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里印虽属软包装凹版印刷的范畴,作为凹版复合包装印刷如日中天。对此,包装印刷界深深体会到:“最易也最难”,因为复合包装印刷工艺技术的种类繁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试产、试印、检测、论证/批产、批印、检验、认定,才使其达到适应、质量稳定。这是一个磨合的阵痛过程,虽然看似简单平淡,但做起来确非易事。实践和经验告诉人们:复合包装印刷油墨的应用同其它油墨一样在这个磨合期中只有运用、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环保问题,醇溶性粘合剂卫生性能好,操作简便,设备适应性强,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是软包装复合的理想环保产品,本文主要介绍醇溶性粘合剂在复合包装上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绿色包装已提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了,中国.也在2006年制订了“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对食品包装使用纸类包装、金属类包装、塑料制品、外包装等提出了具体规定。我们软包装使用的纸类印刷油墨必须使用水溶性油墨,不允许用溶剂性油墨;塑料制品不允许使用发泡聚苯乙烯,聚氯酯;印刷的油墨和粘合剂应无毒,且不应接触食品。  相似文献   

4.
张烈银 《广东包装》2007,(1):52-53,61
由于苯类溶剂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不少国家禁止在制造食品药品的复合包装材料过程中使用苯类溶剂,要求采用更加卫生安全、更加绿色环保的原辅材料.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鉴于这种形势,油墨和胶粘剂的生产企业便开始制造醇溶性油墨和醇溶性胶粘剂。现在业界的观点是,醇溶性油墨、胶水是环保安全无害的产品。本稿则从另一个视角对这种时下普遍认同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对于醇溶性油墨的应用,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包装材料更加安全、环保,推动包装的绿色化发展.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就这个问题来稿发表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刘家聚 《中国包装》2002,22(6):111-113
前言:里印虽属软包装凹版印刷的范畴,作为凹版复合包装印刷如日中天。对此,包装印刷界深深体会到:“最易也最难”,因为复合包装印刷工艺技术的种类繁多,但一点是共同的——试产、试印、检测、论证/批产、批印、检验、认定,才使其达到适应、质量稳定。这是一个磨合的阵痛过程,虽然看似简单平淡,但做起来确非易事。实践和经验告诉人们:复合包装印刷油墨的应用同其它油墨一样在这个磨合期中只有运用、分析和积累,才能避免故障的发生。为此,下面就其常常出现的十一大故障(同表印一样的部分本文略述),介绍其处理的方法,以包装印刷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食品软包装生产过程环保性能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翠薇  杨祖彬 《包装工程》2011,32(13):112-116
分析阐述了我国食品软包装的环保性能现状,从印刷方式、材料、印刷工艺、设备等方面对食品软包装的环保性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用环保油墨、做好印刷包装物的设计,以及对印刷过程中的各项工序和工艺严格把关,并采用绿色包装印刷技术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中国国际全印展"上,新东方油墨集团闪亮登场,以强大的阵容、精美的布展、统一的服饰,接受国内外市场的检阅. 新东方油墨集团系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软塑包装行业联合中心第一届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凹版印刷分会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包装社软包装技术信息中心副理事长单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软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被评为中国软包装行业中"十大受欢迎"的油墨及复合用胶粘剂供应商;2006年被评为"中国包装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11月26日,由深圳市誉满天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誉满天环保油墨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国内数十家油墨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深圳市誉满天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会同到场的嘉宾就“环保醇水型凹版塑料复合油墨”、“如何降低塑料软包装油墨的溶剂残留量”、“如何降低各种油墨成本”、“水性凹凸(柔)版表印油墨的应用”、“塑料凹版印刷故障案例分析”等主题作了专题演讲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绿色工业、绿色包装、绿色油墨……,从医药、食品软包装塑料印刷制品,到每日三餐的日常生活消费用品,由国家环保总局等主导的包装印刷油墨HJ/T370—2007标准战略已执行一年半了。人们在“浮躁不安”中纵观一个自上而下如火如茶的展开研发,打造绿色软包装印刷制品,几乎妇孺皆知。可以说,绿色油墨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光荣和时尚。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逐步实施,软包装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印刷行业开始进入到一种不断提升环保水平,注重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新东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开发,隆重推出醇水复合油墨、聚氨酯胶粘剂等系列新产品……油墨类超力福4077型醇溶复合油墨(适用于BOPP、PET、NY等基材,普通轻包装、水煮)超力福4411型水溶性聚氨酯复合油墨(适用于BOPP、PET、NY寺材,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通用于PET和BOPP薄膜的醇酯溶聚氨酯凹版印刷油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醇酯溶聚氨酯及带羟基的三元氯醋树脂为油墨用连结料,通过添加分散剂、有机颜料、附着力促进剂、溶剂等助剂,进行通用于PET薄膜和BOPP薄膜的凹版印刷红色油墨的制备实验,并对醇酯溶聚氨酯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粘度、遮盖力、着色力、细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经过比较试验,确定了醇酯溶聚胺酯凹版印刷红色油墨的最佳配方。该油墨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环保性能,达到了精简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包装》2008,28(3):115-116
石家庄经济学校将开办塑料凹印与软包装技术专业,并于今年5月份开始招收新生。该专业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塑料凹版印刷包装的制作和应用技术的空白。该专业具有多年从事塑料凹版印刷、镀铝、油墨,生产和销售工作实践经验的业内专家执教专业课。  相似文献   

13.
李素珍 《塑料包装》2009,19(3):52-53
我国食品和药品软包装种类繁多,塑料薄膜、纸、金属等包装材料所占的比例大,占总成分的70%,粘合剂占10%;在包装印刷时,油墨及其它物质则占20%。而软包装,在食品包装中应用更广,复合膜包装袋是最常见的食品包装形式之一。其组成材料主要为塑料薄膜、铝箔、粘合剂及油墨。其中薄膜(包括铝箔)约占总成分的80%、粘合剂占10%、油墨占10%。  相似文献   

14.
凹版印刷是现代软包装印刷普遍采用的一种印刷工艺,所谓凹版就是印版滚筒上有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印刷是通过刮墨刀将空白部分油墨刮干净,并通过压印机构施加一定压力,将凹坑内的油墨(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如图1是凹版印刷的印刷原理,压印机构是凹版印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方方 《上海包装》2011,(4):44-45
塑料软包装产品,一般都是在各种塑料薄膜上印刷,然后通过复合上阻隔层和热封层组成复合薄膜,经分切、制袋成为产品。印刷是生产的第一工序,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工序,产品的质量问题大多数都出现在这一工序,衡量一个包装产品的档次,印刷质量是第一位的。因此,了解和控制印刷的工艺和质量就成为软包装生产的关键。凹版印刷是当今塑料薄膜印刷的主要印刷方法,塑料薄膜采用凹版印刷具有速度快,色彩丰富,清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和药品软包装种类繁多,塑料薄膜、纸、金属等包装材料所占的比例大,占总成分的70%,粘合剂占10%;在包装印刷时,油墨及其它物质则占20%。  相似文献   

17.
段军 《包装世界》2004,(4):54-55
绿色包装印刷的水溶性油墨在卷筒纸张的吸收性材料表面进行印刷已有十几年历史了.运用现代技术将国产高效添加剂和纯天然树脂松香,直接组成和引入油墨体系,使油墨运用在软包装塑料薄膜、塑料编织袋、钙塑纸箱、皮革等材料的印刷,以及在非吸收性材料(塑料、铝箔等)表面上的印刷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杨伟民 《中国包装》2010,30(4):25-26
<正>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塑料凹版印刷油墨,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约占50%)。甲苯、醋酸乙酯、丁酮等溶剂低沸点、高挥发、含有芳香烃,既有毒又易燃,不但容易在包装上产生有机溶剂的残留,而且也是凹版印刷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国内常用的塑料复合(里印)凹版油墨,一般由氯化聚合物制成。在油墨生产过程中,氯化聚合物需要使用强溶剂(如甲苯等芳香族溶剂)  相似文献   

19.
马禾 《塑料包装》2012,(6):25-29
一、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油墨类别、成份1.溶剂型凹版印刷油墨所用树脂是聚酰胺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所用的有机溶剂甲笨、二甲笨、乙酯、异丙醇等混合溶剂。2.无苯氯化聚乙烯油墨、无苯聚氨酯油墨所用的有机溶剂是醋酸乙酯、丁酮、异丙醇、丁酯和醚类。醇溶油墨。醇脂(无苯无丁酮)油墨。3.醇水型丙烯酸油墨采用丙烯酸树脂,使用酒精、乙酯和纯水做溶剂。4.水性凹版印刷油墨多采用高酸值的松香马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于包装领域的纳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严  杨茜 《上海包装》2005,(2):38-39
能够应用于包装领域的纳米技术:纳米油墨、纳米纸、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NMC)、纳米抗菌包装、纳米塑料包装、纳米粘合剂、纳米防伪印刷、纳米军品防护包装、纳米绿色包装、纳米磁印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