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开展矿产资源核算体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矿产资源核算体系的建立,支持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资源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核算系统模型和综合资源政策及新发展模式等专题研究;通过矿产资源核算体系的建立合理地约束资源消耗的速度,可提高资源利用的国民经济效率;确定资源价值,进行资源核算,可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效益问题;矿产资源核算是界定产权关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及开发管理是改革矿业体制的关键;资源核算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核算工具。  相似文献   

2.
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利于林地资源的监督管理,对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政府对森林资源管理的需求,通过确认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要素,完善了林地资源资产统计表及相关核算账户的设置,并据此建立了林地资源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核算应从以统计核算为基础的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逐渐过渡到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负债价值量核算。针对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中存在着土地资源资产账户中地类不一致、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不统一、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加总缺少意义等问题,从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对负债做进一步分析。推进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建议:(1)差别化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和负债账户;(2)明确土地资源结构负债的判断依据;(3)形成统一规范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绿色开发,实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净效益的最大化,以格尔木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损益核算研究。在格尔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引发的环境正负效应分析基础上,提出格尔木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损益核算面临核算边界难以确定、核算方法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格尔木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损益核算思路:首先应明晰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与地下水位、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为此需建立水源地技术、环境与经济指标耦合关系,建立研究方法体系,从而明确核算边界;其次根据格尔木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正负效应构建格尔木水源地环境损益核算指标体系并统一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森林资源核算目的和要求构建了森林资源分类系统,从而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范围确定为林木资源价值核算、林地资源价值核算和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并对其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耕地价值核算的相关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生产养育功能核算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综合价值核算的发展过程.这种关注的转变,源于学者们对耕地价值外部性及征收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关注.由于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复杂性,用以核算耕地价值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收益还原法和替代法仍是主流的耕地价值核算方法.对于未来研究而言,如何依据环境的转变及时更新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进一步拓展耕地资源价值的核算方法以及探索耕地价值的补偿途径应得到学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耕地资源价值核算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耕地资源价值形成机理及构成,总结了当前耕地价值核算的主要问题,结合综合效用论和资源环境价值论的相关观点,从耕地自然价值和劳动价值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的总体思路和路径方法,并从产权体系、市场机制、技术标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土地资源供给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背景下,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框架中,全面分析外部冲击或政策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对如何科学地调控土地资源非常重要.在传统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引入土地资源方面的核算账户,基于2005年相关数据构建南宁市土地-社会核算矩阵,对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纳入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刻划,从宏观角度对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分析工具,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土地资源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资源开采环境代价核算的边际外部成本理论和资源开采产生的环境代价核算方法——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构建资源开采环境代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冷水江市资源开采为例,对其产生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根据核算结果将资源环境代价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分析原因,为更好地治理恢复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议绿色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未考虑和核算资源及环境的价值 ,也未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所造成的损失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利润中扣除 ,已不适应今天的情况 ,此乃绿色会计产生的原因。绿色会计计算出来的是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利润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章从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和传统会计体系的缺陷入手 ,阐述了绿色会计的任务和核算内容 ,并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以哈尔滨城市供水系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对水资源 基本理论依据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哈尔滨城市供水系统的水价与成本分析的实例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强水资源价值核算,推进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准确分析评价和测算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提。以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方法,确定分等的因素指标和权重,计算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等指数,划分自然质量等别,并借助湖北省二级区的耕地产能核算模型计算其理论产能,以此来测算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潜力。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产量为3986.0205×104kg,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根据土地、水、生态等资源要素的分析、赋权、叠加,计算出蒙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根据对地形条件、区位条件以及限制条件各因素的整理和加权计算,得出蒙自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双评价"研究结果应用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蒙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高值区域主要重合在蒙自坝区南部和西北部,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时候应重点关注地方新建、扩建开发区(园区)、城市新区情况,以及区域内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和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情况;(2)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空间适宜性评价能够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对于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质量监管与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有助于审计工作组在正式建立审计方案前了解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形成有力的审计证据;(3)"双评价"结果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为自然资源审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业对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及对天然渔业资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念,在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合理确定养殖结构、制定完善的养殖规划、严格引进种的科学管理、加强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放流等方面的对策,从而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了武汉城市圈九个地区的相对资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并分析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以全国为参照区,城市圈总体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2)以湖北省为参照区,城市圈9个地区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的地区明显多于富余的地区,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其中武汉市综合承载力富余度最大,黄冈市资源承载力超载最严重。因此协调区域自然与经济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提高整体的资源承载力水平是武汉城市圈和谐快速发展的难题与关键。  相似文献   

16.
Analysis of crop yield distribution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better understanding how natural resources shap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is study seeks to provide a rigorou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geographic and climatic factors on the first three moments of crop yields with focus on the third moment. We hypothesize that exogenous factors having beneficial effects on crop production should make crop yield distributions less positively or more negatively skewed. We employ a large crop insurance data set for corn, soybean, and wheat to find general support for our natural‐resources‐determines‐skewness hypothesis. The proposed statistical method optimally use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irst three moments. I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ver exist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linear moment model which has been commonly appli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7.
Building 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and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SEEA)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s on how failure to include natural capital resources in national accounting leads to erroneous calculation of macroeconomic estimates. The SEE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natural capital into 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amplifies analytical power of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s and allow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tegrates values of natural capital into Supply and Use Tables (SUTs) to illustrate depletion of forest due to natural disaster. It further applies CGE model to demonstrate economy-wide effects of a real event in which hurricane felled almost 80 thousands hectares of trees in Polish forests in 2017. The model results corresponds with the statistical data published after the mentioned event. Furthermore they align with findings of previous studies, which applied different methodical approach and show that without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the macroeconomic estimates provide misleading information about econo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从民事权利的角度研究自然资源物权,忽略了自然资源的生态与社会属性,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为此,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严格区分了自然资源物权与民事物权的权利性质、权利客体、权利内容与权利的处分限制,认为自然资源物权是社会权,而不同于民事物权的私权属性。在此基础上,经分析批判现行自然资源物权制度设计模式后,提出了构建政府干预型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一般模式——政府主导的一级市场与政府介入的二级市场,希望有益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产权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法律财产制度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着关键作用 ,已为人类的实践和历史所证实。保护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在发展经济中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极大 ,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 ,并且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市场经济中 ,有效、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产权制度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产权制度的一些关系问题作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以西部资源为依托促进资源转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资源的潜在优势及其目前的开发状况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还要面临新的挑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方向。文章并探讨了促进资源转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