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帆  洪向丽  郭丽丽 《声学技术》2016,35(2):137-141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输卵管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来院的190例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对其进行早期经阴道超声诊断,并将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例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经手术后均得到确诊。术前经阴道超声诊断后确诊为187例,正确率为98.42%。其中,壶腹部妊娠168例(88.42%),峡部妊娠16例(8.42%),间质部妊娠3例(1.58%)。误诊2例(1.05%),漏诊1例(0.53%)。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准确率高,误诊及漏诊率低,为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莫献凌 《影像技术》2012,24(3):32-33,2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及宫角妊娠患者声像图特点。结果:62例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正确诊断为间质部妊娠为30例,宫角妊娠为26例。总病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8.0%(56/62)。在6例包块型误诊或未明确诊断的患者中,1例宫角妊娠误为宫内孕,2例官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相互误诊。2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1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对临床决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在输卵管阻塞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8月妇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组43例,对比两组输卵管复通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双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输卵管复通后妊娠率及宫内孕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全院通过腹腔镜检查已确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50例,对其进行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技术的结果,然后对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观察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若以腹腔镜检查结果100条作为判断标准,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诊断的50例女性患者共检查出94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通畅的符合率是93.0%(40/43),通而不畅的符合率是95.5%(21/22),阻塞的符合率是94.3%(33/35),总体的符合率是94.0%。结论: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技术可有效判定输卵管的通畅性,可以为临床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提供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39例卵巢妊娠的检查方法分析。结果:39例卵巢妊娠患者中,经阴道彩超确诊28例,准确率71.8%,误诊11例,误诊率28.2%,3例误诊为腹腔妊娠,占误诊率27.3%,7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占误诊率为63.6%,1例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占误诊率9.1%。结论:经阴道彩超可直观异位妊娠包块血流情况,为卵巢妊娠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宫角部妊娠以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子宫宫角部异位妊娠,20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检出孕囊型30例,14例位于子宫宫角部,16例位于输卵管间质部。两组患者中子宫内膜相连比例,肌层厚度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子宫角部妊娠以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进行准确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94.55%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6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5455,P0.01)。结论:对比研究认为经阴道超声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高于经腹超声,其优势更加明显,但在临床上还有必要结合其他诊断措施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病理结果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排卵期腹痛诊断符合率、黄体破裂诊断符合率、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率及流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100%、80.0%、100%及87.5%,本研究共有105例患者诊断与病理结果相吻合,诊断符合率为95.45%(105/110)。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比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4年8月,医院急诊科或妇产科收治EP患者68例,均行经阴道、腹部B超声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明确诊断率95.59%(65/68)高于腹部超声80.88%(5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检出心管搏动7例、胚芽反射15例、双黄征37例,腹部超声分别检出7例、8例、27例,阴道超声诊断胚芽反射率22.06%、双黄征率54.41%高于腹部超声11.76%、3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3例,对其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84.8%、漏诊率为9.1%、误诊率为6.1%。诊断正确的2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18例是典型孕囊型、10例是不均质包块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取得了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晔 《影像技术》2014,(2):19-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重要性。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本院检查,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切口妊娠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切口妊娠46例,误诊5例,余41例均经病理确诊。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能够较为直观的显示妊娠位置,能够提供较为精准的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雨  罗红  杨太珠  杨帆  陈娇 《声学技术》2008,27(2):290-291
目的:探讨腹腔妊娠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术前诊断的腹腔妊娠,结合术后结果探讨腹腔妊娠的特点。结果:术前诊断5例腹腔妊娠,术后证实4例,子宫破裂引起的3例,1例为输卵管破裂引发。误诊1例。结论:超声是一种诊断腹腔妊娠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诊断宫外孕中的临床价值,应用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联合对宫外孕进行诊断。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宫外孕90例患者进行超声联合诊断,均经过腹部二维超声、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将联合超声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结果%该组患者腹部和引导超声联合诊断90例,诊断为宫外孕的60例,经手术及保守治疗后确诊为宫外孕58例,诊断符合率为96.7%(58/60),误诊4例,其中假阳性3例(3/58),占5.2%;假阴性1例,占1.72%(1/58)。结论%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宫外孕的检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宫外孕这样的疑难病症的诊断有着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无症状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无症状绝经后B超子宫内膜增厚进行诊断性刮宫,了解内膜增厚的病因及病理。结果: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48例中,正常绝经后改变32例(66.17%),良性病变16例(33.13%),无1例恶性及癌前病变。结论:绝经后妇女仅B超子宫内膜增厚,不伴出血等症状时,恶性可能小,可随访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资料完整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能显示输卵管的形态.阻塞部位、范围、程度及子宫形态情况.结论: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且具有分离轻度粘连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疗中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诊疗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活动开展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诊收治总患者人数2116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不同超声检查结果与联合检查结果在妇产...  相似文献   

17.
雷野 《影像技术》2013,25(2):23-24,40
目的:探索B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站检查IUD位置的育龄妇女82例,对其进行宫内节育器的B超诊断,并进行回顾分析所有妇女宫内节育器情况。结果:进行B超检查的82例妇女中,节育器位置正常者78例(95%),节育器异位者3例(3%),节育器嵌并发子宫内膜炎1例(1%),带环受孕1例(1%)。结论:B超对节育器异位诊断明确,暴露清楚,定位准确,分离钳取容易超声检查能较为准确的诊断宫内节育环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Ectopic pregnancy (EP)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maternity-related death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pproximately 98% of ectopic implantations occur in the fallopian tube, and expedient management is crucial for preventing hemorrhage and maternal death in the event of tubal rupture. Current ultrasound strategies misdiagnose EP in up to 40% of cases, and the failure rate of methotrexate treatment for confirmed EP exceeds 10%. Here the first theranostic strategy for potential management of EP is reported using a near-infrared naphthalocyanine dye encapsulated within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These nanoparticles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e in the developing murine placenta within 24 h following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and enable visualization of implantation sites at various gestational stages via fluorescence and photoacoustic imaging. These nanoparticles do not traverse the placental barrier to the fetus or impact fetal development. However, excitation of nanoparticles localized in specific placentas with focused NIR light generates heat (>43 °C) sufficient for disruption of placental function, resulting in the demise of targeted fetuses with no effect on adjacent fetuses. This novel approach would enable diagnostic confirmation of EP when current imaging strategies are unsuccessful, and elimination of EP could subsequently be achieved using the same nano-agent to generate localized hyperthermia resulting in targeted placental impair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