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在急性低压缺氧时含量变化。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模扬言同空缺氧,以30m/s速度直接上升至7500m高工,分10min、30min、60min三个暴露组。照组于低压舱内,不上升高主 同时间心肌组织和血清NOS、NO、SOD和MDA含时进行测定。结果:大鼠急性低压缺氧30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 M I)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 O)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8例 A M I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3 h 分别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 O)、超氧化物岐化酶( S O D)及丙二醛( M D A)的含量变化。结果:溶栓治疗后3 h 的 N O、 S O D 含量较治疗前含量显著减少( P < 0.05)。 M D A 含量显著增加( P < 0.05)。尤以冠状动脉再通组 N O、 S O D 含量减少( P < 0.01), M A D 含量增加( P < 0.01)更明显。而未通组在治疗前后的 N O、 S O D、 M D A 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 N O、 S O D 含量减少, M A D 含量增加与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在对 A M I患者行溶栓治疗同时,应同时积极采取抗氧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老龄鼠再灌注肾损伤中一氧化氮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老龄鼠肾缺血再主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做老龄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用川芎嗪组和未用川芎嗪组,检测缺血60min,再灌注15min和24h的肾组织NOS、NO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中NOS明显升高(P〈0.01),NO明显升高(P〈0.01),MDA明显升高(P〈0.01),与此结果相比,用川芎嗪组N  相似文献   

4.
老年记忆减退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转录和翻译探讨一氧化氮(NO)与老年性记忆减退发生的关系,为探讨老年性记忆减退发生的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Mo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筛选为记忆正常和记忆减退两组,并以青年大鼠为对照。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NOS的活性,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神经元型NOS(nNOS)的mRNA含量。结果海马组织中,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记忆减退组较青年组NOS活性〔分别为(171±24)、(121±17)及(269±64)nmol·min-1·mg蛋白-1〕和nNOSmRNA含量〔分别为(60±10)、(36±6)及(103±12)积分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均下降(均为P<0.05),记忆减退组比记忆正常组下降更为显著;小脑组织中,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记忆减退组NOS活性呈下降趋势;记忆减退组nNOSmRN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衰老和老年记忆减退时海马等脑区NO生成在酶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呈现下降趋势;NOS酶活性的变化可能系其上游mRNA表达减少所致。提示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发生可能与nNOS基因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cNOS,iNOS) 在金黄地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定位及其意义.方法 我们应用金黄地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大鼠同基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应用NADPH 黄递酶组化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肝组织NOS 的活性及cNOS,iNOS 的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NO 代谢产物NO-x 明显增高,环孢菌素A 可显著抑制NO 的合成. 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NADPH_d 组化染色及其兔抗大鼠多克隆抗体iNOS,cNOS 免疫组化染色均呈强阳性表达,但以iNOS表达为主.iNOS 主要在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及Kupffer 细胞等炎性细胞表达,而同基因组及免疫抑制治疗组则不表达.结论 原位肝移植肝细胞NO 产物可随移植肝的免疫状态不同而异,肝细胞NO 很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NO 合酶及其代谢产物NO-x 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可具有早期的免疫学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刀豆素A(ConA)诱发T细胞介导的小鼠肝损害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黄递酶染色(NADPH-d)技术观察iNOS表达。结果ConA造成肝损害后,血浆中亚硝酸盐(NO-2)较正常对照组(PBS组)显著升高,以L-NAME抑制NO合成,肝细胞损害反而加重,且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增加,肝窦内血细胞聚集加重;在ConA造成肝损害时可见肝实质细胞表达iNOS,且越靠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表达越多,推测这是肝细胞对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种自身反映;用环孢霉素A(CSA)预先抑制T细胞活化,则未发现肝细胞表达iNOS。结论在ConA性肝损害中,肝实质细胞通过启动自身的NO生物合成机制参与了炎症应答,并通过消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血细胞在肝窦内聚集而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生物过程很可能是肝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系统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系统基因的表达。方法 观察了12周STZ-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力,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肾脏皮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NOS活性及iNOS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而NO含量却反而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成障碍,灭活加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态高压(HPH)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分为四组:对照组(n=10),缺氧组(n=10),缺氧+L-NAME组(n=10),缺年头+L-Arg组(n=10)。通过P50压力传感器测量定四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缺氧+L-Arg组的PAMP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组的右室(RV)干重/左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规律,揭示其与衰老的关系。方法采用铜离子活化镉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和血红蛋白氧化测定组织NO、丙二醛(MDA)含量和NOS的活性。结果与青年鼠组(4-5月龄相比,老年鼠组(20-22月龄)心脑肾组织NO降低差异显著性(P〈0.01),而中年鼠组(9-10月龄)仅肾组织NO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年鼠组比较,老年  相似文献   

10.
环氧化酶及5-脂氧化酶对肾炎模型中肾小球i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AA)环氧化酶产物及5-脂氧化酶产物对大鼠加速性肾毒性血清性肾炎(NSN)中肾小球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NSN大鼠模型后,应用消炎痛抑制AA环氧化酶,应用MK-0951抑制AA的5-脂氧化酶,观察对肾小球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在NSN大鼠,应用消炎痛抑制环氧化酶,可减少肾小球合成的前列腺素(PG)F2及血栓素(TX)B2,使肾小球iNOS表达增强,尿亚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实验性大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采用3H-L-精氨酸转化实验检测鼠肺组织NOS活性[1]及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2]。结果表明,哮喘组的诱生型NOS(iNOS)活性增加152.39%~249.40%,而原生型NOS(cNOS)活性则降低61.81%~64.84%(P<0.05);致敏组iNOS活性较对照组增加67.81%(P<0.05),cNOS活性则无甚改变。NADPH-d组化染色显示,哮喘组的气管、细支气管上皮均有整片深着色。哮喘时iNOS活性常呈上调,而cNOS则下调,且iNOS的上调作用尤早于cNOS的下调。提示哮喘时的气道炎症性改变,发生于气道平滑肌收缩及内皮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12.
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m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变化的机制。方法 复制容量超负荷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iNOS。结果 容量超负荷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iNOS基因有达。结论 心功能不全心肌一氧化  相似文献   

13.
动脉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S基因表达的特点及其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复合胶原酶法分离培养高血压病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动脉VSMC,并以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原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VSMC的NOS活性和诱生型NOS(iNOS)mRNA表达量。结果 (1)高血压组VSMC的NOS活性和iNOS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水平变化及自由基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 检测2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37例脑梗塞、4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清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IA组血清NO水平呈显著性升高(P〈0.01),脑梗塞组无明显变化,脑动脉硬化组则有显著性降低(P〈0.01);与脑动脉硬化组比较,脑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猪苓多糖(PPS)的免疫调节和免疫的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结果 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依赖关系,并与干扰素-γ(IFN-γ)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能被RNA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和iNOS抑制剂L-NMA所抑制。结论 PPS可能单独或与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脏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祛: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湖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0只,体重250~35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O)组、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组、左旋精氨酸(L-Arg)组、左旋甲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及L-Arg+L-NAME组,每组10只。切除大鼠肝左叶和中叶,右叶和尾状叶热缺血lh建立ALF模型,L-Arg组、L-NAME组手术前后30min经尾静脉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L-Arg或L-NAME;L-Arg+L-NAME组手术前30min经尾静脉注入L-Arg,间隔3…  相似文献   

17.
雌二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一氧化氮(NO)产物及诱导型一氧化氮 麦(iNOS)mRNA的表达。验证雌二醇影响恰在民的机制。方法 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NO产物的指标,用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iNOS表达。结果 (1)雌二醇呈时间依赖关系(0~24h,P〈0.05)和剂量依赖关系(10^0-7~10^-2mol/L,P〉  相似文献   

18.
左旋精氨酸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家兔MIRI模型,观察L-Arg对血清中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L-Arg保护组和非保护组比较,血清及心肌NOP明显升高(P<0.05);心肌LDH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LDH无明显变化;心肌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L-Arg通过提高机体一氧化氮水平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和自由基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肝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与自由基的变化.方法实验Ⅰ:大鼠24只分为4组,一组为正常组,其余3组为损伤组.TAA600mg/kgsc24,48,72h测定内毒素及NO3-/NO2-,ALT,AST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定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实验Ⅱ:大鼠32只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C,D组TAA600mg/kgsc;同时给予B组生理盐水04mL/kg,C组75%LArg300mg/kg,D组25%LNNA10mg/kg.24h后重复注射1次.24h后按实验Ⅰ取血、肝组织,测定有关指标.结果大鼠注射LArg后,NO的合成增多,转氨酶及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注射LNNA组大鼠肝损伤程度加重,肝组织自由基的测定表明,抑制肝损伤大鼠NO合成,肝组织LPO含量增高而SOD,GSPHX活性降低,SOD,GSHPX协同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结论抑制NO的生物合成,自由基水平增高,从而加重了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与心肌一氧化氮(NO)产生之间的关系及东莨菪碱对其影响。方法12只绵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东莨菪碱治疗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冷停搏液(本院配方);实验组,停搏液中加入东莨菪碱17.5μg/kg。于主动脉阻断前、再灌注5分钟、再灌注30分钟取冠状窦血检测NO、肌酸激酶(CK)、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取心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相应时点监测心功能。结果再灌注5分钟和30分钟时,对照组心肌血的NO、CK、cGMP、MDA均明显升高,与主动脉阻断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和实验组相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再灌注5分钟和30分钟时心肌功能均降低,对照组较实验组更为显著。再灌注后NO的变化与心肌MDA和CK之间呈正相关(P<0.05和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与NO产生增加有关,大量释放的NO提高心肌组织cGMP,参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害心肌功能。东莨菪碱减少NO产生、保护顿抑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