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在候潮、检疫、等泊位、避风或在锚地修理时,均需要存锚地抛锚,如何使船舶安全又稳妥地停在锚地是船舶铺泊的着眼点。随着全球汽车船的迅速发展,文章就汽车船销泊时锚地的选择、锚泊方法、锚泊偏荡、抗风能力等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海港迅速发展,吴淞口锚地每天都有多艘外轮在此锚泊.特别是当台风袭来前,吴淞口锚地的锚泊船更是密密麻麻。曾有一次台风袭击上海时,整个长江口水域的风力增强到10级以上,导致吴淞口锚地几艘外轮接连走锚。为此,这些船舶的船员恐慌万分,不断发出呼救信号.要求引航员即刻登轮,以应对危急情势。虽然上海港引航站曾连续数次派出引航员,  相似文献   

3.
刘昌江 《珠江水运》2002,(10):21-21
9月4日下午,在广州沙角水域15号锚地,一艘长230余米、装载7700余吨燃油的希腊籍船舶“OLIMPIC SERENITY”轮出现严重走锚,最近时距离16号锚地过驳的“国航”轮不足200米、离29号灯浮不足100米!造成正在卸油给“森洋”轮的“国航”轮作业中断,两轮被逼离开作业锚地。后经广州海事部门7个多小时的全力救助和协助,在多次移回原锚地仍不能阻止走锚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最后只得改抛沙角17号锚地。 9月4日下午1点20分左右,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值班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监控着辖区交通安全,突然,值班员发现沙角海事处水域15号锚地的“OLIMPIC SERENITY”……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龙口港锚地规模不足的问题,进行了锚地面积计算的研究。在对锚地的基本要素、选划原则及龙口港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的锚地面积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龙口港未来锚地的基本规划方案,对港口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晶  孙波 《水运工程》2024,(2):120-123
以京杭运河二通道上设置的八堡船闸待闸锚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运量预测、通航条件分析、八堡船闸运行特点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排队模型对待闸锚地所需锚泊位数量分析计算,同时利用三堡船闸待闸锚地布置情况进行实例对比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锚地改造措施。结果表明,合适的待闸锚地容量为不小于3个闸次船舶数量,并建议设置远程调度锚地进行梯级调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锚地选址时的底质影响问题,对比分析国内外锚地底质研究成果,根据锚抓力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底质条件对应不同船锚类型的锚抓力系数,论述船锚类型和锚地底质对于锚抓力的影响,最终将锚地底质条件按照不同锚型的锚抓力系数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底质对于卧底锚链摩擦力的影响并给出典型大型船舶在不同底质上的卧底锚链摩擦力,说明卧底锚链长度对船舶锚泊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锚地底质的适宜性跟使用锚地的船舶类型、等级、锚型等因素有关,应对使用锚地的船型进行分析论证,必要时应开展锚泊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7.
许多航海者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当船舶快要抵达锚地时,由于锚地水域的限制,以及锚位点的设定(通常由港方指定),还有其他抛锚船的存在.留给船舶的回旋余地就特别狭小。抛锚者也就需要时刻把握并控制船舶动态,并对他船进行避让.以便安全地抵达锚地及时抛锚。因此,掌握一种能随时确定本船与锚位相对距离与方位的方法,从而及时控制好船舶,把握好时机.对于抛锚而言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由于进出印度尼西亚PALANGGA锚地航道的浅点位置不确定,且定位条件差,因此船舶进出风险较大。2013年,有2艘船舶在进出该锚地时触浅。为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笔者总结几次安全进出该锚地的经验,供同人参考。1锚地概况PALANGGA锚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发挥避台锚地保护避风船舶的作用,分析台风过境时避台锚地内外发生船舶事故的原因,指出避台锚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锚地数量和容量不足、设施维护不到位、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从确定合理的避台锚地数量及地理位置、制定落实锚地基础设备配置、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船舶自身设备配置及维修、实时监控锚地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文章为抗台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洋山港目前有两个锚地。一个是位于辖区最东面黄泽洋灯船西南侧的检疫锚地(又称1号锚地),该锚地专门提供给进出洋山港的大型船舶抛锚候泊或停泊之用,距离洋山深水港区27.5n mile:另一个是位于洋山港区内一、二期码头对面的中小型船舶锚地,该锚地专供进出洋山港的支线集装箱船(驳)和其他小型船舶使用。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正常情况下,两个锚地基本都能够满足大、中、小型船舶的使用需求,在规范船舶有序锚泊,协调港区内船舶航行、靠泊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辉 《中国港口》2009,(9):22-24
锚地是港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也快速增长.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密度迅速加大.江苏沿江锚地已不能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锚地的建设和管理。但是,受河道变化、港口建设占用水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江苏段可供锚地建设的水域有所减少.同时.由于现有的锚地均隶属于各个港口.各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来筹划锚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往往限制了非本港船舶的锚泊需求.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锚地的公益性特点。因此。江苏沿江锚地的投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许多船舶在新加坡加油锚地停留时间较短,导致驾驶员对锚地水流情况不甚了解。2017年3月4—9日,笔者所在船舶在新加坡锚地AEBB(Anchorage Eastern Bunkering B或称EBB,见图1)停留5 d,充分观察锚泊船运动。3月4日早晨,船舶进入新加坡海峡东入口,西行接近霍斯堡灯塔(Horsburgh Lighthouse)折返,1300时再次进入,1800时至EBB锚地抛锚。在此  相似文献   

13.
港口岸线资源紧张,大吨级船舶或通航数量较少的船舶一般考虑乘潮进出港,并相应配置候潮锚地,针对目前尚无适合候潮锚地锚位数计算方法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有关规范标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影响候潮锚地锚位数因素,主要包括潮汐特征、航道管理及船舶到港时间规律等,且对这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种适合海港候潮锚地锚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合理可行,可为锚地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宁波避风港锚地近十年的区域代表站资料,得出宁波避风港锚地在台风影响期间大风的分布特征。结合台风移动路径对比分析避风港锚地与沿海海面的大风情况,得出:避风港锚地出现极大风的大小与避风港的走向及台风移动路径有关。避台决策服务时可结合锚地地理环境的遮蔽作用以及海洋渔业部门实况调查、渔船现有的锚泊设备等给出的避台等级来确定经济有效的避风港锚地。  相似文献   

15.
长江南京段水域全长98km,南北岸线长超过200km,其中北岸上至南京市浦口区驷马河口,下至仪征市十二圩。长110km;南岸上至南京市江宁区慈湖口.下至镇江市大道河口,长98km。水域内仪征联检油锚地、柄霞油锚地、扬子危化品锚地等大型危险品船只专用锚地像一座座天然避风良港,  相似文献   

16.
骆德正 《中国港口》2009,(10):23-25
近年来长江船舶趋于大型化。数量快速增长。港口现有锚地已不适应或不能满足需要.需建设新锚地或进一步维护原有锚地。作为基础性、辅助性配套设施,锚地是否完备关系到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同时反映出港口服务能力与水平.影响到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和长远发展.因此港口应充分保障锚地数量结构和能力,其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在水深变化剧烈的锚地抛锚要特别小心,一旦将锚抛入深水区极易丢锚丢链,一些港口有记录的遗失锚连就达上百具之多,本文探讨了在这种锚地抛锚的方法,推荐了几条锚误抛入深水区后,锚机超负荷时将交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浩  王俊 《水运工程》2023,(6):81-84
三峡坝区锚地数量多、水域地形复杂、船舶靠泊形式多样,给岸电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带来困难。本文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通过对三峡坝区锚地和待闸船舶调研、分析,结合三峡坝区常见的趸船、直立式靠船墩、丁靠、抛锚4种船舶靠泊方式,研究三峡坝区岸电接入锚地的方式和布置形式,提出了可行的锚地差异化岸电接入方案,为锚地岸电建设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不仅解决了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问题,而且对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港锚地的最小设计水深计算方法,进行了数学模型研究。采用UNDERKEEL计算模型,研究波浪作用下的船舶竖向运动,输出可提供船舶竖向运动的幅值响应算子(RAO)。研究中将锚地水深值按照1.2~2.5倍船舶吃水(T)以步长为0.05T增量作为输入参数进行计算研究,得出不同类型和等级的船舶在不同波高和波周期影响下的触底概率。根据选取的允许触底概率得出海港锚地最小设计水深与船舶吃水的参数关系,最终给出海港锚地最小设计水深的计算公式。相关研究方法和计算公式可以为海港锚地设计项目提供参考,并可作为海港锚地相关设计规范编制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港不同功能锚地锚位数和总锚位数无适用计算方法的问题,调研国内沿海港口使用、管理部门并收集现有规范及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各种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及局限性。提出引航、候潮、待泊、应急和检验检疫、过驳和避风等锚地锚位数计算方法,考虑到各功能锚地可共用,且大风天气时船舶均出港避风,为此,认为港口总锚位数宜取避风锚地锚位数与其他功能锚地锚位数之和中的大值。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较为合适,为海港锚地锚位数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