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城中村改造工程康家村动迁基地项目方案户型设计为例,通过户型方案设计研究,分析城中村建筑户型设计的特点,以利于对城中村改造顺利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太原市殷家堡片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理念,从平面布局、交通流线、景观绿化等方面,阐述了该城中村规划布局的特点,并简述了建筑户型与造型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的改造目前已进入高峰时期,在开展吉如R21-01、02地块方案设计前,对居住文化、周边楼盘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以保障城中村改造推进过程中拆迁户的利益,安置房建设上体现出与商品房媲美的优势,满足居住人群的各种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和规划是近几年比较热点的课题,根据城市发展的布局,将城中村改造建成新居民区的规划和建设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结合兰州首批试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分析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存在的特点,有别于传统的农村和现代化城市形态和本质;同时探讨如何在城中村整体规划以及单体建筑平面布置上考虑城中村规划和建设的特点,以合理安置人们的居住问题,为同类城中村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文冲村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该城中村的房屋建设、建筑质量、产权特征等基础信息的调查,应用GIS技术方法,进行地块建设情况和改造成本的评估,提出不同的改造方案,对GIS技术在城中村改造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杭州市拱墅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庆隆A地块方案设计的分析,提出城中村改造中因规划和地形限制产生的问题,探讨在设计当中应因地制宜、合理创新,充分满足农民的居住需求,促进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杭州市拱墅区城中村改造工程阮家桥B地块项目户型设计的分析,指出了城中村改造户型设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这对探索城中村改造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晋城市城中村的基本情况与改造模式,并以晋城市兰花路片区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例,分析了该片区规划改造的利益主体,并提出了其规划改造设计思路与方案,指出以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推进城中村改造,是未来城市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姚沛霈 《城市建筑》2014,(11):114-114
近年来,大量城中村回迁住区投入使用,暴露出城中村改造以及回迁住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使用者与使用需求为切入点,从城市、社会层面与改造、建设层面探讨城中村回迁住区建筑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罗吉  彭阳  陶德凯  刘法堂 《规划师》2013,(12):93-97
我国城中村改造工作需要支付高额的拆迁改建成本,往往通过规划加强对土地深度利用"获取额外收益"以平衡改造的经济需求,但由于城中村可利用面积有限,提高土地收益意味着更高的土地利用强度或是更能迎合市场的用地开发结构,改造规划与既定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之间产生摩擦。研究以武汉市已完成的38个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例,从实证分析评价入手,总结了当前城中村改造规划与上位规划、相关规划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改良和外部协调并举的规划协调思路,具体通过优化当前城中村改造中的规划技术、方法和定位,减少编制改造规划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1.
林林 《福建建筑》2014,(5):21-24
本文以福州远东丽景社会保障房项目为例,着重从规划和廉租房建筑单体户型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紧凑性、实用性、精细性、经济性的户型设计理念,并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实践,希望对我国目前还处于廉租房建设起步阶段背景下的廉租房建筑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侯马市郭村为例谈城中村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丽 《山西建筑》2010,36(27):31-32
结合侯马市郭村特点,对城中村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从总体用地规划,总体布局规划,产业规划三方面具体阐述了郭村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为类似城中村改造工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回迁安置房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昆明市正在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虽然从政策层面出台了不少有关回迁安置房的政策法规,但目前在设计层面还没有真正的举措,所以有关"城中村"改造中回迁安置房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设计只是关心指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可以报规通过等硬性的指标,而很少有人关心到底适不适合回迁居民的居住与生活。该文通过对昆明市上东城回迁安置房进行现状调研分析并做出试验性改造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回迁安置房设计应该从回迁居民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代晓利 《规划师》2012,28(Z1):71-74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必须探索新思路。香港小户型住宅的形成与规划设计基本是围绕着公屋建设展开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借鉴香港公屋的设计经验,以"集约化设计"为理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优化楼面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体现空间高效性与复合型,关注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地产行业调控的加深,商品住宅市场将从投资需求回归于居住需求,以首置、首改类为主的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的主要购买力,从而对商品住宅的居住品质、区位交通和建造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该文以北京长阳半岛项目为例,从项目区域选址、规划布局、交通组织、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单体设计、景观、绿色节能等各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对城市近郊居住区首置首改类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灾后重建规划,通过村民意愿调查,针对村民灾后重建关心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抗震减灾、地方特色、生态建设、户型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四川灾区新型村庄的规划建设,以期对灾后重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日趋成熟的发展,景区周边的乡村依托景区地核吸引力发展成为旅游接待村,已成为景村共融性发展的新趋势。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的萌生,为景区的旅游接待设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以宝山风景名胜区上湖旅游村的规划为例,探讨在村庄规划中如何在满足景区需求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上湖村是依托宝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其主要功能为缓解旅游景区的接待设施压力;同时通过充分地保护和利用乡村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既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接待服务环境,又能够吸引游客停留观光,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设计遵循生态原则、人性化原则、可持续原则,从场地现状自然条件出发,合理布局,通过客源界定、文化挖掘、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产业转型、活动策划等方面研究,明确村庄的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绿化完善、设施建设等专项内容,进一步提出旅游接待村产业转型策略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大城市形象几乎可与发达国家媲美,但目前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应仅仅陶醉于奥运村、CBD等巨型里程碑建筑的创作中,还应对中小城市的建设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高层建筑是许多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成长,近几年,中小城市的高层建筑呈现较为繁盛的建设趋势,论文将本着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并针对中小城市的特殊实际,对高层建筑规划布局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冷红卫 《住宅科技》2013,(10):30-33
康居示范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康居示范村的村庄规划.通过对小王庄现状进行分析后,规划整体布局,并对小王庄的建筑单体设计、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杨国景 《山西建筑》2009,35(16):35-37
阐述了晋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的项目概况,提出了该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设计理念,从规划设计、道路交通、功能空间布局、竖向规划和绿化景观规划等方面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住房的平面、立面设计,从而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