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潘和平 《长江蔬菜》2014,(19):31-32
导读:重庆忠县利用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种植蕹菜,选择高产的水蕹,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冲积坝或溪河边建造大棚,加强棚膜揭盖管理,抽灌地下水保证藤蔓安全越冬,蕹菜采收期长,667 m2产值可达4.5万元,产效双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过3年的栽培研究,探索出冬季利用大棚栽培春芹、春季大棚复种蕹菜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春芹每667m~2产量5000kg,产值1万元;蕹菜每667m~2产量8500kg,产值1.15万元。扣除成本,两茬每667m~2净收益达1.5万元。 1 茬口安排 (1)春芹:春芹为无性繁殖,3月上中旬留种,9月下旬排种,10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开始采收,比当地露地栽培提前40~50d采收。(2)蕹菜: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采收,比当地露地栽培提前40~  相似文献   

3.
詹成 《上海蔬菜》2021,(2):31-31,55
蕹菜是夏秋季重要的保供绿叶蔬菜。安徽庐江地区早春大棚蕹菜较露地蕹菜可提前30~50 d上市,产量达5000 kg/667 m2,产值约5000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蕹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家港地区夏季大棚水蕹菜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夏季高温季节大棚栽培下不同品种的水蕹菜的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蕹菜夏季大棚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大棚内春季蔬菜和秋季蔬菜之间的空茬;3个品种的水蕹菜产量都高于5 500 kg/667 m2,其中水上竹叶菜产量最高,为6 0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刘艳梅  陈荣贵 《蔬菜》2015,(3):74-75
近年来,大棚蕹菜灰霉病频发,给农民造成一定损失。为更好地防治蕹菜灰霉病,介绍了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蕹菜生产。  相似文献   

6.
鄂蕹菜一号是从地方蕹菜品种中经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的优良品种,耐寒,丰产,优质,特别适合早春大棚种植,保护地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露地每667m^2产量4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棚冬春樱桃番茄—夏秋水蕹菜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解决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茬口安排、主要栽培要点、夏季高温闷棚、产量效益分析和前景应用等方面对大棚设施樱桃番茄和水蕹菜的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棚菠菜—青菜—蕹菜—芹菜茬口模式具有轮作合理、病虫害发生较少、栽培管理相对简便等优点,每667m2产量8000kg左右、产值2万余元,产量与效益较高,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是绿叶菜周年生产中效益较好的茬口模式之一,深受生产者欢迎。  相似文献   

9.
早春大棚蕹菜越夏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永丰县邓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早春大棚蕹菜生产基地,通过采用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上市期可提前到3月底4月初,产品远销南昌、九江及全省各地。由于上市早、品质优、产量高,667m2纯收入在0.7万元以上。近年来,为了不断拓展早春大棚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棚种植早春蔬菜的经济效益,成都彭州市蒙阳镇经过多年探索,采用菜姜套种蕹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每667m2产值可达3.5万元以上,甚至高达6万元以上。蕹菜在3~6月份上市,667m2产量达到7500~10000kg,  相似文献   

11.
赣中地区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赣中地区蕹菜种植效益出发,主要介绍赣中地区早春蕹菜(子蕹)设施大棚及‘永丰藤蕹’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唐术江 《西南园艺》2002,30(2):42-42
随着蔬菜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大棚蔬菜生产急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早春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茄子间套蕹菜,既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丰富春淡蔬菜品种,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产值可达 6000元左右。现将该项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品种选择 大棚早茄子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好,易坐果,挂果集中的早熟品种,长沙地区一般选用湘早茄较宜;蕹菜选用泰国蕹菜或吉安大叶蕹菜。2 整地作畦,施基肥 结合耕翻晒土,施足基肥,每个标准大棚施有机肥 1500kg,复合肥 30~40kg,大棚中间作 3个宽畦,畦宽1…  相似文献   

13.
江淮地区大棚蕹菜早熟栽培技术汪李平向长萍朱世东裴孝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430070)(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蕹菜(IpomoeaaquaticaForsk.)又名空心菜、竹叶菜,我国自古栽培,现在南方各省栽培较多。蕹菜性喜温暖,耐热耐湿不耐寒,江淮...  相似文献   

14.
<正>安福县地处赣中,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早春大棚蕹菜(空心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蕹菜白锈病由原来的零星少量发生转变成危害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0%以上,严重  相似文献   

15.
蕹菜是旋花科蔓生蔬菜,露地栽培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上市.江西省永丰县佐龙、八江等乡镇利用菱镁大棚保温栽培早春蕹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早春利用塑料大棚种植早辣椒间套蕹菜 ,既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能丰富春淡蔬菜品种 ,经济效益显著。在我市赫山、资阳两区有关蔬菜基地村示范推广 ,平均每6 6 7m2 可产早辣椒 2 5 0 0kg ,蕹菜 2 0 0 0kg ,产值可达 95 0 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大棚早辣椒栽培要选择耐低温、耐高湿、耐弱光、抗病性强、易坐果且挂果集中的极早熟品种 ,如湘研 11号或湘研 1号等 ;蕹菜应选用较耐寒且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吉安大叶蕹菜等。2 培育辣椒壮苗在益阳 ,辣椒播期以 10月 2 0日左右最佳 ,此期播种较 11月上旬播种提早上市 7天…  相似文献   

17.
郭振海  罗玉水 《蔬菜》2006,(3):17-17
近年来沙县菜农为了发挥沙县蕹菜品种早生、快发、耐寒、抗病、丰产的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在传统小拱膜栽培基础上,采用简易竹子搭盖大棚膜栽培,有效地提早采收期,延长供应时间,虽成本比小拱膜栽培每667m^2增加投入1600~1800元,但只有钢结构大棚成本的10%~15%,能利用2~3年,每年折旧600~800元,保温效果和钢结构大棚相当。秋季改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早芹和早菠菜,冬季再改用棚膜覆盖栽培延后茄子、黄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比露地栽培每667m^2增加收入4000—5000元。现将沙县蕹菜品种特性以及大棚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娜  沙宏锋 《长江蔬菜》2018,(12):12-13
正如皋市金旺家庭农场由王小龙、王洪军兄弟2人返乡创办,总投资近500万元,建有200亩循环经济园,其中连栋大棚60亩、标准钢架大棚100亩。农场是如皋市"三新"技术应用先进典型,主要生产芦笋、韭菜、蕹菜、蘘荷、秋葵、枸杞头等30多个品种。2015年被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被列入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实施基地,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9.
正南京地区采用大棚西瓜—蕹菜(空心菜)—叶用豌豆土壤改良周年生产模式,通过湿旱轮作,减少了病虫基数,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肥力,每667 m~2周年效益可达20 000元。2018年南京市果用瓜类面积达0.62万hm~2(9.29万亩),总产量21.25万t,其中江宁区横溪街道西瓜保护地面积0.37万hm~2(5.5万亩),总产量16万t。西瓜主栽品种为小兰及早佳8424,其中横溪西瓜于2018年9月成功登记为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2018]第2号)。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生蕹菜适宜生长的密度,在设施大棚内,行距30 cm时,设置了20 cm(P20)、30 cm(P30)、40 cm(P40)3种不同株距,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水生蕹菜的主茎高、叶片数和主茎粗均表现为P20P30P40,说明生长空间充足利于水生蕹菜单株生物量的积累,但密度过小也不利于水生蕹菜群体生物量的积累,表现为P30P20P40,因此在行距为30 cm时,最适宜水生蕹菜的生长株距为3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