套工具,截至2013年底现场试验了21口井30井次,下井管柱工艺成功率100%,密封有效成功率100%,满足了河南油田Φ101.6mm套管井油套分注工艺的需要,填补了该系列套管分层工艺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YC1井生产套管破损,需进行取换套管作业。针对深部取换套管的特点,借鉴封隔器式套管对接方法的优点,设计了?178 mm套管外插筒工具,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通过提断、回接、切割、取出旧套管,经过修磨鱼顶、新旧套管对接及注水泥固井、钻水泥塞、试压等工序,成功取换?139.7 mm生产套管2 499.85 m,刷新中石化取换套管最长纪录,为深井取换套管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米油田采用φ89 mm套管完井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工具和油井层间差异较大,而实施笼统酸化效果较差的问题,研制了φ89 mm套管(内径76 mm)井分选层酸化管柱及配套工具。该酸化管柱工具最大外径70 mm,最小内径26 mm,工作压差可达35 MPa,可实现φ89mm套管井选层酸化及逐层上提分层酸化作业。选井条件为套管无变形,井深≤3 000 m,井温≤120℃,井斜度≤50°,层间距≥2 m,施工限压35 MPa。现场试验表明,采用选层酸化和逐层酸化管柱各1井次,施工、解封成功率100%。酸化后日增液14.5 t,日增油7.5 t;目前日增液10.7 t,日增油10 t,有效期160 d,已累计增油1 070 t,且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固井胶塞不能满足套管滑套工具串内径多次变化的特殊需求,研制了适应114.3 mm(4in)套管滑套固井配套工具的变径自锁复合胶塞。胶塞大、小胶碗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按"大-小-小-小-小-大"顺序排列,采用同轴不同径的胶碗结构实现对套管刮削,同时设计了卡钉装置,具有自锁功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胶塞可以顺利通过模拟滑套短节,且无明显磨损,大、小胶碗未发生重叠与干涉。套管滑套固井胶塞现场试验13井次,试验成功率100%,说明该胶塞能满足套管滑套固井、完井现场施工需求。  相似文献   

6.
坨71井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坨胜永断裂带西部坨71断块鼻构造高部,是胜利油田的一口重点预探井。该井在1850m及2500m处有二个断层,技术套管下至1870m。在3061m井深钻遇高压油气层,将钻井液加重至1.65g/cm~3时,引起上漏下涌的复杂情况,采用单向压力封闭剂和超细CaCO_3处理,钻至3151m时下入φ178 mm套管,用φ88.9mm钻杆和φ152 mm钻头四开钻进。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下冲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油田套管完井的水平井中应用的常规封隔器冲砂中途易坐封、液缸内密封不严易进砂以及水平井管柱不能实现边冲边下的问题,研制了水平井下冲封隔器。该封隔器采用皮碗收缩保护可释放坐封装置和橡胶整体硫化密封装置,耐冲刷,密封可靠(密封压力达30 MPa)。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综合性能安全可靠,能很好地满足水平井177.8 mm/139.7 mm套管防砂完井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河油田变形套管整形修复率低、施工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根据液力增压和滚珠挤压整形原理,研制了高效液压套管整形工具。该整形工具由整形头、增压液缸、泄压装置和液压锚定装置构成。室内试验表明:液压套管整形工具的整形效率高,与常规整形工具相比,整形效率提高约40%,且对套管损伤小,能尽可能恢复套管内径。该整形工具在辽河油田13口套损井进行了现场应用,顺利完成了12口井的套管修复,成功率92.3%。研究与应用表明,液压套管整形工具适用于套管缩径井的修复作业,能基本满足辽河油田套损井套管整形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玉门油矿使用的4 3/8″、5″两种套管刮削器,是参照美国波文公司套管刮削器而测绘设计的。同时根据该工具的特点和性能,结合玉门矿区的实际情况,边使用,边修改。该套管刮削器经现场5口油井的生产试用表明:清除油水井套管内壁上的结蜡、残余水泥块、铁锈毛刺及其它堵塞物,效果良好。该工具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自身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辽河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气水井套管损坏日益严重,影响了堵水、分层采油等工艺措施的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Y245-104超膨胀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工作.该工具外径小,膨胀率大,一种规格适用于多种规格套管,填补了国内小直径工具封堵大套管的空白.该工具施工方便,密封可靠,打捞简单.该工具的设计及成功应用,为辽河油区小直径井眼、套管变形井的工艺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港油田滩海油田目前主要采用φ244.5 mm(95/8英寸)套管完井,部分断块具有高压、高气油比的特征,常规井下安全生产配套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从大港油田滩海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研制开发了φ244.5 mm(95/8英寸)套管电泵井井下安全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该地区试油试采及安全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宋胜利 《石油机械》2004,32(6):49-50
中原油田大量应用 1 39 7mm (5 英寸 )套管内悬挂 1 0 1 6mm (4英寸 )套管回插延迟固井工艺修复残坏油水井。回插式液压尾管悬挂器是实现这一固井工艺的关键工具。该工具采用全新的液压、坐挂系统和复合胶塞系统 ,改变了先坐挂、后注水泥的传统固井工艺 ,使得小环空内的固井水泥浆得以重新均匀分布 ,固井质量大大提高。中原油田 2 5井次的现场试验表明 ,该工具作业成功率 1 0 0 % ,固井质量优良率 98% ,效益可观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周金初  高宏光  夏炎 《石油机械》2002,30(11):38-39
锦 2 - 4- 0 5侧钻井是一口 16 8 2 75mm (6 英寸 )套管开窗侧钻井 ,因在原井套管6 18m处发生严重变形 ,用 14 6mm通径规和铣锥均不能通过 ,据此研制了YD— 133导斜器、 14 0mm钻铰式铣锥和双胶塞碰压式悬挂器等小尺寸开窗工具。这 3种侧钻工具从室内研究、试验到现场应用均获得成功。但在选用开窗工具时应注意 :非常规套管开窗应尽量选用性能好的开窗工具 ;套管开窗应尽量选用与其内径接近的开窗工具 ;开窗工具外径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4.
新疆准中地区老井试油复查可行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井身结构、测试管柱结构、试油事故、修井作业等容易导致试油失败的环节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可行性措施。在修井设备工具、修井技术措施、合适的试油管柱结构以及试油工作制度上提出了改进方案。确定准中2、3、4区块的套管程序为:①钻井完井套管要求两级套管:Φ244.5mm表层套管+Φ178mm油层套管,套管钢级要求为P110以上。②试油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回接彦178mm套管至井口,并重新固井,之后再进行投产作业。对于中部区块这些异常高压井.采用MFE测试工艺是不适当的,而应采用一次关井阀的APR测试射孔联作工艺。设计选用作业动力动载荷大于150t的修井机(XJ750或以上修井机)为修井作业的动力设备;采取砂埋卡封生产管柱修井措施方案来解决修井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老区套管损坏的油水井数量逐年增加.对于修复的井筒,受限于套管缩径,现有的压裂工具无法下入和起出,严重影响到主力产区的挖潜上产和注采井网完整性.采用结构优化设计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出高性能的小直径扩张式压裂封隔器.室内试验与现场应用表明,该封隔器能通过最小内径102 mm的套管,满足承压70 MPa、耐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滨南采油厂127mm(5英寸)小套管井无配套机械防砂充填工具的状况,研制了小直径循环充填防砂工具。小套管井井身存在显著的变径,在工具下入过程中,极易发生阻隔现象,因此设计了配套的弹簧片导入装置。小直径循环充填防砂工具采用胶筒密封,通过投球加压胀开胶筒,利用工具自锁装置防止胀开的胶筒回弹,施工结束后胶筒留井密封油套环空。尚林、单家寺油田6口井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工具施工成功率100%,平均充填压力1.5MPa,坐封开通道压力20.5MPa,验封压力7.6MPa,与设计指标相符。防砂后平均单井日产液19.2t,日产油6.3t,含水质量分数为67.2%,取得了较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流量参数的测试得不到解决,使得适用于φ140 mm套管抽油井的系列小直径环空多参数产出剖面测试仪及从国外进口的DDL-Ⅲ和AT 等测试仪,无法解决φ178 mm大孔径套管抽油机井的产出剖面测试问题.φ178 mm大孔径套管抽油机井产出剖面测试仪,在不改变油井工作制度的条件下,采用全集流方式测试井下的流量、含水等参数,经综合解释得到的产出剖面,能够准确反映井下的生产状况.通过在华北油田采油一厂和胜利油田等的现场测试,证明该套仪器测试资料准确、可靠,精度高,操作方便,便于使用和维修.  相似文献   

18.
小直径套管延迟固井工艺在长井段套损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常规工艺技术难以解决套管长距离多处损坏的问题,开展了在φ139.7mm套管内下φ101.6mm套管延迟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工艺采用φ101.6mm无接箍套管及套管扶正器,并应用延迟固井工艺,确保了φ139.7mm和φ101.6mm套管间的固井质量。该工艺作为钻开发调整井的替代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水驱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套管变形井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厚油层的分层开采效果。针对套管变形井和套管补贴井,研发了小直径的堵水封隔器,胶筒的膨胀比达1.4~1.5,具有逐级解封、抗滑动能力强、耐压差高、适应套管直径范围大、有效期长、解封可靠等特点,耐压差20~30 MPa,配套小直径开关工具,实现多层卡封、多层开采。现场应用表明,外径105 mm的封隔器在178 mm套管内卡封,耐压差达到20 MPa;外径95 mm的封隔器在139.7 mm套管内卡封,耐压差达到30 MPa。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油、套管头和采油树换装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研制了钻完井一体式油套管头。设计时将套管头和油管头合为一体,有3个台阶和倒卡瓦,在作业过程中,不需更换井口装置和改变地面设施就可以完成钻井、试油、完井等作业,减少了井口、防喷器组和节流压井管汇重新安装、试压以及起下钻具或油管柱的工序。该油套管头采用API Spec 6A法兰连接,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悬挂能力强等特点。塔中351井和岳101-95-X1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油套管头可缩短钻井周期6 d以上,每口井节约钻井费用120万元以上,井控安全风险降低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