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毒素B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不仅给人体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给食品、畜牧等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黄曲霉毒素降解方法研究已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热点。生物法降解黄曲霉毒素较物理、化学等方法具有安全系数高、特异性强、绿色清洁等独特优势,被视为最具发展前景和潜力的降解方法。利用微生物菌体的吸附作用、微生物酶解作用、微生物代谢作用等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脱除,已逐渐成为生物法消减黄曲霉毒素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筛选和改造获得可脱除黄曲霉毒素的优良菌株;通过分离、提取、纯化等手段获得高纯度和高活性的微生物源解毒产物;通过改进和优化获得最佳脱除工艺等,已成为研究生物法脱除黄曲霉毒素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脱除方法。综述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选择、优化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具有高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有效脱除AFB1,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的具有解毒作用的微生物,介绍了采用生物技术脱除AFB1的方法,重点探讨了生物脱除AFB1机制。用于脱除AFB1的菌株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乳酸菌、非产毒曲霉等,可采用单菌种发酵、多菌种协同发酵和菌-酶协同作用脱除AFB1。生物脱除AFB1机制主要为降解脱除和吸附脱除。可进一步筛选具有高优良能力的菌株以及更深层次地研究微生物脱毒的机制,探索微生物制剂对AFB1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铭  樊明涛 《食品与机械》2015,31(1):260-264
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被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列为ⅠA类致癌物质,近年来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文章对脱除黄曲霉毒素B1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脱除技术进行综述,包括:物理吸附法、挤压膨化法、辐射处理、微波降解、臭氧降解、氨气熏蒸、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并展望黄曲霉毒素B1脱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致癌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常存在于发霉的粮油制品中。本文综述了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研究进展,并结合近年来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将新型纳米材料吸附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脱毒、去毒方法。以期对我国开展粮油黄曲霉毒素脱毒技术体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是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最主要的真菌毒素之一,全世界每年因黄曲霉毒素造成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损失严重。此外,在我国,黄曲霉毒素还是影响储藏中药材安全标准的重要污染物。由于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极高,关于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防治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与降解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种方法涉及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机制,涵盖了以物理,化学和生物3大类脱毒技术的分析和总结,除传统技术手段之外,还对于采用天然产物防治黄曲霉毒素、不同脱毒手段协同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曲霉毒素防治和脱毒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促进后续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的生物脱除方法及机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易污染食物与饲料,危及人畜健康。长期暴露在霉菌毒素中会导致肝肾损伤、癌变、畸形和免疫抑制等问题。霉菌毒素的脱除已成为研究热点,脱除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环境友好、特异降解、反应温和等特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脱除霉菌毒素的新进展,阐述了以微生物为手段对各种霉菌毒素的脱除效果、脱除/降解机理与特点,最后展望了生物脱毒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光化学衍生法结合HPLC测定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曲霉毒素的急性毒性很强,是重要的致癌物质。本文采用光化学衍生法结合HPLC测定了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研究了光化学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经光化学柱后衍生,四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灵敏度都比较高,检出限可达到3.25pg。  相似文献   

9.
花生粕酶水解液中黄曲霉毒素B1脱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粕为原料,经酶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水解液,采用石灰水、聚乙烯吡咯烷酮、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亚硫酸钠和氨水脱除花生粕酶水解液中的黄曲霉素B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学物质均有一定的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效果,采用石灰水处理花生粕酶水解液8h脱莓效果最好,脱毒率为95.76%,因此,石灰水是本实验中脱除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佳脱毒剂。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物理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被巴氏消毒法破坏。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动物可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饲料接触到黄曲霉毒素。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含量。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酵母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酵母是广泛用于食品酿造及工业生物技术的一大类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广泛用于生产乙醇、蛋白和有机酸等。近年研究揭示,酵母还具有生物脱毒的功能,在饲料、食品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酵母生物脱毒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饲料和食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不同脱毒方法,然后综述了不同酵母菌株对各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棒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减毒或消除作用,归纳了酵母β-葡聚糖及糖蛋白参与的生物脱毒机制,同时介绍了酿酒酵母和解脂耶氏酵母对细菌内毒素的脱毒作用及可能机制,最后还介绍了酵母对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脱毒作用及可能机制,并就酵母生物脱毒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素的毒害及防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化学结构各异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真菌毒素,其中许多对人和动物有害。黄曲霉毒素,简称黄曲霉素,就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种真菌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本文介绍了黄曲霉素的危害及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3.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have been recommended for 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contaminated food and feed. Nevertheless, only a few of them (e.g. destruction of aflatoxin by ammonia treatment) have been accepted for practical use. Many specialists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best approach for decontamination should be degradation by selected microorganisms, giving a possibility of removal of mycotoxin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out using harmful chemicals and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es in nutritive value and the palatibility of detoxified food or feed. The present state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such procedure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其具有强肝毒性、高致突变性和高致畸性。广泛存在于农产品及饲料食品中,对人类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同时对粮食和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有效、安全和环保的解毒方法,该文通过对黄曲霉毒素B1降解的影响因素、细菌胞外酶和胞内酶等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机理以及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活性产物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对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1进行了论述,并对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1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以后更进一步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镰刀菌属(Fusariums spp.)产生的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等粮食及其制品,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目前生物酶法去除DON的技术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DON生物转化的生物酶类型、降解机制、产物结构特征、解毒酶挖掘策略,以及解毒酶分子改造等研究现状,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真菌毒素解毒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和饲料中DON的生物脱毒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肖鹏飞 《食品科学》2022,43(15):378-388
为及时了解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03—2020年间黄曲霉毒素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黄曲霉毒素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高,也是开展国际合作最活跃的两个国家。发表黄曲霉毒素相关研究最多的期刊是Food Control,而食品科学技术是发文最多的学科方向。美国的Cotty P J在发文量和H指数方面均居世界首位。仅1 篇中国学者的论文进入了该领域高被引论文的前100 名,表明国内目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在研究创新性和发文质量上还有上升空间。此外,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黄曲霉毒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新型检测技术、高效解毒方法、生物防治以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等将可能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17.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其对粮油加工产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亦会威胁人类健康。粮油加工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率相对较高,这些污染的副产物用于畜牧业生产,会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对畜禽危害严重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A)、玉米赤霉烯酮(zenralenone,ZEN)、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fumonisin,FB)等。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谷物颜色、气味及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适口性变差,营养价值降低,还会造成畜禽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生殖障碍甚至死亡。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2761-2017)》对粮油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有相应的控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也明确规定粮油加工副产物用作饲料时其中主要六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目前常用的真菌毒素脱毒方法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脱霉剂脱毒法等。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前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通常采用添加真菌毒素脱霉剂来降低其对畜禽的危害。本文阐述了饲料中常用脱霉剂吸附剂和降解菌/酶以及脱霉剂体外和体内评估方法,总结了现有吸附剂和降解菌/酶对控制粮油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作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真菌毒素消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促进粮油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粮食和饲料中污染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DON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和生物脱毒法,其中生物脱毒法具有安全环保、特异性强、解毒效果显著等优点而备受推崇。生物脱毒法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酶降解方式等。微生物的酶降解作用是通过破坏DON的毒性基团,例如C12,13位脱环氧、C3-OH氧化和C3-OH异构化等,将DON代谢转化为毒性较小甚至无毒的物质。某些种类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德沃斯氏菌和酵母菌等细菌和真菌都具备降解DON的能力,乳酸菌作为食品级的益生菌,在降解DON和防控食品真菌毒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DON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将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防控食品和饲料中DON污染,尤其是微生物对DON脱毒作用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强,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在食物链内污染范围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饮食安全.目前对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研究较多,其中安全有效的生物学去毒方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发展安全、高效且环保的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