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探讨HRCT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研究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其余为结核结节7例,炎症性小结节11例。结论:判断孤立性肺内小结节病变性质,HRCT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与CT检查资料较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性肺癌32例,结核瘤12例,球形肺炎5例,转移瘤4例,错构瘤2例,纤维瘤1例。结论 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都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HR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HRCT在检出和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微细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6例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行常规CT扫描后,于结节处行HRCT扫描,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RCT能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16例肺内多发性小结节HRCT扫描显示的征象为:分叶6例,毛刺6例,钙化1倒,小泡1例,胸膜凹陷2例。结论:HRCT在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内部结构、形态等方面优于常规CT,是区分良恶性肺内多发小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HRCT与PET/CT在肺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55例孤立肺结节患者,回顾分析其HRCT及18F—FDGPET/CT影像资料,有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联合诊断,采用ROCKIT9.0B版本拟合两种诊断结果的相关双正态ROC模型分析评价两者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检验结果取95%可信区间。结果:HR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1.2777,斜率b=1.0346,曲线下的面积Az=0.8127;PET/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2.8655,斜率b=1.3096,曲线下的面积Az=0.9590,两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性检验,单尾P值为0.0001。结论: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上PET/CT较HRCT有着明显的优势,在HRCT上定性可疑的肺孤立结节可进一步考虑PET/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164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恶性肿瘤102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14例,炎性结节14例.结论: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依据边缘毛刺征和分叶征,数字化检测最有效,若与CT结合可提高准确度[1].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设备为德国产西门子螺旋CT机,对58例肺内孤立结节扫描及静脉注药高分辨CT扫描。结果: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征象比较,两者空洞及钙化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等肺癌征象高分辨率CT的显示率明显升高。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7例中周围性肺癌34例,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球3例,孤立性纤维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孤立性肺结节作出诊断。结论 MSCT图像质量好,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7例中周围性肺癌34例,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球3例,孤立性纤维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孤立性肺结节作出诊断。结论MSCT图像质量好,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各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对2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BAC的CT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空泡证及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为孤立结节型BAC及炎症型BAC常见征象,可用于鉴别诊断;(2)结节间小叶间隔增厚及结节间小磨玻璃密度、细胞状影为多中心型或弥漫型BAC的特征性表现:(3)跨叶生长及CT血管造影征为实变型BAC的特征性表现;(4)病灶内密度不均为各型BAC的特点,其增强及HRCT扫描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提示薄层CT及HRCT对各型BAC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测量病灶的CT值,进行分析.结果:25例被确诊为肺癌,5例结节无进展而认为是肉芽肿.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为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和CT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选取枣庄市肿瘤医院的122例疑似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1例用MRI,对照组61例用CT,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和阳性率,以及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22例经过手术病理均确诊为97例为肝脏孤立性结节,研究组50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准确率高,并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因此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现代声诊技术分析肺结节患者的声诊特征,以期为肺结节患者诊断提供一定的声诊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SmartTCM-1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的声诊模块,采集肺结节组患者及正常组的语音信号,通过Praat 6.0.34语音分析软件,提取语音共振峰频率参数,分析肺结节患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的声诊特征。结果 肺结节组与正常组语音信号中元音[e]的第一共振峰有明显差异(P < 0.05);肺结节患者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患者语音信号中元音[e]的第三共振峰有明显差异(P < 0.05);肺结节患者实证与虚证患者语音信号中元音[e]的第四共振峰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肺结节患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的语音共振峰频率参数存在差异,提示语音共振峰能为肺结节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肺结节是一种系统性的、不明原因的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其中恶性概率最高的为部分实性结节,其次为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现代医学对该病缺乏早期干预手段,主要以跟踪回访、评估风险为主。近年来,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或可为本病的诊治特别是前期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概述了肺结节的中医病名范畴,肺结节的中医辨证(包括辨病因、病位、病性)及中医体质分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肺结节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肺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给予CT常规剂量和30~50mA低剂量多螺旋CT胸部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①常规剂量检出肺结节165枚,低剂量检查肺结节163枚,两种剂量检查方法检出肺结节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538,P>0.05);②不同剂量扫描肺结节不同形态特征包括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等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相似,且前者可降低辐射危害及经济成本,是临床筛查肺结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对肺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肺内结节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穿刺成功者行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穿刺活检,穿刺成功并获得病理结果57例,其中恶性49例,结棱2例,炎症6倒,3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确诊率95%;术后并发气胸4例,出血者2例。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几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单发肺肿块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创建一个根据各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数据建立的线图及图表来帮助诊断恶性病变。方法对CT、PET、MR及SPECT在诊断恶性肿块中的作用做回顾性分析。每一种诊断方法对单发性肺肿块恶性病变鉴别的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均被再次仔细计算。各种诊断方法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CT3.91(95%可信区间2.42,5.40),MRI4.57(3.03,6.1),PET5.44(3.56,7.32)及SPECT5.16(4.03,6.30)。阴性似然比为:CT0.10(0.03,0.16),MRI0.08(0.03,0.12),PET0.06(0.02,0.09)、SPECT0.06(0.04,0.08)。结论对于所有诊断方法来说它们之间诊断价值的差异是非常小的。SPECT似乎应该成为单发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老年继发性肺结核CT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结果: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是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范围广泛;易形成空洞,误诊为其它疾患;出现结核球时,易误诊为肺癌。结论:CT可以提高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确诊率,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