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开发化学活化法制活性炭的外热式活化设备,以消除内热式活化炉燃烧气污染和影响活性炭质量的缺陷,选择耐高温和耐腐蚀的310S不锈钢为材料,设计一种利用高温烟道气作热源的圆柱形外热式活化炉。在圆柱形壳体内设置多层夹套式活化圆盘,烟道气在活化圆盘的夹套中加热物料,介绍了活化炉的结构特征,阐述了它的特点:本活化炉以高温烟道气为热源,实现余热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活化炉占地面积小但活化面积较大,活化产量较高;实现连续机械化匀速加料,机械出料,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根据活化料的吸附值调节适宜的加料速度和刮料耙叶转速以生产出相应质量档次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易调控;加热烟道气与物料未直接接触,不会污染活化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杂质含量较低;既适合于活化粉状物料生产粉状活性炭,也可活化果壳类颗粒状物料生产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以竹屑代替木屑为原料,利用现有连续内热式活化炉及配套设备,用磷酸法生产竹屑活性炭,其热能消耗、每吨活性炭磷酸消耗、磷酸循环使用等基本与木屑炭相当,但对乳酸等实物溶液的脱色效果优于以木屑为原料的市售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磷酸法制竹屑活性炭的生产性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竹屑代替木屑为原料,利用现有连续内热式活化炉及配套设备,用磷酸法生产竹屑活性炭,其热能消耗、每吨活性炭磷酸消耗、磷酸循环使用等基本与木屑炭相当,但对乳酸等实物溶液的脱色效果优于以木屑为原料的市售活性炭。  相似文献   

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活性炭纤维或其织物的装置,包括立式低温碳化炉和高温碳化活化炉两部分,两炉体通过中间段连接,高温炭化活化炉内垂直布置有活化介质分布管,两炉体上均设置保护气体入口及废气排出口,高温碳化活化炉的下部缩口段通过一个透明软式材料与密封箱连接,密封箱上设置保护气体入口。该装置可与燃烧式氮气发生器连接,使保护气源来之容易,设备简单。炉体密封性能好,便于观察、操作和控制。由于对排放废气进行了处理,使排空气体不再污染环境。专利申请号:94245396;公开号:2218755  相似文献   

5.
专利介绍     
化专 《炭素》2007,(3):48-48,32
碳材料和废气处理装置;微波直接炭化活化低介电性材料以制备成型活性炭的方法;结合碳纳米结构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空气污染治理的新型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用二氧化锰/炭复合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善兆 《中国氯碱》1989,(11):22-23
(一) 聚氯乙烯新干燥装置由本厂设计室于1980年设计,1981年建成投产。装置设计能力为4万吨/年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是我国当时最大的干燥生产线。装置采用了进口沉降式离心机、带粉碎机构的扩散式气流干燥管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开发了内热式沸腾干燥新技术。成功地设计、制造、运行了我国第一台PVC内热式沸腾干燥器。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吸附法因技术成熟、简单易行、吸附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处理中。本文以山林废弃物的野山桃核为原料,烟道废气及硝酸铁为活化剂,制备了一系列生物质活性炭,并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对其吸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模拟烟气,在固定流量的烟气活化氛围中进行活化,并探讨了不同硝酸铁的量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其吸附再生性能的影响。利用N2 吸附-脱附实验、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活性炭详细特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铁的质量分数为0.2% 时,所制备的活性炭AC-3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923m2/g及2.57nm。其对乙酸乙酯的饱和吸附量也最大,为973.04mg/g。利用烟气对AC-3活性炭进行活化再生处理,经过3次重复吸附-解吸再生实验,其饱和吸附能力仍可达91.5%以上,实现了废弃烟气资源化利用及活性炭的循环回收,从而达到废气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炭化工艺是制备活性炭的关键工序,炭化料品质很大程度影响活化时的活性炭孔隙发育和强度等。基于制备活性炭的炭化过程控制理论,将外热式炭化炉的结构和生产工艺与内热式炭化炉进行对比、分析,详述了外热式炭化转炉的优势。将设备优势、活性炭产品行业现状及产品特点相结合,对外热式转炉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外热式炭化转炉的多料仓设计,极大提升了产能和热效率;并且系统中的焚烧炉将炭化尾气充分燃烧成为热烟气,不仅可以维持炭化炉的热平衡,还可以副产蒸汽。利用外热式炭化炉生产活性炭综合得率和产品质量要优于内热式炭化炉。外热式炭化转炉的大型化和外热式炭活化一体转炉在活性焦的生产领域中推广较有发展前景。外热式转炉在活性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国内活性炭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日本木质活性炭的制造和反应热的回收方法,重点对活化装置、活化条件、原料和产品吸附性能以及生产成本、活化炉的热平衡和热利用一一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日本木质活性炭的制造和反应热的回收方法,重点对活化装置、活化条件、原料和产品吸附性能以及生产成本、活化炉的热平衡和热利用一一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汽修行业的快速发展给车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分析了汽修行业VOCs废气的产生方式和排放特征,介绍了汽修行业VOCs废气相关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活性炭吸附法的相关优点,并从达标排放、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三种活性炭吸附装置作了比较,综合得出"活性炭吸附+移动式脱附焚烧炉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活性炭吸附剂制造方法和原科领域旧扩展,物理形状的多样化,活化技术的进步,助催化剂的采用,制造方法上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活性炭的性质,活性炭在使用时再生方法的革新,作了新的探索。还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供人们思索。最后介绍了分离工程中的新型吸附剂活性炭分子筛。  相似文献   

13.
市售黑炭用水蒸气活化制造活性炭的活化温度分别为850、900、950℃三个阶段;活化时间为10~50分钟。试样用栎木炭、水榆炭、千金榆炭、赛黑桦炭和麻栎炭。从测定所得60种活性炭的得率、表面积、亚甲蓝脱色力,堆积密度的下降率等指标来评论活化效果。在900℃时活化栎木炭30分种,其活性炭得率为32.4%、表面积为1232平方米/克,  相似文献   

14.
一、图的简单说明所附各图是本发明活性炭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图。第1图至第4图为高温活化实施例。第1图是正面图,第2图是第1图 A—A 线处的断面图,第3图是第1图中 B—B 线处的断面图,第4图是它的平面图。另外,第5图至第8图是低温活化的实施例,  相似文献   

15.
在 6 0 0~ 80 0℃温度下煅烧炭化颗粒炭化材料后 ,用水蒸气在 85 0~ 95 0℃回转炉中活化 3h,如此活性炭的制造特性得到改善。该活性炭装置的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率 ,操作安全可靠 ,可有效控制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废热。 (钱慧娟译自 CA1 2 9:2 9730 )活性炭制造设备及其炭活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发明的详细说明: 以粉状或细颗粒的椰子壳炭、锯屑炭、煤、成型煤等原料,采用流化床制造活性炭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但通常型式的流化床,使用2~20毫米粗颗粒原料制造活性炭是困难的。其理由为流化粗颗粒需加大床的气体流速,造成气体与原料间的反应率降低,仅能使颗粒表面活化,一般只得到吸附率低的活性炭。如再次活化,也仅能促进活化表面,但降低了颗粒表面强度,在激烈混和的流化床内,引起颗粒破损,使活性炭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污水处理场建设的湿式空气再生(WAR)装置,对粉末活性炭生化技术(PACT)处理石化污水产生的大量污泥和废活性炭进行再生。结果表明,经WAR装置再生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满足污水生化处理要求,再生活性炭和WAR装置产生的氧化废气可重返PACT系统使用,减少了氧化废气外排及新鲜活性炭用量。再生活性炭回用量达9 010 kg/d,占生化处理粉末活性炭日用量的90.5%,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废水、废炭、废气的回收利用,避免了"三废"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李玉甫 《辽宁化工》2010,39(9):916-917,920
以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建立了静态吸附装置,并通过该装置研究了90#汽油在不同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在制备过程中,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脱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活性炭对汽油饱和蒸气的吸附性能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其中BET比表面积影响最大,另外较大的孔、较宽的孔径分布,有利于脱附。同时得到最优的制备条件,碱炭比为5: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磷酸为活化剂二步法组合炉制造粉状活性炭的新工艺及相关的炭活化装置。工业化生产试验表明:本组合炉生产工艺具有投资省、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高、酸耗能耗低等特点。试验的成功为中小型磷酸法活性炭厂的建厂或技术改造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0.
煤制活性炭     
本文介绍了煤制活性炭的概略情况。为搞清原料、活化过程、特性和用途之间的各种关系,还需要对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制造活性炭的一般方法可以看做是用天然碳质原料制取吸附剂。这一工艺必然产生具有不同微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多种多样的活性炭。要得到某种特定用途所需的最佳结构和表面性质的活性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工艺和原料,或许还通过活化后的处理等措施来制取。对于煤基活性炭,要达到更接近规定的性质,也许值得进一步开发以烧结粉状活化的炭为基础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