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续鸿飞 《北方牧业》2004,(13):27-27
6-8月份是仔貉大肠杆菌病的多发季节,此期正处于貉断奶后分窝期,仔貉的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都不健全,加之气温升高,动物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有的健康貉通过消化道和皮肤黏膜创伤处感染本病。在正常情况下,貉机体内存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貉机体抗病机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时,大肠杆菌迅速繁殖,破坏肠黏膜,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严重者造成绝食,脱水发生败血症,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螨病是貉很常见的外寄生虫病,和家畜螨病非常相似,螨以侵害貉的耳颈、四肢和趾掌部皮肤为主,引起患貉严重瘙痒,患貉频频向外物摩擦或自行啃咬。进而出现脱毛、减食、消瘦等症状。螨病极易在貉群中蔓延。由于皮毛的损害,致使该皮张贬值。因此本病的防治深受饲养者的重视。笔者以往曾仿照预防绵羊螨病的药浴方法,但浴后难以控制貉的自行舔拭,发生过影响消化、中毒死亡的事例。后试图混饲投给灭虫丁、虫克星等药物灭螨,由于貉嗅觉敏感不肯食用,灌服又较难实施,故未获成功。最终借鉴硫磺气熏杀灭绵羊疥(痒)螨的做法,进行了貉皮肤螨…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宁夏某个体养貉场出现以貉体温升高,败血性出血和两耳、胸前、腹下、四肢皮肤呈现青紫色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貉群(特别是仔貉)大批死亡。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病毒灵等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给养貉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中心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貉附红细胞体病。经过药物治疗及综合防制措施,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本区第一次发现貉的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4.
我市张某饲养貉96只,于2005年5月26日突然发病,初期有少数貉局部脱毛,骚抓啃咬脱毛部位,而且患病貉逐渐增多,1星期内共发病48只,发病率为50%,呈蔓延趋势。经我们诊断后确诊为貉痒螨病,经药物治疗及舍内用具等彻底消毒、病貉隔离等防治措施,将该病扑灭。  相似文献   

5.
母貉剖腹产术是在经药物催产或人工助产未能奏效的情况下采取的急救措施,用以挽救难产母貉和仔貉生命。  相似文献   

6.
<正>正确的给药方法,对于尽快治愈貉病非常重要.现将常用给药方法介绍给初养貉者:一、口服法对有食欲的病貉,可将药物混拌于饲料中,随食物一起吞食;对无食欲的弱,需将药物研成粉末状,以少量蜂蜜调之,用一长条状木板或竹板强行抹入病貉口中,大群喂食药物一定要将药物研细拌匀,以防食入不均而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7.
作者针对目前对貉的健康危害较大,发病率较高,对貉主要产品 毛皮质量影响巨大的秃毛癣病病原特性、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进行了总结,对貉秃毛癣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秃毛癣病与B族维生素VH、VB2、泛酸、尼可酸缺乏症,以及疥螨病等鉴别诊断方法,提出了秃毛癣病的主要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笔者认为,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与消毒制度,对窝箱采用火焰消毒,勤晒垫草,对场区要最大限度地做好灭鼠和杀灭吸血昆虫工作,对病兽要及时进行治疗并进行隔离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对病兽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治疗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病后话蜂疗     
当您有病,或病后恢复健康,或接受中西药相应措施治疗欠佳,或完全不能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打破医学上单靠药物治疗的传统思想,及时选用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将对您疾病和病后弱体的康复大有益处。蜂产品的营养成分之多之全,浓缩程度之高,迄今无任何营养食品和动植物药物能与之相比。况且,它们自然搭配,巧妙结合,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进行恢复和调节,从而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再生,延缓各器官的衰老。服之,既能助治,又能助补,治补结合,达到病愈之目的。据临床大量资料显示,蜂产品综合功能独特,适应症多,治疗效果好,与中西药物无冲突,无忌口,无痛苦,并能调节中西药带来诸多副作用。凡服过蜂产品的人体会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症状 病貉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并出现腹泻。病初排黄绿色稀便,后期拉水样便。有的粪中带有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气味腥臭灰色或灰褐色,貉肛门周围和后肢皮毛被污染,病貉机体虚弱不能站立,颤抖,体温升高但四肢发凉,眼眶卞陷,全身脱水,皮肤弹性下降,貉迅速消瘦,很快死亡,病程3~5d。最急性病例不见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县随着养貉业的发展,貉子的门诊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来貉饲养量的猛增,貉病诊疗工作逐渐多于以往。我们在貉的疫病防治工作中,曾采用过皮下或腹腔内输液方法,但其疗效不佳、往往达不到治愈的目的。据临床观察,皮下注射10%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溶液)20.0毫升,在一天内是很难被机体吸收利用,并给第二天的重复输液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腹腔内的输液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注入高渗糖及对腹腔有刺激性的药物。即使用了等渗糖溶液,也很难完全被吸收。  相似文献   

11.
1 误区 1.1 盲目用药 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效果很差;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其实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当前,鸡病多发,科学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成了当务之急。然而,养殖户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困扰,在药物使用中存在诸多误区,盲目滥用药物不仅给鸡机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3.
当前,鸡病多发,科学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成了当务之急。然而,养殖户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困扰,在药物使用中存在诸多误区,盲目滥用药物不仅给鸡机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4.
妊娠母貉子宫大块结石国内尚未见到报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病貉在4月15日产下仔貉6只,产后母貉来回运动于运动场,时而回头观腹,表现不安,不进产仔箱护理仔貉,阴门外流有少量粉红色黏液,4h后就诊。2诊断经临床检查病貉体温、呼吸、心跳正常。阴门外流有少量粉红色黏液,粘有少量草末。腹部触诊,发现腹腔内似仔貉头部大小的硬块一处,指压不变形,病貉表现疼痛,但触及不到胎体。病貉排便正常,肠蠕动音未见异常,笼内有新鲜粪便。经阴门伸入手指,可触及子宫颈口开张仅一指半。用不锈钢探针,探入子宫腔内,可…  相似文献   

15.
1治疗作用在动物疾病防治中,药物能产生有利于动物机体的作用,促使动物恢复健康,这种作用叫做治疗作用。根据临床治疗目的不同,治疗作用又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旨在消除疾病的病因(治本)。例如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寄生虫药杀灭、抑制侵入动  相似文献   

16.
本市城郊王某饲养兰狐86只,貉120只,于1988年5月中旬发现少数兰狐和貉局部脱毛、骚抓啃咬脱毛部位,而且近15天内,患病兰狐及貉日益增多,共发病89只,发病率为43.2%,并呈蔓延趋势,经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痒螨病。后经药物治疗及舍内用具...  相似文献   

17.
<正> 某新建毛皮动物场,1989年引进银黑狐、北极狐和貉于露天笼养,笼顶盖石棉瓦。动物性饲料以免头、兔架为主(狐占60%,貉占25%),其余为谷物和蔬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2克和40克。由于缺乏饲养管理经验,各种动物均未按不同生物时期进行营养调整和补充,因此产仔和成活均不理想。7月初幼貉开始发病,至7月中旬成活的50几只幼貉全部不能站立并有10只相继死亡。7月下旬部分幼狐也表现轻度症状。发病初期曾用过几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均未能控制病情发展,至7月末经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病情方得以控制并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在禽病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可有效治疗和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对防止禽病的发生与蔓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抗菌药因应用不合理而产生毒性或抗药性,常常造成抗菌药治疗失败。为了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必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一、见病抗菌 :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 ,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用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 ,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 ,使用抗菌素药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二、见热就退 :畜禽一发热 ,急忙用退热药降温 ,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 ,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如果畜禽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 ,对机体有害 ,可使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代谢机能发生严重障碍 ,甚至器官变性或坏死 ,应及时采取用退热药物降温退热 ,确保病畜及时康复。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 ,造…  相似文献   

20.
貉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貉的红细胞表面和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2008年7月,我县某野生动物养殖场发现有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四肢乏力,鼻镜干燥,眼结膜苍白或黄染为特征的疾病,经现场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貉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