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绝大部分油井需经压裂改造后才能投产。复合射孔压裂技术将射孔完井与高能气体压裂融为一体,推进剂爆燃产生的高压气体沿射孔孔眼压裂地层,在近井带形成孔缝网络,增加渗流面积。本论文通过介绍复合射孔技术和机理、分析火药燃烧特征、求解气体压力随燃烧时间变化的p-t关系方程和高能气体压裂地层的条件,浅析复合射孔压裂模拟原理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存在大量射孔井段长、夹层小的油井,此类油井实施细分改造难度大,为了降低作业成本,对该类储层应用长井段全产层脉冲爆燃压裂新技术。本文重点对长井段全产层脉冲爆燃压裂工艺的创新点及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为长井段全产层脉冲爆燃压裂工艺在大庆油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爆燃压裂技术是利用火药或推进剂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适当的压力上升速度达到峰值压力,对井筒周围地层产生脉冲载荷,在地层中形成多条径向裂缝,使井筒与周围地层沟通,又不会损伤井筒,达到增产目的。由于爆燃压裂技术涉及学科面广,影响因素多,为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固体火箭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模拟爆燃压裂技术井下燃烧过程,进而优化爆燃压裂技术的药剂与井下管柱结构,通过数次试验,该试验装置能够满足爆燃压裂技术测试与研究的要求,为爆燃压裂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套实验装置和完整的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页岩气井的开发,施工方式多采用泵送电缆射孔+桥塞分段压裂。射孔方式采用非常规分蔟式射孔技术,施工过程为射孔后分段压裂:即在每一级压裂井段中采用多点射孔的方式,采用复合压裂桥塞(空心桥塞)投球压裂。本文对此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并通过实例说明施工中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化工进展》2014,(9):2424
近日,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在涪陵焦石坝工区首次应用连续油管光纤产气剖面测试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在页岩气开发中连续油管光纤产气剖面测试的空白。随着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为探明不同区块、不同层位、不同压裂段、不同射孔段对总体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17,(6):66-67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油井产量下降或停产,必须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来恢复和改善地层的渗透性。因此介绍了爆燃压裂技术的增产增注机理,对爆燃压裂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通过含砂的高压液流,高压液射流夹带射孔砂垂直冲击套管和岩石。并在岩石中形成一定规格的清洁通道,扩大了近井地层的渗流面积。老庄延9油藏底水发育,一般的压裂技术有可能沟通水层,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则可控水控缝压裂,有利于稳油控水,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8.
宋深8HC井是松辽盆地东南断陷区徐家围子断陷宋站低隆起带上的一口重点水平井,采用裸眼完井,在水平段下入了11个裸眼封隔器和10个压裂滑套,希望实现对水平段的分段压裂改造。在压裂时发生砂堵,压裂滑套没有打开,压裂终止。前期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了冲砂作业,由于水平段内管柱结构复杂,压裂滑套最小内径只有35.6mm。采用常规射孔都不能实现打开压裂滑套的目的,针对宋深8HC井的实际情况,采用连续油管输送射孔,优化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案,组合连续油管射孔工具管串,大庆油田首次连续油管水平井射孔在宋深8HC井获得成功,射开了压裂滑套,为下一步压裂施工打开了压裂通道。今后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不均和射孔的方式有关系,而且和射孔的方位、密度有直接的关系。射孔对地层主应力场产生作用,压裂施工时,影响到裂缝的状态。有必要研究射孔对水力压裂的影响,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射孔对水力压裂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沙三段储层致密 ,普通射孔枪射孔后必须实施二次压裂技术 ,才能改善提高油层导油能力 ,成本高 ;而袖套式射孔压裂复合技术可在射孔的同时对地层进行压裂 ,且压裂效果好 ,造缝能力强 ,裂缝延伸长 ,成本低 ,濮城油田应用实施后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由兵器工业部二○四所与西安石油学院联合研究试验的低渗油气层的爆燃压裂技术已于1986年试验成功。爆燃压裂技术适用于裸眼油井,具有减少油层污染、产油量稳定的特点。他们在陕北油区进行了多次联合试验效果很好,单井压裂一次,比水力压裂可节约资金两千  相似文献   

12.
《火炸药》1987,(2)
由兵器工业部二○四所与西安石油学院联合研究试验的低渗油气层的爆燃压裂技术已于1986年试验成功。爆燃压裂技术适用于裸眼油井,具有减少油层污染、产油量稳定的特点。他们在陕北油区进行了多次联合试验效果很好,单井压裂一次,比水力压裂可节约资金两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试油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迅猛提升。其中,水力喷砂射孔技术作为采油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以解决低渗致密油藏、薄油层和有污染的井的射孔作业的问题,可以完成套管完井、筛管完井及裸眼井的射孔压裂作业及低渗油藏及水平井的压裂的改造。同时,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也是可实现压裂,射孔及排液联作的新型工艺技术。其根据油田储层特点,通过应用能加快试油进度,减少油气层的污染,有利于认识油气层,为该项工艺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储备了实践经验。目前,虽然该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潜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在试油工艺中水力喷砂射孔压裂技术的实践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正从常规油气藏向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藏发展。这些油气藏的特点大多是岩层破裂压力高、各向异性强、天然裂缝多,如果依靠常规射孔及压裂方式开发,压裂时要求的泵压高,并且裂缝扩展的走向无法控制,裂缝形态取决于地应力状态与水平井井筒方位的相互关系。正交网缝射孔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装弹结构,在此类储层的射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后续的体积压裂和网缝压裂提供有利条件。本文在分析正交网缝射孔技术原理及作用基础上,结合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实例,明确了该技术在射孔工艺完善及后续开发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内置式复合射孔器的结构特点,按照复合射孔对压裂火药装药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耐温180℃的单元式压裂火药装药。该压裂火药使用时套装在弹架外表面,与射孔弹间之间装配的火药组合成两级火药装药的内置式复合射孔器。通过地面混凝土靶试验检验了装配该单元式压裂火药的两级装药复合射孔器射孔性能和安全性,射孔枪外径胀大最大值3.4 mm,各项性能符合行业标准要求。通过井下试验评价两级火药的作用效果,两级压裂火药作用过程明显,第一峰值压力68 MPa,第二峰值压力61 MPa,有效作用时间35 ms,能够实现对地层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外提高水平井射孔簇压裂效率的技术进展和效果分析,生产测井、光纤测试、井下微地震和示踪剂监测等方法表明水平井射孔簇压裂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和挖潜空间。结合油藏品质和完井品质的选段选簇方法,兼顾了储层的可采性和地层的可压性,强调了水平井段岩石力学性质非均质性对射孔簇压裂效率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射孔簇压裂受效率和产量贡献率。结合作业品质的暂堵转向压裂成为目前提高射孔簇压裂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室内研究成果和现场操作经验的暂堵转向才能真正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连续油管带底封分段压裂技术集合了连续管技术、水力喷砂射孔、分段压裂等技术的特点,可以实现水力喷砂射孔与压裂联作,无需另行射孔。因此连续油管带底封拖动压裂技术成为目前储层改造的热点技术。但在现场应用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连续油管带底封拖动压裂的组织实施,现场准备,过程控制等现场应用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期望形成一套固有操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成功率,以利于连续油管带底封拖动压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已射孔投产井段采用连续管喷砂射孔环空压裂技术进行分层改造的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拓展了连续管环空压裂技术的应用范围,采用连续管精确定位逐层拖动实现了分层压裂改造。优选出适合连续管环空压裂底封用封隔器,形成了配套的作业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油气田开发的主体技术,但在现场体积压裂施工中多有施工效率低、卡钻、遇阻等问题,为此提出常规油管传输水力喷砂射孔填砂压裂技术,该技术核心为填砂技术。文章介绍了填砂压裂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现场开展的试验情况。通过现场试验证实水力喷砂射孔填砂压裂技术是可行的,填砂技术可替代封隔器作用,实现层间有效封隔。填砂技术的实现方式分为油管填砂和套管环空填砂两种方式,且现场试验表明套管环空填砂更为可取。现场施工和应用效果表明水力喷砂射孔填砂压裂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为油田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Surjaamadja第一次提出了水力压裂的思想和方法,水力喷射压裂技术集水力喷砂射孔与水力压裂于一体,这种技术实现了精确的射孔与压裂,同时不需要机械封隔,降低了地层的污染,节省了作业费用和时间.通过水力压裂和水力喷射压裂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水力喷射压裂的起裂机理,得到了其起裂压力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指导水力喷射压裂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