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腹部刀刺伤腹壁清创缝合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清创缝合术在腹部刀刺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我科收治腹部刀刺伤患者中有30例进行腹壁清创缝合术,本文对病例选择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30例患者治疗成功25例(83.33%),5例(16.67%)中转手术。结论:对于腹部刀刺伤的患者,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腹壁伤口的腹壁清创缝合(包括引流)术,术后严密观察是比较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李琳业  任海林 《医学综述》2012,18(2):317-318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13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主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97例、剖腹探查组313例、阴性探查组103例(探查后无明显阳性),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性探查占探查病例的24.8%。保守治疗病例中,2例转剖腹探查,占保守病例2.1%,余均治愈出院。腹部开放性刀刺伤以小肠损伤最常见,占总病例27.3%,其次为胃损伤占14.2%。结论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病例可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腹腔穿刺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在严密的监测下进行保守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部刀刺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腹部刀刺伤26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单纯腹壁损伤3例,单一脏器损伤1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11例,其中合并膈肌、肺脏损伤4例.结果 本组病例除3例单纯腹壁损伤外全部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刀刺伤为临床常见急诊,术前对伤情的判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伤情重者要在抗休克的同时尽早手术干预,生命体征稳定而又考虑复合伤者应行CT和B超等检查,全身多处受伤者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腹部刀刺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腹部刀刺伤26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单纯腹壁损伤3例,单一脏器损伤1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11例,其中合并膈肌、肺脏损伤4例。结果 本组病例除3例单纯腹壁损伤外全部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刀刺伤为临床常见急诊,术前对伤情的判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伤情重者要在抗休克的同时尽早手术干预,生命体征稳定而又考虑复合伤者应行CT和B超等检查,全身多处受伤者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5.
腹部刀刺伤由于锐器的形状、长度、作用部位、方向及作用力的大小不同,使其伤情复杂,处理棘手。本文报告6例腹壁刀刺伤仅做腹壁伤口皮肤缝合形成切VI疝的患者,对其发生原因及避免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腹部刀刺伤患者160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59例。其中手术140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非手术治疗19例,均为腹壁损伤,死亡1例。结论: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露、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复合伤、复杂刀刺伤及时行X线、B超、CT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部刀刺伤由于锐器的形状、长度、作用部位、方向及作用力的大小不同.使其伤情复杂.处理棘手。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收治6例腹壁刀刺伤仅做腹壁创口皮肤缝合而形成切口疝的患者.本文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胸腹部刀刺伤的CT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胸腹部刀刺伤的影像诊断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3例胸腹部刀刺伤患者行简单包扎后第一时间首次行CT检查,部分行增强扫描.结果单纯软组织刺伤18例,胸部刀刺伤31例(单纯肺裂伤2例,血气胸22例,5例合并肺不张或肺萎缩,2例合并心包破裂),腹部脏器刺伤18例,胸腹部联合伤6例.结论胸腹部刀刺伤常刺伤体内重要脏器及血管,CT检查可迅速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危重,对预测是否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刀刺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18例腹部刀刺伤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根据术中探查情况行镜下操作治疗或中转开腹手术。结果 18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探查得到明确诊断,6例行单纯探查,4例作镜下的简单治疗,6例在全腹腔镜下行治疗性手术,1例在腹腔镜附加小切口下操作,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全组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腹部刀刺伤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诊断率高的优点,能避免保守治疗对诊治的延误,又能有效降低剖腹探查阴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腹部刀刺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19例,死亡1例。其中手术111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腹壁清创缝合术保守治疗99例,均为腹壁损伤。结论: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脱、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腹部刀刺伤阴性探查41例的病例特点.结果本组阴性探查的41例均行急诊手术,其中单纯腹壁穿透伤15例,大网膜脱出11例,小肠部分脱出5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7例,X线腹部摄片示膈下游离气体3例,均可保守治疗,无需急诊手术.结论腹壁穿透,大网膜或部分小肠脱出,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均不是急诊手术的的绝对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刀剌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领、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式及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腹部刀刺伤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均明确诊断为腹腔穿透伤,经急诊手术探察,仅阴性探查1例。21例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抗休克、及时剖腹、谨慎探查、严防漏诊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创术在腹部污染性手术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开展的所有164例常规处理的腹部污染性手术,并将其列为常规组,其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开展的所有163例经过清创术处理的腹部污染性手术,并将其列为清创组,其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4例常规组中发生切口愈合不良69例,占42%;163例清创组中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3例,占7.9%。结论:清创术在腹部污染性手术切口中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从而使病人得到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三种不同的腹壁切口进行剖宫产,比较它们在剖宫产手术中对组织解剖结构的损伤和切口的愈合的影响,找到一种更优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研究3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123例,采用传统腹壁横切口;B组135例,采用以色列stark新式剖宫产;C组112例,采用改良式横切口。结果 C组对患者正常腹壁组织及解剖结构的恢复、伤口愈合,以及美观均优于A、B组。结论 改良式横切口有助于恢复患者腹壁的解剖组织结构,减轻术后粘连,有利于切口愈合及增强切口美感,深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关腹时追加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手术肌松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A、B、C 3组, 分别于关腹时追加1ED95 (0.3mg/kg) 、0.5ED95 (0.15 mg/kg) 、0.2 ED95 (0.06 mg/kg) 的罗库溴铵量, 记录给药后TOF值恢复至25%、75%、90%时间、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及手术医生对关腹时肌松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关腹前的TO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A、B组比较, C组给药后TOF值明显延长 (P<0.05) , 给药后TOF恢复25%、75%、90%的时间点, C组比A、B组明显缩短 (P<0.01) ;与A、B组比较, C组给药后至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拔管后A、B、C 3组分别有8、4、0例患者在2 h内发生上呼吸道梗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肌松满意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关腹时给予0.2倍的ED95罗库溴铵可以产生有效的临床肌松作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诊腹腔镜探查术对不明原因急腹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39例术前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明确诊断。其中阑尾术切除8例,重症胰腺炎清创冲洗引流9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12例,原因不明腹痛考虑可能为精神因素导致和功能性引起5例,可疑腹腔内异物4例经腹腔镜探查后取出异物有引流管、纱布等。25例(64%)免除了非必须的剖腹探查术,38例(97.4%)在腹腔镜下得到确切和有效的诊断和及时治疗,1例(2.6%)中转开腹。结论急诊腹腔镜探查术在各种不明原因的急腹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甲硝唑腹腔冲洗在68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326-327
目的 :探讨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的发生机率。方法 :对 6 8例各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时 ,常规用 0 .5 %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 ,腹腔中保留 5 0mL~10 0mL ,不放引流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果 :6 8例各型阑尾炎患者无一例切口感染 ,随访 6个月均无肠粘连发生 ,效果良好。结论 :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和腹壁各层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的发生 ,应作为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腹部开放性刀刺伤剖腹探查与保守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部开放性刀刺伤剖腹探查与保守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 116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共 116例 ,剖腹探查 88例 ,保守治疗 2 8例 ,其中 2例转剖腹手术。在 88例行剖腹探查手术中 ,15例仅发现有网膜血肿、肠壁浆膜层裂伤、肝脾表浅刺伤。亦即是可以非手术治疗治愈的病例。死亡2例 ,均为失血性休克、全身多发刀刺伤病人 ,手术后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部分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病例可在严密的监测下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但必须结合患者症状、生命征、腹部体征、腹穿以及B超CT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腹部火器伤131例临床救治分析(附9例尸检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腹部火器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探讨腹部火器伤救治原则及致死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131例腹部火器伤的损伤特点和救治情况;并分析其中9例死亡伤者尸检情况。结果:治愈84例(64.1%),转院21例(16.0%),死亡26例(19.8%);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腹腔脓肿21例(16.0%)、切口感染19例(14.5%)、失血性休克30例(22.9%)、感染性休克18例(13.7%)、胃肠瘘18例(13.7%)、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9.2%)。尸体解剖提示死亡原因主要是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重症感染、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结论:腹部火器伤感染率、死亡率高;及早行剖腹探查术及彻底清创、早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各种合并症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