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洪利  郝海涛  党民团  闫晓杰  范立明 《应用化工》2011,(9):1569-1571,1574
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自由基引发共聚反应,生成共聚物SMA,是典型的交替共聚。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以丙酮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用收率作为评价标准,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BPO的质量分数x(BPO)=0.3%,n(苯乙烯)∶n(马来酸酐)=1∶1,w(单体)=30%,反应2 h的条件下,聚合物的收率可达到98.5%。利用化学滴定法测得聚合物中马来酸酐摩尔分数为49.91%,结合理论,证明了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交替共聚物。一种低温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工艺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7):1194-1197
以苯乙烯与马来酸酐为聚合单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合成得到可降解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SMA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及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PO量为0.3%、n(St)/n(MA)=1.2∶1、聚合反应温度125℃、聚合反应时间3 h,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n=27 303、分子量分布Mw/Mn=1.873 736的SMA共聚物。利用红外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5,(7):1194-1197
以苯乙烯与马来酸酐为聚合单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合成得到可降解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SMA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及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PO量为0.3%、n(St)/n(MA)=1.2∶1、聚合反应温度125℃、聚合反应时间3 h,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n=27 303、分子量分布Mw/Mn=1.873 736的SMA共聚物。利用红外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4.
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以马来酸酐、苯乙烯、十六醇、二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低温流动性改进剂马来酸酐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最佳制备条件为:①酯化:n(马来酸酐)∶n(混合醇)=0.5∶1,w(催化剂)=1.8%、w(溶剂)=90%,酯化时间2.5 h;②聚合:n(苯乙烯)∶n(马来酸酐混合酯)=1∶1,w(引发剂)=1.25%,聚合温度为75℃,聚合时间4 h,溶剂用量为55%。将合成的产物按1.0‰的剂量加入到俄罗斯原油提炼的俄柴油中,冷滤点可降低12℃。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酸酐、丙烯酰胺、次亚磷酸钠、聚乙二醇4000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一种四元共聚物。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马来酸酐)∶n(丙烯酰胺)∶n(聚乙二醇)=1∶0.8∶0.04,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引发剂加量10%(单体总量),次亚磷酸钠加量18%(单体总量)。结果表明,阻垢剂加量100 mg/L时,钙垢及硅垢阻垢率可以达到98.96%,70.26%,测试温度85℃下,钙垢及硅垢阻垢率保持90%,60%以上。表明此四元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丙烯酰胺、次亚磷酸钠、聚乙二醇4000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一种四元共聚物。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马来酸酐)∶n(丙烯酰胺)∶n(聚乙二醇)=1∶0.8∶0.04,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引发剂加量10%(单体总量),次亚磷酸钠加量18%(单体总量)。结果表明,阻垢剂加量100 mg/L时,钙垢及硅垢阻垢率可以达到98.96%,70.26%,测试温度85℃下,钙垢及硅垢阻垢率保持90%,60%以上。表明此四元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利用正交实验合成了一种涂料用水性分散剂聚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单体配比为n(AA)∶n(MAH)∶n(MMA)=1∶0.25∶0.25,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0.4%,反应温度为85℃,反应为4h,合成的分散剂分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高马来酸酐SMA及梳型表面活性剂SMA-g-MPEG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均相聚合及非均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和浓度、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MA中马来酸酐(MA)摩尔分数的影响。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采用非均相聚合法,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合时间8 h,温度80℃,引发剂浓度0.01 mol/L,单体摩尔比n(St)∶n(MA)=1∶1.5,在该条件下,所合成SMA中马来酸酐的摩尔分数为37.43%,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9 000,交替性好。将得到的SM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接枝反应,可以制得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1.03 g/L、表面张力为35.29 mN/m的梳型表面活性剂(SMA-g-MPEG)。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引发剂用量4%;n(马来酸酐):n(丙烯酸):n(丙烯酸甲酯)=2∶2∶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得到的产品阻垢率为88.37%。并研究了水质条件及共聚物用量与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佳卿  周瀚  林晶晶  郭威 《广州化工》2013,(11):108-110,180
以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四元共聚物OMSV作为含蜡原油降凝剂,以凝点为评价指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马来酸酐)∶n(苯乙烯)∶n(醋酸乙烯酯)=9∶1∶1∶1,引发剂加量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90℃,单体浓度30%为最佳条件;并确定了其对具体含蜡原油的最佳使用条件:OMSV加量0.6%,热处理温度70℃,热处理时间2 h,冷却速度0.5℃/min。在此条件下,原油样品凝点最高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1.
以十一烯酸(UA)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十一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UMA),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3C NMR、DSC分析和酸酐质量分数的测定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FT-IR和13C NMR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十一烯酸(UA)与马来酸酐(MAH)发生了共聚反应。当反应温度为75 ℃、AIBN用量为0.75%时,随着MAH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得率和酸酐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略有减小的趋势,当UA与MA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0:60时共聚物的得率及酸酐质量分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78%和20.05%,与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当n(UA):n(MAH)为40:60,Tg达到最大值71.98 ℃。提高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共聚反应的进行,但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可根据所需聚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了苯乙烯(St) 顺酐(MA)二元共聚物。探索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共聚物进行酯化改性,用于塔河稠油的降黏研究,试验发现特性黏数在85 mL/g左右,MA质量分数为30%时,降黏效果最好,降黏率为4408%。要得到上述产品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 ℃,引发剂用量为油质量的02%,溶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0%,n(St)∶n(MA)为2∶1。  相似文献   

13.
新型阻垢剂IA-SSS-MA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建  王萍  宋小三  寇明旭 《应用化工》2006,35(7):510-513
以衣康酸(IA)、苯乙烯磺酸钠(SSS)和马来酸酐(MA)为单体,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合成了衣康酸-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IA-SSS-MA)三元聚合物阻垢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量、滴加时间等对聚合物阻碳酸钙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为IA∶SSS∶MA=5∶1∶0.25(摩尔比),反应温度100℃,引发剂量占单体总量13%,滴加时间为5 h,阻碳酸钙垢效果最好,阻垢率达到98.11%。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为单体,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无磷助洗剂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对助洗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产品的合成条件:单体中MA∶AA=1∶3(质量比),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4%,氧化剂∶还原剂=2∶1(质量比),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1.5h。研究了此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本体转移悬浮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三元共聚物。本聚合法结合了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的优点,通过本体预聚降低马来酸酐水解程度,制备了高酸酐含量的三元共聚产物,研究了引发剂、分散剂用量和预聚转化率对反应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单体比例与最终产物的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马来酸酐、乙醇胺、苯乙烯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羧酸型马来酸酐–乙醇胺–苯乙烯(MA–EA–St)高分子分散剂,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和时间、引发剂用量及酰化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对TiO2颗粒悬浮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聚合反应条件为:n(酰化马来酸酐)∶n(苯乙烯)=1.25,聚合反应温度75°C、时间5 h,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2%。当此条件下合成的MA–EA–St分散剂用量为2.5 g/L时,TiO2颗粒的悬浮率为97.42%,达到较佳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带螯合性基团水溶性单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刚  卿大咏 《应用化工》2010,39(4):494-496
以丙烯酰胺等原料合成了一种带有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五元环螯合性基团的单体,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评价了该单体合成的聚合物的防垢率,并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防垢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合成的最优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5%,原料配比为A∶B=1∶1.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 h。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明,产物为预期结构的单体,该单体合成的聚合物对硫酸钡垢的防垢率比马来酸酐-AA聚合物高很多。  相似文献   

18.
新型硫酸钡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晓娟  谢志海  张旭  李莉  降晓艳 《化学工程》2011,39(2):76-78,90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采用水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MA): n(AA): n(AMPS): n(MAC)=7: 6: 2: 4,引发剂...  相似文献   

19.
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路军  胡望明 《化学世界》2004,45(6):299-301,291
以过氧化十二酰为引发剂(IN),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实现了甲基乙烯基醚(MVE)与马来酸酐(MAN)的交替共聚合。通过详细研究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溶剂配比、溶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产率及产品特性粘度的影响,优化了制备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工艺条件。最后通过FTIR和13C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