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基于对血管内科先期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缺血症状,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改善,对急性心肌梗塞系机能的保护及预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继而在我院眼科、耳鼻喉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妇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对30例心脏病患者行高位硬膜外阻滞(T1-5,用0.5%-0.75%利多卡因,每3-4h推注一次,历经术前,麻醉、术中,术后各过程,心功得以改善,避免了此间的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再发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而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较子宫切除术中不同用药方式二点法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SAⅠ~Ⅱ级择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均分二组。所有病人行二点法硬膜外穿刺置管后,A组和B组分别经L3~4硬膜外注射0.75%和0.375%的罗哌卡因75mg。20min后视阻滞效果经T11-12硬膜外注射2%的利多卡因完善并维持阻滞效果。测试阻滞平面、评估麻醉满意度并观察术后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A组和B组麻醉优良率分为85%和90%;A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用量15.3±3.1ml明显多于B组10.8±2.6ml(P〈0.05);注药20min后两组病人阻滞平面分别为T11(T9~T12)和T8(T6~T11),两组组最高阻滞平面相似分别为T6(T3~T7)和T6(T2~T8),P〉0.05;术后下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153±68min和102±56min,A组时间长于B组(P〈0.05)。结论 二点法硬膜外阻滞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安全而有效,减低下管硬膜外局麻醉药浓度有利于减少术中局麻药用量,并利于病人术后下肢运动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18%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T2—3或T3-4硬膜外隙穿刺,分次注入0.18%罗哌卡因20-25ml,使阻滞平面达到C5~T10。结果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意识清醒,无呼吸困难表现,能较好地耐受手术,术后伤口疼痛轻微。结论0.18%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是隆胸手术有效合理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Ⅱ~Ⅲ级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N 组,n =20)和硬膜外阻滞组(E 组,n =20)。N 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0.3%罗哌卡因和0.3%利多卡因混合液,腰丛阻滞剂量30~35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25~30 mL;E 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试验量无异常后给予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6~8 mL。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时和手术开始后30 min(T0~T4)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麻醉后10 min)及 T3(手术开始时)E 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基础值,较 N 组波动大(P <0.01),N 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心率均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 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多于 N 组(P <0.01)。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可以达到与硬膜外阻滞相同的效果,并具有对循环干扰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白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R)、切皮后5min(T1)、术后1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测定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T2~B时间点的Cor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5);观察组T4时间点的Cor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11,P〉0.05)。观察组T1~T4时间点PRL水平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23,P〈0.05);观察组rr4时间点PRL水平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时间点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0,P〉0.05)。观察组在T1~T4的IL-6水平与T0、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82;t=9.842、11.321、13.095、15.494,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辅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1~53岁。ASA术Ⅰ~Ⅱ级。手术种类:子宫次全切、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剔除、宫外孕病灶清除。穿刺点T12~L1,用2%利多卡因5ml诱导观察,无脊麻征,追加0.5%罗哌卡因10ml,麻醉平面控制在T5。于皮肤消毒时给氟芬合剂4ml,CO2气腹前给氯胺酮0.6~0.8mg/kg。术中肢体扭动时追加0.6mg/kg。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SpO2、PET CO2。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好,术中未出现呼吸抑制,无呕吐,PETCO2稳定在35~45mmHg(1mmHg=0.133kPa)之间。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肌松好,镇痛完善,但必须加强对呼吸的管理,手术超过4h以上以插管全麻为安全,便于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7.
86例异位妊娠破裂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3):196-198
目的通过对86例异位妊娠破裂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探讨此类手术最佳的麻醉选择及管理方法。方法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尽可能输乳酸林格溶液500~1500mL。A组(81例):持续硬脊膜外阻滞,试验量为1.5%利多卡因0~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征象,根据可能的出血量及循环稳定情况酌情分次给予1.0%。1.5%利多卡因+0.5%~0.75%罗哌卡因5.0~10mL;B组(5例):局麻+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2~0.03mg/kg、依托咪酯0.1~0.2mg/kg、阿曲库胺0.8~1.0mg/kg、芬太尼1.0~2.0μg/kg,术中以低浓度异氟醚、少量芬太尼、充足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A组给予试验量后5min(T1)和给予全量后5min(T2)的血压、心率数值;B组诱导完毕(T1)及插管结束(T2)时的血压、心率数值;A组硬外阻滞不全加静脉辅助药者例数;两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的例数;各组输血的例数。结果A组T1时间点血压下降幅度较B组同一时间点明显加大,心率上升亦较明显;硬膜外阻滞不全加静脉辅助药者42例;A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15例(占32%),需辅助呼吸者12例;B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1例(占20%);A组输血11例,B组输血3例(自体输血2例)。结论异位妊娠破裂手术选用硬膜外阻滞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对重度休克病人局麻+静吸复合全麻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老年病人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血压调控作用。方法择期行LC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3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119例。GEA组于诱导前取T9Ⅷ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3—4ml,确定有麻醉平面后诱导,两组全麻诱导用乙托醚酯0.2~0.3mg/kg,异丙酚1.5~2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和芬太尼2ug/kg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吸入0.5%~2.5%异氟醚维持麻醉,GEA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硬膜外给予1.6%利多卡因6—8ml。监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SBP/DBP)。记录手术中两组的用药量、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拔管时间(min)、完全清醒时间(min)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GEA组病人苏醒快,拔管早,围手期生命体征平稳,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老年病人LC血压平稳,循环稳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刘家兴 《中外医疗》2009,28(28):59-59
目的观察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优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病人103例,选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双针双同隙法),T9-10~L2-3硬膜外穿刺,L2-3~L4-5蛛同膜下腔穿刺,使用0.5%Bupivaeaine(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2~3.0mL(即6.0~15mg),术中阻滞平面过低或脊麻阻滞消退,通过硬膜外进行追加局麻药或术后镇痛。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最短15h.最长72h,平均26h;术后随访轻徽头痛2例,经非特殊处理后缓解,发生率1.9%,低于普通脊麻的发生率3.0%~30%。结论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经硬膜外导管既可以追加局麻药弥补单纯脊麻平面不够或阻滞时间不够的情况,又可以进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硬膜外术后镇痛中布比卡因的最小运动阻滞浓度(minimal motor—blocking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MLAC)。方法选择30例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硬膜外给予布比卡因lOml,第l例布比卡因的浓度为0.400%,下一例患者的药物浓度根据前一患者有无运动阻滞情况来上调或下调1个浓度级。注药30min后Bromage评分〈4分定为运动阻滞有效。结果用序贯法测得妇科手术硬膜外镇痛中布比卡因的最小运动阻滞浓度为0.443%,95%的可信区间为(0.4288%~0.4576%)。结论本研究测定的布比卡因最小运动阻滞浓度对术后硬膜外镇痛中布比卡因的合理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种的临床治疗,探讨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的适应证。方法于拟治疗疾病所涉及的脏器的相应交感神经节段,行硬膜外间隙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5-7cm,注入低浓度局麻药0.5%利多卡因或0.2%罗哌卡因5ml,以阻滞相应脏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根据不同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每日注药次数及治疗持续时间,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为判定标准。结果采用本法治疗的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围术期心脏保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持续状态等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交感神经痛等具有稳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老年患者下肢择期手术,穿刺点L2~L3或L3-L4局麻药10%葡萄糖配制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0—1.5mL,头置管平面控制T10以下。结果SBP、MAP、HR、SpO2与麻醉前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生率为8%。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呼吸功能减弱,为了探讨其在硬膜外阻滞对手术中脉搏氧饱和度(SP02)的影响,本文分析硬股外阻滞作胆道手术30例老年人术中SP02变化,并与青壮年30例结果比较,报道于下.是临床资料1.1病例:6O例中,男对例·女27例.老年组与青壮年组各30例.老年组中合并肺气肿者对例.两组皆用硬膜外阻滞作胆道手术.1.2硬股外阻滞方法:麻醉前于苯巴比妥钠0.ig,阿托品0.sing.取TS-g间隙穿刺,头端量管,麻醉剂为0.15%地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阻滞平面控制在T‘_I。之间.1.3结果:观察两组注药前、注药后20加n、具导管吸氧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乳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常规于T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A组用0.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B组用0.2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30min(T2)、60min(T3)及术毕(T4),测定心率、血压、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阻滞时间和镇痛效果等指标。结果40例麻醉效果均佳,两组在T2、T3时心率、血压较麻醉前均有下降(P〈0.05),各项呼吸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T2、T3时A组HR下降幅度小于B组,呼吸频率较B组变化更小(P〈0.05)。结论罗哌卡因能明显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对感觉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好,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小,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高位硬膜外麻使手术无痛。方法 ASA Ⅰ~Ⅱ级,出凝血功能正常者,部与上肢手术选C7-T1穿刺,穿刺成功,注毛主席难题 1.2%-1.5%利多卡因3ml,5min后测定阻滞平面及生命体征,无异常注首次维持量1.2%-1.5%利多卡因5-7ml。结果 22例高位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短,作用完善,阻滞范围颈部及上肢为C2-T5,乳腺癌为C6-T8。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颈上胸部的硬膜外腔容量小,故用药少,扩散广;浓度低不影响呼吸;可控性强,术中患者清醒,术后护理方便;器械设备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和方法64例均为择期手术。男29例,女35例。术前给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手术最长时间5h、最短时间0.5h。方法:采用单管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穿刺点在T9~L5之间。局麻药用1.5%和0.25%的利多卡因、地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2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单位时间内平均用药剂量递减,经F检验:F一1.63,P>0.05。每小时阻滞每一种经脊闻节段药物剂量均无明显差异。平均动脉压和脉搏变化如下:土10%占70%左右。64例中平均动脉压变化超过30%占13%。脉搏变化则没有超过和低于3O%病例。3讨论随着年龄增长,术中所需便外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实验组 )。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 ,实验组于诱导前按手术部位分别取T7~T8、T8~T9、T9~T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 ,维持麻醉平面在T4以下。于麻醉前 (T1)、切皮后 10分钟 (T2 )、切皮后 1小时 (T3 )、术毕 (T4)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ng Ⅱ )、血糖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皮质醇、Ang Ⅱ及血糖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实验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 ,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肿瘤手术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少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及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及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3、5、及7d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 C组术毕、及术后1、3d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而NK细胞于术后1、3d才开始下降(P〈0.05)。术后5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基本恢复(P〉0.05),并显著高于G组各指标(P〈0.05)。G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于术毕即开始明显下降并持续至术后5天(P〈0.05)。术后7天才基本恢复(P〉0.05)。结论 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1997~1999年,用气管内全麻(GA)和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CEA/GA)于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现将临床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4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术前状况良好,ASA Ⅰ~Ⅱ级。 1.2 术前肌注鲁米那钠0.1 g加阿托品0.5mg,入室L1.2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分次注入1.6%利多卡因加0.2%丁卡因混合液,15 min后阻滞平面达T5-7以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PCEA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前(TO)、术毕(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术后5天(T4)及术后7天(T5)六个时间点取外周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 三组术毕及术后1天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天下降较为显著,与诱导前比,Ⅰ组P〈0.01,Ⅱ、Ⅲ组P〈0.05。术后3天,Ⅲ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基本恢复(P〉0.05),术后5天,Ⅱ Ⅲ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7天三组数据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及术后硬膜外镇痛能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缩短免疫抑制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