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甘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坡地梯田化、产业规模化、工程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及配置、项目监测的分析,总结了贾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主要做法与经验,为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川小流域干旱少雨,大面积红土裸露,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经过专业人员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同类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位于汾西县中部,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作为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样板地区之一,在水土保持方面做的大量的工作,流域治理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就当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情况和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吴菊安 《农业展望》2013,(10):41-44
目前,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未来工作重点。中国流域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流域经济。同时,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参照2002年农业部出台的中国十大农业生态模式,结合目前流域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小流域治理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薇  赵子平  刘立博  任珅 《吉林农业》2010,(10):179-179
沐石河流域是松花江一级支流,是吉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造成部分河床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悬河",已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科学准确分析该河流的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为沐石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谷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县域内水土流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了进入渭河的泥沙累积量,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项目实施中还存在治理不够系统、治理措施布设不均衡等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阐述了甘谷县水土流失基本情况,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甘谷县水土流失的治理与保护措施,为下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是中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介绍了湖南省的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耕作栽培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升,严重威胁下游河道沿岸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做好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战略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本文介绍了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水土流失问题,并以西峰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塬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升,严重威胁下游河道沿岸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做好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战略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本文介绍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并以西峰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阐述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宣传、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湟水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利用湟水流域主要监测站的水文资料,对流域水沙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对于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互助县城镇周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沟道下切、沟岸扩张、滑坡、崩塌较多,属灾害预防区域,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发展。针对城镇周边流域生态环境恶劣现状,通过实施水保造林、水保种草、坡改梯、封育、小型水保工程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改善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推动了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大,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中,盲目开荒、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河道淤积等现象使流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针对青岛市南九水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情况,从多方面总结了小流域治理措施,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以期为减轻小流域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志琴 《乡村科技》2019,(5):107-108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也是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概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以期为改善水土流失、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龙沟流域经过2005—2007年的连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治理技术、思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由单纯的水土流失防治发展为、治理、开发、经营、持续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进而为县域流域治理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青龙沟流域经过2005—2007年的连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治理技术、思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由单纯的水土流失防治发展为、治理、开发、经营、持续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进而为县域流域治理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程君 《甘肃农业》2013,(19):49-50
根据西吉县黄岔坡流域坡耕地的现状,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措施,具体确定该流域坡耕地的总体布置及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兴光流域内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文章分析总结了工程实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9.
纳隆沟流域开展了以坡面措施(基本农田 林网 林草措施),沟道措施(骨干工程 淤地坝 沟头防护 谷坊)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沟道坝系的建成,在调节流域沟道径流,减少沟道泥沙方面效益明显,在纳隆沟流域选择四条典型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年减少流失泥沙18.68×104t,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水沙变幅减小,调节了径流,削减了洪峰,变害为利,纳隆沟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后拦蓄泥沙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半个世纪以来。隆德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水保立县”大搞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6.73km^2,治理程度达84.10%,林草覆盖度达到25.20%,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