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温下,用UV-2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各种pH值的缓冲液对Fe_4S_4簇合物中μ_3-S的破坏程度,藉此考察FeMo-co中μ_3-S的酸不稳定性.结果表明Fe_4S_4簇合物中的μ_3-S在pH2~3时最不稳定,极易受酸破坏;pH3~4时,Fe_4S_4簇中的μ_3-S受酸影响较pH2~3时小;pH4~5时,Fe_4S_4簇基本稳定,其中的μ_3-S基本不受破坏.结合蛋白环境对金属中心有巨大保护作用,在生物提取FeMo-co的过程中酸解对蛋白键合的FeMo-co骨架μ_3-S的破坏是很微弱的,但对裸露的或外围蛋白受到破坏的FeMo-co骨架μ_3-S的破坏却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2.
用乙烯作为株针,从N_2还原H_2和体系的总电子数可以看出,乙烯不能与N_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表明N_2在固氮酶中的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的6Fe[μ_6(η ̄2,ε_4)]模式和3Fe+lMo[μ_4(η ̄3,ε_1)模式。而不是笼口的2Fe模式,  相似文献   

3.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4.
用Co_2(CO)_8与2,4-二硫代乙内酰脲S=CNHC(R_1)(R_2)C(S)NH反应,得到两类6个新的可能具有手征性的三核钴羰基硫簇合物CO_3(CO)_7(μ_3-S)[μ,η ̄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 ̄1HNMR谱表征,证明它们的分子骨架为四面体构型,前期配体2,4-二硫代乙内酰脲在反应过程中至少破碎成四种不同分子片,通过C、N、S原子与簇骨架Co原子键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6.
已合成四种新的草酰二胺桥联的双核钴(Ⅱ)、镍(Ⅱ)和铜(Ⅱ)配合物:Co_2(bpy)_2(oxd)(ClO_4)_2(1),CO_2(Me_2-bpy)_2(oxd)(ClO_4)_2·H_2O(2),Ni_2(bpy)_2(oxd)(ClO_4)_2·H_2O(3),Cu_2(Me)_2-bPy)_2(oxd)(NO_3)_2(4),bPy表示2,2'-联吡啶,Me_2-bpy表示4,4'-二甲基联吡啶,oxd表示草酰二胺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对上述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3)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定,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1.48cm ̄(-1)和-1.82cm ̄(-1),表明配合物中钴(Ⅱ)-钴(Ⅱ)离子及镍(Ⅱ)-镍(Ⅱ)离子之间仅有极弱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验与理论上探讨了CoFe-γ-Fe_2O_3磁粉的矫顽力Hc增大的机理,其原因在于包钴包亚铁后,同内核γ-Fe_2O_3相比较,表面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较强的表面单轴各向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8.
Fe(CO)12与双(二烷基氨基硫代甲酰基二硫)R2NC(S)S2C(S)NR2(R=Me,Et,i-Pr,NR2=NC5H5)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含前配体劈开的S,SCNR2和NR2配位分子的三核铁羰基族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1HNMR和MS谱学表征。它们是Fe3(CO)6(μ3-S)2(μ,η^2-SCNR2)2(μ-NR2)(Ⅰ:R=CH3,Ⅱ:C2H5);Fe3(CO)8(μ3  相似文献   

9.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_x-SiO_2(M=Co ̄(2+)、Ni ̄(2+)、Cu ̄(2+))催化还原NO或N_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PP>CuTPP,而N_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_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_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_x而且还促进载体Ce_2O_3物种的形成。探讨了NO催化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Mo ̄ⅤO(TPP)Cl与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1:1体积比CH_2Cl_2-DMSO溶剂中,在18-crown-6存在下,配合物Mo ̄ⅤO(TPP)Cl被O ̄-_2还原的反应通过一系列中间物,最后生成Mo ̄ⅣO(TPP)(18-crown-6),本文给出了详细的反应动力学网络。  相似文献   

12.
标题化合物Yb(Pi)_3(Bl5C5)_2·2H_2O·CH_3CN(I)及Y(Pi)_3(Bl5C5)_2·2H_2O·CH_3CN(Ⅱ)为同晶结构,均为3斜晶系,空间群为P-对晶体(I),a=12.753(1)A,b=13.810(2)A.c=19.609(2)A,α=81.37(3)°,β=71.58(3)°,γ=70.71(2)°,Z=2.D_c=1.468g·cm ̄(-3),μ=15.928cm ̄(-1)(MoKα),M_r=1471,04,F(000)=745,R=0.031,R_w=0.039;对晶体(Ⅱ),α=12.785(1)A,b=13.850(3)A,c=19.571(2)A,α=81.05(3)°,β=70.92(2)°,γ=70.62(3)°,Z=2,Dc=l.485g·cm ̄(-3),μ=10.441cm ̄(-1)(MoKα),M_r=1386.9l,F(000)=7l4,R=0.065,R_w=0.078.测定结果表明,中心稀土离子Yb ̄(3+)(或Y ̄(3+)直接与3个苦味酸阴离子和2个水分子配位,此水化镱(或钇)苦味酸盐通过水桥氢键与冠醚Bl5C5相联而形成一个大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CoCl_2·6H_2O、NiCl_2H_2O、ZnCl_2·2H_2O与C_3N_2S_3Na_3在(CH_3)_2SO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Ⅰ、Ⅱ、Ⅲ;又用C_5H_5N与Ⅰ、Ⅱ、Ⅲ反应,得到产物Ⅳ、Ⅴ、Ⅵ。经元素分析、IR谱、UV谱表征研究,指认Ⅰ、Ⅱ、Ⅲ为Na_3[M(CH_3)_2SO(C_3N_3S_3)Cl_2(M-Co(Ⅱ)、Ni(Ⅱ)、Zn(Ⅱ);ⅣⅤ、Ⅵ为Na_2[M(CH_3)_2SO(C_3N_3S_3)(C_5H_5N)Cl](M-Co(Ⅱ)、Ni(Ⅱ)、Zn(Ⅱ))。  相似文献   

14.
[Mo_3S_7Cl]结构单元钼-硫簇合物的晶体结构王曼芳,郭国聪(厦门大学化学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含Mo_3(μ_3-X)和Mo_3(μ_3-X)_2(X=O,S)的三核钼族合物,在考虑簇骨架多面体时可认为金属与非金属混合组成的结构多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N,N′─二(二茂铁甲基)─1.2─乙二胺与二价铁、钴、镍、铜、锌、镉和汞的氯化物或醋酸盐反应,合成了十一种新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_2MX_2·nH_2O(L=Fc─CH_2NHCH_2CH_2NHCH_2Fc;M=Fe(Ⅱ)、Co(Ⅱ)、Ni(Ⅱ)、Cu(Ⅱ)、Zn(Ⅱ)、Cd(Ⅱ)、Hg(Ⅱ);X=Cl ̄-、Ac ̄-;n=0~4)。并且,用晶体场理论,结合所有的分析结果,对这些新配合物可能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磁场、纵向磁场和横向磁场3种热处理方式,制力求4种不同Nb、Mo含量的Fe74.5Cu1M3Si12.5B9.5(M为Nb、Mo原子质量百分数之和)纳米晶试样,分别测量试样的复值磁导率|μ|O.3,矫顽力|Hc|和铁芯损耗Pco.2,分析试样的频谱特性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Mo的Fe74.5Cu1Nb3Si12.5B9.5合金的|μ|0.3随频率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最小,需含Mo的Fe74.5Cu1Nb2Mo1Si12.5B9.5合金的|μ|O.3值最大,且|H|和Pco.2的值最小.在3种磁场热处理中,无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大,且|Hc|和Pco.2的值最小;而纵向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小,且|Hc|和Pc02的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Et3NH〕〔HFe3(CO)11与PSCH2CH2S↓Cl在温和条件下反应给出两个具有桥基磷、硫配体的双核铁羰合簇Fe2(CO)6(μ)(μ-Cl)(),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谱和MS谱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scc—DV—x。法计算了Fe_3(CO)_9(μ_3─CO)(μ_3─S),Ru_3(CO)_9(μ_3─CO)(μ_3─S)和Os_3(CO)_9(μ_3─CO)(μ_3─S)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三个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布明显分成若干组,费米能级的高低为Ⅱ>Ⅲ>Ⅰ,三分子的HOMO和LUMO能级组主要为M─Cb,M─S和M─M特征键,金属参与成键和反键轨道的主要成份是d轨道,并有比例较小的P轨道。三分子所带正电荷Ⅱ<Ⅲ<Ⅰ,与分子的电负性数据相一致,反馈π键的强度Ⅱ<Ⅲ<Ⅰ.在亲核反应中,亲核试剂首先与金属原子或端羰基的碳原子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20.
Rh_4(CO)_(12)与亚磷酸三硫代苯酯P(SC_6H_5)_3反应产生一个具有磷桥基配体μ-P(SC_6H_5)_2的新簇合物Rh_3[μ-P(SC_6H_5)_2]_3(μ-CO)(CO)_4.对该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测定以及lR、HNMR和MS谱学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