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兆琪 《天津医药》1996,24(1):27-29
92例后颅凹肿瘤,全部经CT、MRI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CT和MRI发现病变的敏感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定性诊断的特异性。讨论MRI误诊的原因和Gd-DTPA增强检查对后颅凹肿瘤的诊断价值。后颅凹肿瘤诊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CT与MRI对膀胱癌分期的准确性,回顾分析了32例膀胱癌的CT、MRI资料,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显示CT、MRI对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9%和78%,CT对膀胱壁内肿瘤的分期准确率仅为52%,而MRI为71%;CT对肿瘤侵犯精囊前列的判断有一定假阴性,MRI可予以弥补;CT、MRI对肿瘤膀胱壁外侵犯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肠原性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3例报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郑英才书春王峻MRI以其独特的三维成像及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能从矢状面、冠状面及轴面上全面显示脊椎、椎管与脊髓全貌,能分辨椎管内肿瘤的确切定位。MRI的应用,使我...  相似文献   

4.
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绍卿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16-117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MRI影像学特征,评价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鞍区肿瘤患者63例MRI影像资料,总结不同类型MRI影像学特点。结果全部63例患者中垂体腺瘤19例,颅咽管瘤11例,脑膜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胶质瘤5例,表皮样囊肿4例,脊索瘤3例,畸胎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6.8%,1例患者颅咽管癌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患者囊变垂体腺瘤误诊为脑膜瘤;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组织起源,好发部位及临床特点,同时MRI影像学表现也有各自特征。结论鞍区肿瘤MRI影像清晰,无伪影干扰,能够明确肿瘤位置及周围毗邻关系,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鞍区肿瘤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附23例报告)150医院(河南洛阳471031)刘和平刘仕远施增儒杨学良张家军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度好,可多断面成象,无后颅窝骨伪影等优点,非常适于幕下肿瘤包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本文总结报告2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四脑室肿瘤的...  相似文献   

6.
<正>鞍区属于颅内肿瘤较常见发病部位,因组织的起源差异,此部位肿瘤具特定生长形式,但考虑鞍区范围较小,和周边组织关系较复杂,增加临床诊断难度;伴随医学影像技术发展,MRI和C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但两者实际价值存在争议~([1-3])。为此,该文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颅内鞍区肿瘤64例患者资料采用CT及MRI辅助加以分析,以寻找更可靠诊断方法,现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昆华  赵英 《云南医药》1999,20(2):114-115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本文回顾分析了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椎管肿瘤的MRI资料,现报告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43例原发性椎管肿瘤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17~72岁,平均425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许建新郑英CT与MRI对颅脑损伤的检查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不同期脑损伤的诊断能力存在差异,急性期亚急性血肿CT较诊断MRI敏感而脑白质挫裂伤的诊断MRI优于CT,本文就作者对CT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诊断颅内鞍区肿瘤中采取MRI诊断和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且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纳入且收治的50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均开展MRI诊断和CT诊断,将手术结果作为对比依据,比较MRI诊断和CT诊断颅内鞍区肿瘤患者的符合率。结果经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患者符合率98.00%显著高于CT诊断符合率64.00%,统计学呈现数据参比意义(P <0.05)。结论将MRI诊断和CT诊断应用在颅内鞍区肿瘤诊断中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MRI诊断的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并探讨鞍区肿瘤MRI影像学特征、临床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鞍区肿瘤患者102例MRI影像学资料,归纳总结不同鞍区肿瘤类型MRI影像学特征,寻找鉴别诊断关键.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中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垂体腺瘤30例,三叉神经瘤15例,脑膜瘤22例,颅咽管瘤12例,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脊索瘤2例,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为96.1%(98/102).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具有不同好发年龄、部位、影像学表现特点等.结论 MRI诊断鞍区肿瘤临床确诊符合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区域及周围毗邻影像学特征,可广泛用于鞍区肿瘤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11.
纵隔恶性淋巴瘤与结节病的MRI鉴别诊断赵江民**杨昆豫***李琳****翟凌云**本文收集经MRI检查病理证实的纵隔恶性淋巴瘤及结节病各4例。结合组织学及病理学的改变,分析二者的MRI形态及信号变化,探讨MRI对恶性淋巴瘤及结节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高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鞍区肿瘤术后发生高钠血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鞍区肿瘤术后发生高钠血症62例(25.5%),死亡2例(4.3%)。结论高钠血症是鞍区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前准备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术中采用显微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术后严密监测尿量和血电解质,去除致病因素及正确纠正高渗状态是治疗高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的MRI诊断及与CT对比李天飞,李玉敏(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71000)颅脑外伤在需要快速诊断时,CT为首选方法,但MRI可分辨CT看不到的病变。我们对52例经MRI检查的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18例MRI与CT不符。一般资料MR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院13年来对41例纵隔肿瘤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体会。并对纵隔肿瘤的诊断,现代辅助诊断技术和胸部CT、MRI、B型超声波、ECT检查和胸腔镜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手术切口选择、术中探查及操作技巧等手术治疗体会,手术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荣博英  肖江喜 《河北医药》1999,21(6):479-481
为了提高MR对腰椎管内畸胎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正确估计组织类型,现分析12例MRI诊断为畸胎类肿瘤MRI特点及误诊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483岁;病程2月~24年,平均79年。12 统计方法 仅统计病理证实为畸胎类肿瘤患者的资料。13 临床表现 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4例,二便失控或费力4例,下肢痛或无力各3例,下肢痉挛性瘫痪、萎缩、走路跛行、会阴部疼痛、腰骶部有丛毛并脊柱侧凸、骶椎裂各1例。2 结 果21 12例MR诊断为畸胎类肿瘤患者,病理证实为畸胎类肿瘤10例,诊断正确率83…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郑英,王峻,宋志珍MR诊断多发性硬化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并能作出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我们对10例临床证实为多发硬化的MRI影像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本组10例病例,均为在我院进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鞍区肿瘤常可在X线平片上出现某些特征性变化,因而可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本文根据我院1954—1978年2月经证实的鞍区肿瘤109例的临床、手术、尸检等资料,分析鞍区肿瘤的平片征象,探讨某些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资料分析一、病理类型:本组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最多,占35.8%,以下依次为垂体腺瘤,占  相似文献   

18.
34例鞍区肿瘤的MR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的MRI及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垂体大腺瘤10例,颅咽管瘤11例,脑膜瘤6例,表皮样囊肿2例,生殖细胞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结果多数鞍区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发病部位及较典型的MRI表现。结论MRI对于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与定性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其中垂体瘤占绝大多数.由于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和视丘下部,多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内分泌异常等临床症状.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自1984年至2002年底共手术和治疗鞍区肿瘤9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的MRI诊断价值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杨林花张晓辉白血病的MRI检查结合化验室检查可以提高对白血病诊断和预后估计的能力,本文就MRI对白血病患者股骨骨髓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白血病MRI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