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鑫宇  郎乐  王建伟  赵丽辉 《应用化学》2020,37(11):1324-1332
本文构建了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磁珠-适配体,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建立食品中AFB1的定量检测方法。 利用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法,将羧基磁珠进行活化。 活化后的羧基磁珠与5'端氨基修饰的适配体进行孵育结合,通过酰胺反应将适配体共价连接在羧基磁珠表面,固定在磁珠表面的适配体作为捕捉探针将样品提取液中的AFB1分离,通过LC-MS/MS对AFB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AFB1在浓度0.25~25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定量检出限为0.25 ng/mL,回收率达到80.3%~92.5%,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8%。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便捷、可痕量地检测AFB1,所制备的磁珠-适配体可重复利用,为定量检测AFB1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邢言言  佟玲  陈楠  于治国  赵云丽 《色谱》2015,33(12):1320-1326
将ProtElut NHS(N-羟基丁二酰亚胺)偶联磁珠与抗黄曲霉毒素总量单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磁珠,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良好的磁性能和特异的选择性。本文建立了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免疫磁珠富集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PBS缓冲溶液(2:8, v/v)提取后用免疫磁珠富集净化,1 mL甲醇洗脱;经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m)分离,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汞/氙灯荧光检测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13~0.038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44~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9%~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4.2%,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由于采用高温、高湿渥堆发酵工艺,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而影响饮用安全,而目前专门针对六堡茶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报道较少,因此提出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六堡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取2.50 g过筛的茶叶样品,用2.0 mL水润湿后,以20 mL含1%(质量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振荡、离心后,分取1.0 mL上清液,以250 mg无水硫酸镁、15 mg HC-C18吸附剂、80 mg N-丙基乙二胺净化。振荡、离心后,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取续滤液进行测定。以0.1%(质量分数)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后的黄曲霉毒素B1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44~14.40μg·L-1,检出限(3S/N)为0.03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空...  相似文献   

4.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IA),是一种将色谱层析和免疫技术相结合的快速分析方法,为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本文从比色和荧光两种方法介绍了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在AFB1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不同信号标记材料及其对应方法学,并讨论了目前免疫层析检测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AFB1的现场即时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得了主要成分为Fe3O4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纳米磁珠和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而带上氨基基团。带上氨基的磁珠通过戊二醛活化后发生醛基化,与黄曲霉毒素B1(AFB1)多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B1免疫磁珠。利用该免疫磁珠为净化工具,建立了有机溶剂萃取、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线性范围为5~50μg/L,相关系数达0.999 4,检出限为0.5μg/L,平均回收率为96%,相对标准偏差为12.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电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光度法检测花生酱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样品经过体积分数为60%的甲醇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以KobraCell装置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定量。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能达到完全的基线分离,检测限分别为0.5、0.15、0.5和0.15μg/kg,线性相关系数0.999,回收率可达74.2%~96.5%,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1%。该方法能够满足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用乙腈洗脱下来。以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50mm,1.7μm)为分离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淋洗,用串联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监测。黄曲霉毒素M1的质量浓度在0.1~16.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1 5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0.005μg·kg-1。方法用于分析牛奶样品,测得回收率在89.5%~101.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9.5%之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全自动免疫亲和在线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快速高通量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的分析方法。饲料样品经乙腈-水(80∶20,体积比)提取,3 g/L Triton X-100水溶液10倍稀释后,用自动进样器注入RIDACREST在线固相萃取系统并流经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小柱,以甲醇-水(45∶5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C18色谱柱(150 mm×3.5 mm,5μm)分离,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根据3倍信噪比的峰响应值,确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出限分别为0.08,0.05,0.18,0.08μg/kg,分别在1~100,0.24~24,0.56~56,0.24~24μg/k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4,0.999 7,0.999 8和0.999 8;AFT在猪饲料、鸡饲料、宠物饲料和饲料原料4类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2.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5%~4.9%。该方法一次装柱可检测60个样品,液相色谱分析一个样品总的运行时间为15 min,所以1 d可检测70~80个样品,满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快速高通量准确定量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超声萃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蜂房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粉碎,过孔径为120μm筛后,采用70%甲醇溶液超声处理30 min,经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光化学柱后衍生,通过荧光检测器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的线性范围为0.010 4~0.052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9;黄曲霉毒素B2的线性范围为0.003 8~0.019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黄曲霉毒素G1的线性范围为0.010 8~0.054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黄曲霉毒素G2的线性范围为0.003 8~0.019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4种黄曲霉毒素检出限分别为0.42、0.15、0.43、0.15μ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5%(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9%~96.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蜂房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周琳婷  李在均  方银军 《分析化学》2012,(11):1635-1641
依次电沉积氧化石墨烯、2,5二(2噻吩)-1-对苯甲酸吡咯和氯金酸于金电极表面,以EDC/NHS为活化剂,将黄曲霉毒素B1(AFB1)抗体共价连接在导电高分子膜上,最后滴涂1,3-二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于上述修饰电极表面,制得AFB1免疫传感器。以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测试底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考察此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石墨烯和纳米金的引入明显提高了修饰层的电子转移速率,使电极的表观活性面积由裸金电极的0.1772 cm2增加到0.2188 cm2和0.2640 cm2。当AFB1浓度在3.2×10-15~3.2×10-13mol/L范围内,传感器的交流阻抗响应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检出限为1.1×10-15mol/L。传感器在4℃下保存20周以上,电化学响应保持基本不变。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优于现有文献报道,并应用于花生样品中痕量AFB1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发酵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发酵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用CH2Q2提取黄曲霉毒素,提取液经浓缩后,用LC-CN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浓度范围20~200μg/L(B1、G1),15~120μg/L(B2、G2)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黄曲霉毒素的回收率为81.4%~92.3%,相对标准偏差RSD 1.6%~4.2%.检出限为0.32μg/kg(B1、G1),0.18μg/kg(B2、G2)(S/N=3).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检测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Waters Nova-Pak色谱柱(3.9 mm I.d.×150 mm,4 μm),以甲醇、乙腈和1%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24,4.0和0.5 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6.0,4.0~100.0和0.5~40.0 μg/L;在小麦、玉米、黑麦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8% ~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79% ~9.38%.  相似文献   

13.
李军  于一茫  田苗  王宏伟  卫锋  李莉  王雄 《色谱》2006,24(6):581-584
建立了同时检测粮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Waters Nova-Pak色谱柱(3.9 mm i.d.×150 mm,4 μm),以甲醇、乙腈和1%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24,4.0和0.5 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6.0,4.0~100.0和0.5~40.0 μg/L;在小麦、玉米、黑麦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8% ~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79% ~9.38%。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腰果中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 R  Fan Z  Fu M 《色谱》2011,29(12):1155-1159
建立了腰果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HPLC-MS/MS)。样品用甲醇-水(8:2, v/v)溶液提取后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5 mL丙酮-水-甲酸溶液(96:3.5:0.5, v/v/v)洗脱,氮吹至干,1 mL甲醇定容;在资生堂MG C18色谱柱(100 mm×3.0 mm, 3 μm)上梯度洗脱分离,然后采用电喷雾离子化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9~0.04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3~0.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0%~78.5%,相对标准偏差为2.8%~9.1%,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评价了基质效应,信号抑制/增强值为88.8%~99.4%,说明净化后的基质效应较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腰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学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柏子仁中的黄曲霉毒素G_2、G_1、B_2和B_1。样品经甲醇(7+3)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用甲醇洗脱,洗脱液经黄曲霉毒素专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45+55)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柱后光化学衍生波长为254nm,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40nm。黄曲霉毒素G2、B2的线性范围均为0.125~5.0μg·L~(-1),黄曲霉毒素G_1、B_1的线性范围均为0.50~20μg·L~(-1),检出限(3S/N)在0.012~0.047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81.4%~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6.9%之间。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产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B_1、AFB_2、AFG_1及AFG_2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用80%乙腈水超声提取后,经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AFB_1、AFG_1和AFB_2、AFG_2分别在2.25~22.5 ng/mL和0.75~7.5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AFB_1、AFG_1的定量下限均为0.7μg/kg,AFB_2、AFG_2的定量下限均为0.2μg/kg。AFB_1、AFG_1在1.5μg/kg,AFB_2、AFG_2在0.5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8.7%~85.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0%~6.5%,日间RSD为6.6%~7.0%。该法操作简单,耗时少,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刚  王松雪  张艳 《分析化学》2013,41(2):223-228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浓缩,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um)分离.以甲醇-水(40∶6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进样量为1μL,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为360 nm,发射波长为440 nm,无需衍生.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保留时间小于5min,从样品前处理到结果分析整个过程小于45 min.根据3倍信噪比的峰响应值,确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出限分别为0.15,0.05,0.40,0.06 pg,4种毒素在0.4 ~ 60.0 pg,0.2~15.0 pg,1.5~ 60.0 pg和0.2~15.0 pg范围内分别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999,0.9999,0.9998和0.9992;在小麦、玉米、稻谷3类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77.4% ~ 104.2%,精密度为1.8% ~ 8.9%.本方法无需衍生即可同时测定粮食中4种黄曲霉毒素,适用于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花生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和11种农药残留(啶虫脒、乙草胺、多菌灵、克百威、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吡虫啉、嘧霉胺、戊唑醇、噻虫嗪)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HRMS)。样品经乙腈-水-乙酸提取液(84∶15∶1,体积比)提取,1.0 g硫酸镁、100 mg PSA与400 mg C_(18)硅胶混合体系净化后进行检测。采用Hypersil Gold C_(18)柱(100 mm×2.1 mm,1.9μm)分离,用UPLC-HRMS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种黄曲霉毒素和11种农药残留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方法定量下限为0.25~1.0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4%~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2%~10%。该方法的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实现对花生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和11种农药残留含量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婴幼儿营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溶液匀质提取,过黄曲霉毒素B1免疫层析亲和柱净化,经CNW Athena C18色谱柱分离和光化学柱后衍生反应器衍生后,用带有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黄曲霉毒素B1含量。黄曲霉毒素B1在0~1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25μ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7.7%~106.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6)。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技术要求,适用于婴幼儿营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时检测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及微囊藻毒素-LR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粉碎后,用乙腈-水-甲酸(89 ∶ 10 ∶ 1,v/v/v)提取目标物,C18分散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吸附剂种类对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该法在各自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4;检出限为5~10 μg/kg,定量限为15~40 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2.3%~101.2%。该方法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高效,适用于淡水鱼中柱孢藻毒素、节球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