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探索三阴型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AR) 分别
在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三阴乳腺癌( 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和非三阴乳腺癌( non-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 各50 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EGFR) 、上皮性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 、雄激素受体( AR) 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各自表达意义,与临床
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 1) EGFR 在100 例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8%( 48 /100) ,E-eadherin 异常表达率和AR
阳性率分别为53%( 53 /100) 、65%( 65 /100) 。( 2) E-cadherin 正常表达组和AR 阳性组的5 aDFS 分别高于Ecadherin
异常表达组和AR 阴性组(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和non-
NBC 中的表达情况: TNBC 中EGFR 阳性率和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non-TNBC,AR 阳性率低于non-TNBC
(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 EGFR、E-cadherin、AR 在TNBC 中表达情况: TNBC 中,腋淋巴结阳性组的
AR 阳性率,EGFR 阳性率,E-cadherin 异常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结论: ( 1) TNBC 组织学分级较差,预后
较non-TNBC 差。( 2) TNBC 中,EGFR 的阳性表达,预示着病人预后差。腋淋巴结转越多,AR 的表达率越低。
( 3) 腋淋巴结是否转移可作为预测因素。( 4) EGFR 用于评价TNBC 的预后。( 5) AR 可能成为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三个关键受体均为阴性的一种乳腺癌类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1,2]。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远处转移、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效果均欠佳.目前,对其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的研究颇多.本文就对TNB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范围扩大。根据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receptor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TNBC占全部乳腺癌的10%20%。TNBC具有浸润性强,对常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乳腺
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的治疗,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细胞凋
亡、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其特异性较强,毒副反应相对小。在约20% ~
25%的乳腺癌的癌组织中有HER - 2 受体基因的过度表达。因此,HER - 2 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1])。该病治疗手段有限,其预后与化疗疗效关系密切。目前研究显示,这类患者中行  相似文献   

7.
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乳腺癌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因此寻找敏感且特异
性高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对乳腺癌进行预防和诊治很有必要。研究表明,CEA、CA199、CA125、CA153 等肿瘤标记
物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些血清标志物在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尤其
是单独使用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来补充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的研究和应
用价值。微小RNA( microRNA,miRNA) 和外泌体( Exosomes) 作为新的肿瘤标记物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
因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成为新的乳腺癌诊断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RCA-1、PARP-1 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组织、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关系,探讨其
在三阴乳腺癌治疗、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望PARP-1 及BRCA-1 成为新的预测影响因子,为治疗靶点提
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5-08~ 2016-08 期间病人的新鲜乳腺组织共90 例。采用RT-PCR 技术进行分
析,分别研究BRCA-1、PARP-1 在不同乳腺组织表达差异,说明BRCA-1、PARP-1 在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中
的作用。结果: ( 1) 三阴乳腺癌的BRCA- 1 的表达低于非三阴乳腺癌( t = 3.202,P< 0.001) ; 乳腺恶性肿瘤的
BRCA-1 的表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 t = 9.335,P<0.001) ; 且BRCA-1 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不论良恶性,都低于
正常乳腺组织( t = 18.813,P< 0.001) 。( 2) 三阴乳腺癌的PARP - 1 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 t = 5.622,P<
0.001) ; 乳腺恶性肿瘤的PARP-1 的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 t = 10.673,P<0.001) ; 且PARP-1 在乳腺肿瘤中的
表达,不论良恶性,都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t = 10.016,P<0.001) 。( 3) 随着BRCA-1 表达值的增高,PARP-1 的表
达呈下降趋势,两者呈负相关( r = -0.817,P<0.001) 。结论: BRCA-1 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随着肿瘤恶性程度
的增加,BRCA-1 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PARP-1 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在乳腺癌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 2, HER-2)均表达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 TNBC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现就TNBC的流行病学、分类、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三个关键治疗靶点测试呈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中,TNBC占约15%,且在年轻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TNBC具有较高的临床侵袭性,5年死亡率较高,易复发,易转移到内脏器官,并且与BRCA1基因突变有关。在目前临床治疗中,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并不敏感,且基本无法从中获益。因此TNBC需要更为高效、敏感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