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3例(184眼)慢性泪囊炎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169眼治愈。11眼溢泪症状减轻冲洗通畅。4眼仍溢泪。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腔泪囊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06例慢性泪囊炎行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泪支撑管置入术,评价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结果106例均完成了6-18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所有随访患者在3个月取出鼻泪支撑管时,泪道冲洗均通畅。随访6-18个月,治愈101眼(85.6%),好转9眼(7.6%),8眼(6.8%)无效。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泪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王鋆 《实用防盲技术》2013,8(3):109-111
目的报告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69例(75眼)。结果治愈66眼,好转4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93.33%(70/75)。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可有效防止泪囊造孔的狭窄闭锁,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泪囊炎23例(25眼)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同期处理相应鼻部疾病,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22眼,好转3眼。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损伤小,面部无瘢痕,并能同时处理鼻部疾病,防止吻合口粘连,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加强换药随访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慢性泪囊炎的内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兵 《眼科》1996,5(2):93-95
将80例(87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两组,40例(43只眼)接受泪囊鼻腔吻合术,40例(44只眼)接受内窥镜下经鼻泪囊腔造孔术,术后随访了73例(78只眼)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显示,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组(41只眼)治愈率90.2%,泪囊鼻腔吻合术组(37只眼)67.6%(P〈0.05)。内窥镜下经鼻泪囊腔造孔术疗效好,损伤小,适应证宽,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快捷及无面部瘢痕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KTP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KTP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应用KTP激光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32例(36眼),随访6-12月。结果:经随访,33眼治愈,治愈率91.7%;3眼好转,好转率8.3%。结论:此手术方式效果确切,易操作,创伤小,不影响面部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海  杨恩翠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418-14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1例31眼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mo。结果:31例随访中无溢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形成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98例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以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鼻内窥镜在鼻内直视下行泪囊鼻腔造孔及塑料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98例(98眼)。结果98例5个月~5年的随访,94眼治愈,2眼好转,2眼无效。治愈率95.92%,总有效率97.9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手术不切开皮肤,不损伤内眦韧带,面部不留瘢痕:术后导泪功能完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1-03来我院136例1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66例,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70例,均为单侧慢性泪囊炎。结果: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6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0.9%,有效率达98.5%;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愈6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1.4%,有效率达97.1%。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接近,但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贝复舒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对预防术后造孔口远期瘢痕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37例37眼,术后创面涂贝复舒眼用凝胶,每次随访给予清除鼻腔内泪囊造孔处的分泌物、血痂及肉芽,行泪道冲洗,术腔创面涂贝复舒眼用凝胶,待鼻腔内泪囊造口处黏膜上皮化后予拔管(3mo)。结果:随访6mo~1a治愈32眼,好转4眼,无效1眼,有效率97%(36/37),无并发症发生。1例无效患者均为造孔口肉芽组织增生粘连或与鼻中隔粘连引起,给予鼻内镜下清理闭锁造孔处,重新置管,恢复好。结论: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应用贝复舒,术后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鼻内镜下行鼻内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由鼻内径路鼻内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43例(47眼)。结果治愈35眼,好转8眼,无效4眼,有效率91.48%(43/47)。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慢性泪囊炎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局麻下由鼻内径路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39例(42眼)。结果 经过6-12个月的随访发现.流脓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达到治愈标准41眼,流脓溢泪症状减轻.泪道冲洗通而不畅.达到好转标准1眼。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面部疤痕.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叶茹珊  卢昕  张宏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7):1386-138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32眼,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后进行泪道冲洗、鼻内镜检查随访1~3a。结果:治愈26眼(81%),好转4眼(13%),无效2眼(6%),总有效率9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面部不留瘢痕,并发症少,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韩玉霞  李培 《眼科研究》1997,15(4):277-27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韩玉霞王卫平李培*周红*(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院眼科;*耳鼻咽喉科,467000)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鼻泪管阻塞为主要直接原因。采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是90年代国内外正在开展的一项新技术,Rice1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预防术后造孔口远期瘢痕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48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两组.在施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手术中冷光源的引导下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置于造孔口骨窗处(治疗组)21例25眼;及单纯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21例(23眼).共治疗42例(48眼)慢性泪囊炎,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3-6个月,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6.00%、92.00%,对照组3-6个月、6-1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78.26%、69.56%.经x2检验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术中联合应用5-FU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03/2012-06对18例18眼传统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仍有溢泪或伴溢脓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针对不同再堵塞因素分别给予扩大骨孔,分离粘连部位,清除机化凝血泪囊鼻腔块、瘢痕、肉芽等病变组织,留置泪道插管,术后应用鼻用激素并定期行鼻内镜检查。结果:随访6mo~1a,15例治愈,2例有效,1例无效,治愈率83.3%,总有效率94.4%。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泪囊鼻腔造孔术后远期闭锁与鼻泪管复通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兵  黄谦  韩德民  唐忻 《眼科》2004,13(2):95-97
目的:报告275例(310只眼)慢性泪囊炎接受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后,9只眼患者自然泪道复通现象。方法:275例(310只眼)慢性泪囊病变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手术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处理、泪道冲洗及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随访3~60个月,治愈率75.3%,好转率11.7%,总有效率为87.0%,无效为13.0%。275例(310只眼)中,9只眼术后1年泪囊鼻腔造孔瘢痕闭锁,冲洗液自泪囊鼻腔自然开口流出。结论:慢性泪囊炎泪道下端阻塞并非完全不可逆,在手术造孔、建立泪液旁路引流途径之后,原来阻塞的鼻泪管局部粘膜炎症可以缓解。重新发挥泪液排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与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泪管逆行插管31例32眼,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20例21眼,随访6mo。结果:鼻内镜下鼻泪管逆行插管术:治愈15眼,好转12眼,无效5眼,治愈率47%,有效率84%;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14眼,好转5眼,无效2眼,治愈率67%,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和鼻腔泪囊造孔术均有微创、愈合快、疗效好等优点,其疗效相近,鼻内镜下逆行插管术更简便易行、价格低、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78眼中治愈69眼,好转8眼.无效1眼,有效率为98.72%。结论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可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