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食品》2011,(12):I0004-I0004
近两年来,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已经给国产葡萄酒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挑战。一些国产酒葡萄酒企业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模式。笔者曾和业界人士探讨。发现国产葡萄酒企业常用的营销应对措施无非是三种:第一,加大高端酒推广力度;第二,与国外企业或酒庄合作提升自身形象;第三,抹黑进口葡萄酒。通过部分媒体放大进口酒中少数不良产品和假货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新食品》2012,(13):101-101
在中国葡萄酒行业,有关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的竞争较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挥之不去。特别是最近,二者的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今年的3·15,某些与葡萄酒相关的舆论报道,又将进口葡萄酒等同于洋垃圾。最近更有报道:有关协会领导明确表示,进口葡萄酒或将面临反倾销调查。除此之外,进口葡萄酒的产品质量也要进入中国的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刘树琪 《中国酒》2013,(7):42-43
近十年来,葡萄酒行业高速增长,在国际葡萄酒发展史上空前绝后,山东、烟台的葡萄酒产业,在中国葡萄酒发展历程中始终起到了引领作用。我们在看到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葡萄酒行业面临的问题。中国加入WTO后,全球葡萄酒大亨纷纷入主中国,激烈的竞争给中国葡萄涵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田野  赵晓娟编 《新食品》2011,(14):I0020-I0021
中国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烟台白洋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自2001年改制后就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多样化的产品逐渐覆盖了市场各个层面,并被评为中国葡萄酒生产行业十强企业。在近几年进口葡萄酒热潮风起云涌之时。以白洋河为代表的众多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都在寻求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张茜  袁剑梅 《新食品》2014,(19):70-75
随着进口葡苟酒的冲击以及消费者意识的改变,国产葡萄酒的整体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2012午开始,国产葡萄酒较进口葡萄酒开始出现明显下滑,整个国产萄萄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政府务消费的逐渐减少,葡萄酒似乎也逐渐走入了大众消费时代,中低价位产品成为了支撑市场发展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6.
邹良 《新食品》2011,(21):I0006-I0006
在中国的一二线市场上,在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中,国产葡萄酒已经毫无疑问地处于下风。一方面是一二线市场的消费者们对于国产葡萄酒已经不感兴趣,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那些没听说过的洋品牌身上: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销商们,也在引导着消费者们不断认识着一个真正的世界葡萄酒格局,或者是源于利润的不透明,或者进口葡萄酒更有“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一直是国际葡萄酒巨头眼红的市场,现在,许多品牌都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国产葡萄酒的崛起,葡萄酒进口的数量正在减少,但却有更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未来我国葡萄酒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肖竞 《新食品》2011,(3):138-139
在正式踏入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之前,上海醍恩酒业董事长张汉潜心研究了三年。 “我不跟风、不盲从,探索葡萄酒在亚洲的发展轨迹,借鉴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去仔细体会中国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虽然进口葡萄酒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商机,但是还有很多重要环节需要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杨征建 《新食品》2012,(21):113-113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处于盘整期,这是行业主流企业和商家的共识。行业观察者分析认为,这个阶段可能还会持续两年时间。在几大国产葡萄酒企业中,威龙作为相对后发者,同样面临着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和消费升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张果  李紫陌 《新食品》2012,(12):178-178
进口葡萄酒正逐渐走八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也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对于埋首深耕于进口酒领域的酒商们来说,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巨大潜力是坚守并开拓市场最大的信念。但是,行业向好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如何尽快选择一种更具竞争力的生意模式已成为摆在众酒商面前的一个现实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1.
《新食品》2011,(3):I0007-I0007
当前很多传统酒水经销商正在积极寻找进口葡萄酒品牌。这是基于对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的看涨心态,也是基于对国内市场混杂、企业不合格生产的“无奈”选择。2010年12月,央视曝光了昌黎酒企生产假酒的新闻,让国产葡萄酒再次遭遇寒潮。据行业数据统计,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销量呈明显下滑,进口葡萄酒凸显上升优势,然而进口葡...  相似文献   

12.
肖竞 《新食品》2014,(6):90-95
2012年之前,绝大多数从事进口葡萄酒行业的酒商,几乎都把重点布局在一“高”一“低”两个价格区间,这就是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历史上的“哑铃”格局。  相似文献   

13.
栾立 《中国食品》2020,(4):90-91
在经历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口葡萄酒行业本以为可以继续享受"春天",却没想到在2018和2019年迎来了快速降温,进口量连续下滑,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又给进口葡萄酒行业带来了新的考验——国内葡萄酒消费大幅放缓,进口酒商压力倍增。业内认为,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疫情对于目前缓慢的行业转型将产生推动和加速。  相似文献   

14.
Carmen 《葡萄酒》2020,(3):48-51
2019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简直“太难了”,不管是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季度报,还是产量和各项进口数据都处于逐月下滑的态势中。2018年国产葡萄酒产量下降7.4%、进口量下降8.26%,整个葡萄酒市场迎来“霜降”,进入2019年依旧延续了2018年的发展态势,量额双降。国产酒与进口酒都进入行业调整阶段。为提高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影响力,国产葡萄酒产区也呈现出精准定位、个性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减少产量,降低市场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葡萄酒的品质,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张茜  袁剑梅 《新食品》2014,(17):78-83
从2013年开始,中国酒类市场走上了下坡路,进口葡萄酒份额增速停滞甚至负增长,就在行业低迷、竞争严酷的背景下,中粮集团却在2014年1月成立了一个进口酒业务部门,区别于同在中粮体系下的国产酒长城品牌而“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6.
孙永才 《新食品》2014,(11):76-76
这几年葡萄酒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国产葡萄酒主要是品质、美誉度问题,而进口葡萄酒则是价格混乱、品牌缺乏的问题。 根据笔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由于进口葡萄酒太多乱象,很多消费者不敢购买,为稳爰起见,有些人要么就买国产品牌葡萄酒或知名的白酒。进口葡萄酒要品牌化,品牌辨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杨征建  李嫣 《新食品》2008,(24):110-110
潜力巨大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 法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传统葡萄酒生产王国,高质量的美酒、相对完善的原产地酒类质量控制体系和优雅、浪漫、迷人的饮酒文化都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大国,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消费需求也逐步提升,进口葡萄酒增幅高达117%。葡萄酒进口关税下调和交往贸易门槛降低,也给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增加了机会。经预测,以后几年进口葡萄酒市场会稳步增长,进口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肖竞  常芳 《新食品》2007,(22):37-37
田凤英关心的不仅仅是王朝,对于中国葡萄酒未来的出路,对于进口葡萄酒目前的发展态势,田凤英也高度关注。当王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当王朝已经占据了中国红酒三强的地位,田凤英又领先一步,思考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食品》2012,(12):101-101
进口葡萄酒数量持续大幅攀升,外资品牌影响力的急剧扩大,给处于成长初期的国内葡萄酒产业带来了沉重压力与严重挑战。即便是张裕、长城、王朝等国产巨头在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之下,也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在葡萄酒行业,“狼”真的来了。那么国产葡萄酒如何抵御外来葡萄酒的冲击?个人认为出好以下五招,就可以“与狼共舞”。  相似文献   

20.
刘达霖 《中国酒》2009,(7):28-29
比起几年前进口酒偏居一隅的局面,如今的葡萄酒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赫然是"进口葡萄酒"几个大字,而相反的是国产葡萄酒却被处理在并不起眼的隔壁走廊,虽然不是终端的全部现状,但却足以表明,本土葡萄酒所面临的窘状。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从不怀疑国产葡萄酒没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开放的市场口径面前我们同样不得不担心,本土葡萄酒的生命线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