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对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18例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舍曲林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 vs 74.1%,P〈0.05);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娱乐康复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 1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娱乐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SDS、HAMD、NFD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娱乐康复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帕罗西汀组给予晨起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舍曲林组给予晨起口服舍曲林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病量表(MMSE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舍曲林组降低HAMD评分、提高MMSE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0.01;舍曲林组抗抑郁效果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78.95%,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与舍曲林组5.26%%比较,P0.05。结论晨起口服舍曲林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障碍方面的近期效果优于帕罗西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方法 56例入选患者经知情同意后分为舍曲林组(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前者予舍曲林口服治疗,疗程8周;后者予心理疏导治疗,其他治疗两组基本相同。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抑郁症和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SD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57.69%,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NIHSS均减小,以干预组更明显,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过敏未完成观察,其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PSD患者舍曲林能很好控制抑郁症状,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青年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采用Hamiliton 抑郁量表(HAMD)、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筛选评分,对符合抑郁状态诊断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同时给予舍曲林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Hamiliton 抑郁量表(HAMD)、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2组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评分、健康感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抑郁情况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 d及治疗后第2、4、6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6例分为文拉法辛组128例、阿米替林组116例及对照组112例,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第2周HAMD评分和第12周CS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3个月后ADL亦明显改善(P均<0.05),但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10 mg/d)和盐酸舍曲林组(50 mg/d),每组各40例,疗程6周,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并辅以心理治疗。在治疗第l、2、4、6周,盲法评定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贝斯指数(Barthel index,BI)并进行比较。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盐酸舍曲林组HAMD、NIHSS评分在第2、4、6周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均0.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第4、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BI指数高于盐酸舍曲林组(P=0.016,P=0.02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结合心理治疗均能改善老年性卒中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在短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艾司西酞普兰优于盐酸舍曲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ADL及WHOQOL-BREF量表评定。结果 2组患者HAMD、ADL及WHOQOL-BREF各指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舍曲林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低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高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不同刺激频率,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以产生作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抑郁症状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其中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抑郁症状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按照数字奇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吞咽功能(VFSS)评分均明显升高,而研究组神经功能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还可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2例)及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卒中的基本用药相同。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评分和MESSS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4例。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路优泰;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3、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3例脑卒中后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神经递质、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E水平高于对照组,HAMD、HAMA、NIHSS评分及Fib、PAl、LSV、HSV、ηs、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癫痫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情绪和神经递质及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舍曲林治疗的48例对照组和采取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的48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assessment scale,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l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HAMD、HAMA、NIHS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P<0.001),对照组的MoCA评分低于研究组(P<0.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75%(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明显高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还能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老年人群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1例口服盐酸舍曲林片;对照组49例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片。2组均3个月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分评估抑郁改善情况,采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不良反应事件,应用NIHSS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TESS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和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老年人群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小,总体评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分析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3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临床疗效;于治疗后14d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于发病3个月再次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但尤瑞克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ADL评分较14d时均有所改善,但尤瑞克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同期非缺血性 卒中入院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NIHSS评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 障碍和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卒中组的ADL、MoCA、NIHSS评分与HAMA、HAM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ADL、MoCA、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卒中组中62例(63.3%)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焦虑者53例(54.1%),抑郁者42例 (42.9%),对照组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14例(28%),存在焦虑者17例(34.0%),抑郁者9例(18.0%)。 卒中组MoCA和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卒中组HAMA评分与ADL、MoCA和NIHSS 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r =-0.526(P<0.001)、r =-0.592(P<0.001)和r =0.412(P<0.001);HAMD评分 与ADL、MoCA和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490(P<0.001)、r =-0.571(P<0.001)和r =0.606 (P<0.001);ADL与MoCA、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933(P<0.001)和r =-0.842(P<0.001); MoCA与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 =-0.911(P<0.001)。 结论 ①缺血性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②缺血性卒中后焦虑、 抑郁越重,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康复指导、心理测评和干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2组患者于卒中单元治疗出院时、发病6月、12月时采用NIHSS、ADL、HAM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HAMD、SSS、ADL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发病6月及12月ESU组NIHSS、ADL、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减少,无抑郁患者病例数增多,而对照组发病6月时HAMD评分较出院时明显增加,12月时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差异,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增加。结论 ESU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均可降低治疗后 HAMD评分和提高治疗后MMSE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抗抑郁效果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与对照组13.46%比较,P>0.05。结论舍曲林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帕罗西汀,能够通过提高神经突触间隙5-HT含量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机制提高治疗效果,近期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