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使许多病变关节恢复了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许多假体在没有达到最大的使用年限之前就不得不进行翻修.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假体置换术后翻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据2010年挪威公布的各类失效所占比例逐年变化的统计资料[1],居于首位的无菌性松动目前稳定在50% ~ 60%的水平,已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改善的结果,该因素仍是临床人工关节存活年限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松动的药物和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它严重阻碍了人工关节的推广应用.目前,虽然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假体使用年限也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3.
陶瓷髋关节假体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6 2年JohnCharnley首先使用金属头对聚乙烯臼髋关节假体以来 ,这种组合一直广泛应用至今 ,并取得了很好的近中期疗效 ;但假体的远期松动、磨损 ,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制约了人工关节的发展。由于无菌预防技术的进步、假体抗疲劳性和强度的改善以及假体固定技术的提高 ,假体负重界面之间的磨损所引起的后果已成为影响人工关节长期使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聚乙烯磨损颗粒是产生假体周围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最终导致植入假体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1,2〕。为解决骨溶解 ,寻找终身使用的全髋假体 ,减少或消除…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仍是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理化性质稳定的各种磨损颗粒与界膜周围的细胞接触或被吞噬后,可出现细胞凋亡甚至细胞坏死.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凋亡相关途径参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假体周围组织中存在的细胞凋亡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就细胞凋亡与假体无菌性松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病理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关节疾患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疗效确切,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骨溶解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容忽视[1-2].研究结果证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年约有10%的患者发生了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翻修手术[3].约20%的全关节置换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像学证据[3-4].在人工关节假体失败的原因中无菌性松动占75%[5],因此,骨溶解导致的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难题[6].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THA)治疗 18例18髋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8例(18髋),男3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左侧2例,右侧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3 d.16例使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2例使用混合型假体(髋臼生物型假体、股骨骨水泥型假体),其中蛇牌人工关节7例,Depuy人工关节11例.  相似文献   

7.
RANK/RANKL在假体松动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关节置换是20世纪骨科领域具有革命性的飞跃之一.理想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能够达到解除患者关节疼痛、重建活动功能的根本目的 ,然而,我们却面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术后晚期假体的松动.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假体置换的15~20年后,大约有10%~15%的人工关节将发生假体松动继而失效.假体长期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的破骨细胞大量生成,从而导致骨的溶解和骨质疏松,是人工关节晚期松动主要的原因之一.本综述重点分析RANK/RANKL信号途径中酶的激活对破骨细胞分化和激活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导致的假体置换失败仍然是临床医生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虽然通过改进手术技术,提高假体设计工艺,以及使用更加耐磨的材料,已大大降低了人工关节松动的发生率,但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及置换手术的年轻化,使这一问题逐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目前面临人工关节翻修主要原因.人工关节远期松动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的巨噬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同时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抑制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成纤维细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中的潜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置换术后晚期假体无菌性松动已日益成为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许多文献已证实,假体周围往往存在一层膜性组织,这层膜性组织具有生物活性并在假体松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头径髋关节假体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鸣  蔡郑东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3):161-162,179
以往认为髋关节假体股骨头直径>32 mm时关节磨损将明显增加,近年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股骨头直径大小与磨损率高低并无必然联系,特别是在高交联聚乙烯、金属、陶瓷等耐磨材料应用于人工关节之后.大头径髋关节假体在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方面的优势已引起重视,研究发现随着股骨头直径的增大,脱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头颈比的改善增加了假体的活动度,减少了假体间的碰撞.目前临床上大头径髋关节假体的应用主要体现于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特别是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大头径髋关节假体在关节翻修术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生物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许多晚期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然而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使人工关节面临翻修的难题.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由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旁骨溶解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的特性与其引起的生物学反应密切相关.该文就磨损颗粒的分类,大小、形状及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2005~2007年,我院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6例,效果良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52~84岁.均为股骨柄假体尖端处骨折(Bethea A型).骨折距人工关节置换术时间2~15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已 30余年,近几年来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日益普及 ,人工关节翻修已成为骨科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因此,《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人工关节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器官移植学组定于 2000年 11月 19~ 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召开“全国人工关节翻修专题研讨会”,会议期间举办学习班 ,由海南省人民医院承办。 一、会议内容:( 1)人工髋关节松动机制、临床表现及关节翻修的适应证;( 2)髋关节翻修的方法,包括骨水泥固定假体、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的翻修及翻修中骨缺损的处理——植…  相似文献   

15.
陶瓷人工关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瓷人工关节假体具有耐磨、生物惰性等特点,临床上因其假体松动发生率较低而备受关节外科医生关注.陶瓷人工关节经历了四代工艺技术的改进,现已日趋完善.第一代人工陶瓷关节的应用从1974到1988年,第二代人工陶瓷关节的应用从1988年到1994年,第三代人工陶瓷关节从1994年开始一直应用至今,第四代人工陶瓷关节已于200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1-3].人工陶瓷关节历经变迁,已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就人工陶瓷关节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限制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引起人工关节松动的最主要原因.骨溶解,曾被称之为"骨水泥病",最初认为是与骨水泥有关的一种假体周围骨的吸收性损害.但随后研究发现,无论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都可以发生类似现象.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假体磨损产生磨损颗粒诱导的生物学反应有关.其它因素如应力遮挡、关节液压力等对骨溶解发生、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1936年Borgas首先肋软骨制作阴茎假体以来,许多学者对阴茎假体的结构、材料和植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七、八十年代,阴茎假体发展为两类,即半硬性或延展性假体和可胀性假体.前一类中最原始的Small-Carrion假体后来被Finney和Jonas改进;后一类最原始的假体首先由Timm介绍使用,后来经Broadly和Scott发展.继而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阴茎假体.它们较以前的假体临床效果更为理想.目前,阴茎假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阳萎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阴茎假体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代人工关节的发展与进步,集中在假体远期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溶解这一主题上.这与三个因素明显相关:深入应用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知识解释假体的远期松动、假体材料与设计的优化、外科技术和器械的更新.前两个因素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后一个因素直接涉及许多临床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多数不难做到,其所以不能在临床实践中被推广和坚持应用,很大程度上与骨科医师的知识更新较慢和因循原有“习惯”有关.本文只限于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骨水泥充填技术的原理与要点进行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孙久一  李晓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76-1578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在假体设计、固定和假体周围感染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自身防御机制、层流手术室等预防措施使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尽管如此,假体周围感染仍然是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以及经济上的负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这一临床难题,我们以现有人工关节假体为模型,通过与现代材料科学、磁学及医用物理医学理论相结合,在人工关节假体中加入钕铁硼永磁材料,利用磁悬浮的工作原理,通过减少关节承重面的负荷,减少关节接触面的摩擦磨损,旨在从根本上减轻引起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磨损问题,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及具有较好远期疗效的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