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炎Ⅰ号糖浆与双黄连口服液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Ⅰ号糖浆与双黄连口服液用液体试管法证明两种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两药间抑菌强度比较,两药抑菌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载有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聚乳酸植入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通过将载药植入剂(实验组)和空白植入体(对照组)置于分别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平皿中,观察1、13、40d抑菌圈变化,每隔72小时测量1次抑菌圈直径,分析其变化.结果 实验组载药植入剂对两种菌的抑菌活性均可持续到40d以上,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抑菌活性逐渐减弱.载药植入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出现双峰现象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此现象.结论 承载组合抗生素药物的植入剂在体外抑菌活性显著,抑菌时间长,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2种唑类化学合成药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筛选,找到其中体外抑真菌效果好的合成药物。方法采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方法是依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和M38-A方案的微量液体稀释法。由于真菌生长缓慢,特别是丝状真菌,为获得更准确的MIC值,本实验培养时间为70~74h。结果 22种唑类化学合成药对受试10种真菌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除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外,对其余9种受试真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且很多效果都优于阳性对照药氟康唑。结论微量稀释法可用于筛选化学合成药抑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发现和合成了越来越多的药物,人们的用药范围也越来越广阔,但不合理的用药,也将造成许多危害,甚至可能造成死亡。通过近期临床处方1000张分析,发现存在如下几点问题值得注意。1.药物配伍的问题:临床上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增加疗效,减少药量,降低不良反应。而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使预期的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如杀菌药青霉素与抑菌药复方新诺明合用,可降低药效。因抑菌药使细菌处于停止生长繁殖状态,而杀菌药恰恰是对繁殖期的细菌有着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试验,测试25种精油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MIC.选择常见的25种精油分别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标准菌株H37RV、临床药物敏感菌株和临床耐多药菌株,进行体外液态抑菌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判断精油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MIC.通过气态抑菌实验,检测精油气态抑菌MIC.液态抑菌试验结果表明,25种精油对结...  相似文献   

6.
国产吡噻旺锌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测定,以常用抗真菌药为对照,证实吡噻旺锌在体外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口服抗真菌药齐诺康唑(E-851)及其两种类似物(E-852,E-853)。初步药敏试验表明,三种化合物的抑菌程度均比咪康唑强,而与酮康唑相似,尤以 E-852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刘皈阳  崔洁 《中国药房》1996,7(2):75-76
本实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泰能和环丙沙星对5种129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统计了敏感率和交叉耐药率。结果表明泰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有较高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5种受试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42.3~84.6%;两药对绿脓假单胞菌都不敏感;5种致病菌中有4种17株对两药有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9.
5种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泰能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1995年泰能(IMP/CS)和环丙沙星(CPLX)对5种129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1992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5种215株致病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1992年相比,5种致病菌对两药的MIC值有较大幅度增高;致病菌对两药的敏感性降低,耐药菌株增多;致病菌对两药的交叉耐药现象更明显,交叉耐药率由1992年2.3%增加到1995年的13.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依据头孢他啶药代药动学理论,筛选头孢他啶抗肺炎克雷伯杆菌(KP)感染的给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设定游离药物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比例超过40%和70%可分别获得最大抑菌和杀菌速率,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对各种给药方案进行50 000次模拟,比较目标获得概率(PTA)、累积反应分数(CFR)和各参数敏感性.结果 MIC大于3.0、6.0、9.0 mg·L-1时,PTA和CFR均大于90%的给药方案分别有8、7、6种;CFR均大于90%的给药方案有8种;MIC和半衰期是模拟预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MIC>3.0 mg·L-1,剔除1.0 g每24小时给药方案,MIC>6.0 mg·L-1时,剔除1.0 g和2.0 g每24小时两种给药方案,MIC>9.0 mg·L-1时,剔除1.0 g、2.0 g和3.0 g每24小时三种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动态情况下评价抗生素杀菌活性,作者以二房室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体外模拟人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变化的新模型。用此模型反复研究静脉注射给药后几种抗生素的血药浓度,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一些药效参数来评价药物的杀菌活性。模拟仪器主要由两个密封的玻璃瓶(B和C)组成(见图)。瓶内分别装有磁搅拌棒,两瓶间用硅化管连接。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与氯霉素能否合用说法不一。为了弄清两药合用的实际抑菌情况,作如下实验,初步表明,两药合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的拮抗作用不明显,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却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现将实验情况简单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口康漱口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美意 《海峡药学》2006,18(1):38-39
目的研制一种防治厌氧菌口腔感染及口腔混合感染的漱口液,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甲硝唑、葡萄糖酸氯己定为主药,辅以薄荷脑、甘油等矫味剂配制漱口液;用抑菌试验测定其抑菌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抑菌效果好,质量控制方法可行。结论本品临床抗菌效果满意、口感好、患者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感染缺乏长效抑菌杀菌药物现状,研制一种高效、安全、易用的新型外用抗感染复合材料.方法 应用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为基质材料,强效抗生素美罗培南为包被药物,采用静电液滴法及冷冻干燥等制备工艺,制备美罗培南-海藻酸钙微球,并对其包封率、载药量、膨胀性及体外释药性进行检测,采用模拟药敏纸片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所制备的载药微球包封率为62.27%,载药量为19.40%,膨胀率可达80%;微球的释药模式符合缓释特征,可长效抑菌.结论 静电液滴法制备美罗培南-海藻酸钙微球具有可行性,微球性质稳定,释药模式理想、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2种耳用乳膏剂及其各药物成分对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根据医院制剂硼黄栓的处方药物构成,分别制备单方乳膏和2种复方乳膏,采用改良琼脂扩散法对所制备的乳膏进行4种标准菌株和2种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以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作为对照,对2种复方乳膏进行抑菌效果比较。结果:硼酸、硼砂、盐酸苯海拉明单方乳膏对4种标准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雄黄和呋喃唑酮单方乳膏只对部分菌株有抑菌活性,冰片单方乳膏未显示抑菌活性。复方乳膏A和B对全部6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与对照乳膏相比,复方乳膏A和B对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1的抑菌圈直径较小(P<0.01),对铜绿假单胞菌和近平滑念珠菌2的抑菌圈直径较大(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无明显差异。复方乳膏B对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复方乳膏A(P<0.05),对其余菌株无明显差异。结论:2种新型复方乳膏的抗真菌活性弱于对照药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但抑制细菌的活性优于对照药,预期其在治疗混合菌感染的外耳道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复方乳膏B的抑菌效果略优于复方乳膏A,且复方乳膏B处方更精简,制剂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圈测定,以常用抗真菌药为对照,证实吡噻旺锌在体外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甘安合剂与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两种组分相近制剂的抑菌活性,以评估体系的抑菌效力,指导药物研发阶段抑菌浓度的选择.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记载的抑菌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以无菌操作技术在供试品中接入试验菌,在0时、第14天、第28天取样,以平皿计数法测定试验菌株的存活率,根据存活菌数对数值(lg值)比较两种制剂的抑菌效力.结果 两种制剂在试验菌均匀分布后测定菌数(初始值),25℃避光贮存,14 d后取样测试,与初始值比,细菌菌数lg值下降大于1.0,14至28 d细菌数和真菌数均无增值.结论 两种制剂抑菌剂有效、稳定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标准,从菌数值可见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抑菌效力比甘安合剂的抑菌效力略强.  相似文献   

18.
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显齿蛇葡萄总黄酮体外和体内给药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采用相应培养基体外培养增殖,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平板法测定抑菌强度,小鼠细菌致死量法测定口腔局部给药对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对试验菌的抑菌浓度大多<1.0 mg·mL-1,口腔黏膜局部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提高动物存活率。结论: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局部用药时,药物浓度可以达抑菌浓度以上,并有一定的体内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雅  舒凌玲  吴畏  杨征  张袭刚 《医药导报》2005,24(4):283-284
目的评价奥硝唑与酮康唑体外联合应用对淋球菌和白念珠菌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药物对两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联合用药对淋球菌FIC指数为0.75,对白念珠菌FIC指数为1.0,表明两药具有相加性。结论奥硝唑与酮康唑联合应用对淋球菌和白念珠菌抗菌活性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药子水煎液体外抗细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黄药子水煎液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了滤纸扩散片法进行定性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定量试验研究。结果:黄药子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好,黄药子有机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优于水煎液。结论:黄药子水煎液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