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丽琴  赵霞 《农垦医学》2012,34(4):302-30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为Ⅰ期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单纯囊肿剔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5例行双侧附件切除,5例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为13.64%.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良好,病变隐匿,术前不易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卵巢交界性肿瘤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妊娠结局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腹腔镜手术处理的卵巢交界性肿瘤37例,其中浆液性16例,粘液性20例,子宫内膜样1例,患者年龄19-37岁,均有生育要求,要求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单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双侧卵巢交界性肿瘤行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并进一步分析其妊娠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2年内妊娠30例,术后2-5年妊娠6例,1例未孕,术后随访6个月-8年,复发5例,病理证实仍为交界性肿瘤,行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但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施行,且术后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因卵巢交界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开腹手术,16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随访发现4例(78.43%)复发,复发部位为对侧卵巢或保留卵巢.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结论 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有效方式,对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4例合并腹部肿块;2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表现为腹痛.5例未生育患者,4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部分切除术.5例已生育患者,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十大网膜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例患者中,除1例于术后第3年失访外,其余9例均健在,且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有无破裂来确定手术范围,总体预后远好于卵巢上皮性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行保守性手术,20例行非保守性手术,复发者5例,复发率11.11%。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早期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 对2009~2011年本院收治的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组织学类型:黏液性10例,浆液性5例.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4例,Ⅲ期2例,无Ⅳ期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术7例,子宫和单侧附件切除术3例,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加(或不加)大网膜、阑尾切除术5例.术后未行化疗4例,余11例术后均进行了化疗,病例随诊1~12年,随诊期内均存活.结论 黏液性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浆液性瘤.手术治疗是交界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对Ⅰ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年轻患者应至少保留一侧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与否不影响预后,尤其是Ⅰ期患者.CA125对交界性肿瘤的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 975年至 1 998年天津市南开医院及天津市二中心收治的 2 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病理学改变、临床分期及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中浆液性 8例 ,粘液性 1 5例 ,混合性 1例 ,在本组 1 4例 I期患者中 ,保留生育功能占 64.3%。 期 5例 ,均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 、 期全部给予腹腔及静脉化疗。术后随访复发率 1 6.6%。结论 :手术是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I期患者可采用单纯保守性手术 ,对 期以上患者应力求手术干净。而预后与术式及化疗关系不密切 ,但与期别及术后有无肿瘤的残留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serous surface papillary borderline tumor, SSPBT)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19例SSPB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  结果  19例SSPBT患者中,年龄25~55岁,平均(36.3±10.8)岁;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不孕检查时发现“盆腔包块”,部分患者有腹胀腹痛不适、阴道流血,或因手术时意外发现。有生育史患者9例,平均产次为(1.22±0.44)次,有生育要求患者11例。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检出率为88.24%,肿瘤最大径线平均值为(87±27.16)mm,多表现为中低、中等或混合回声。94.11%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43.75%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所有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在正常参考区间内。19例患者中双侧卵巢SSPBT占84.21%,典型者可见卵巢表面赘生物,多呈菜花样、乳头状、粟粒样等表现,部分患者卵巢表现为囊性增大或表面组织增生。8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11例患者经腹手术,11例为Ⅰc期,3例为Ⅲb期,5例为Ⅲc期;7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5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7例行肿瘤分期手术,有8例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其中铂类+紫杉醇类3例,铂类+多西他赛5例;14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11月,2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复发,其中1例因复发2次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术后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复发,2例成功生育,12例无复发。  结论  SSPBT是特殊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多为双侧,患者多有生育要求,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保守性手术存在复发风险,无生育要求患者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或行全面的肿瘤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对1993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类型黏液性10例(55.6%),浆液性6例(33.3%).临床分期Ⅰ期11例(61.1%),Ⅱ期5例(27.8%),Ⅲ期2例(11.1%),无Ⅳ期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术8例,子宫和单侧附件切除术4例,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加(或不加)大网膜、阑尾切除术6例;术后未行化疗5例,余13例术后均进行了化疗.病例随诊1~12年,随诊期间18例均存活.结论黏液性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浆液性瘤.手术治疗是交界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对Ⅰ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年轻患者应至少保留一侧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病人术后化疗与否不影响预后,尤其是Ⅰ期病人.CA-125对交界性肿瘤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8~2003年15年间收治的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病历资料。结果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Ⅰ期42例(占89.4%),Ⅱ期4例(占8.5%),Ⅲ期1例(占2.1%),无Ⅳ期病例。病理分型:黏液性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18例,混合性4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2例化疗。1例Ⅲ期患者术后5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Ⅱ期患者死于意外事故,1例Ⅰ期患者术后6年失访,余均存活。结论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轻有生育要求的Ⅰ期患者倾向于保守性手术,晚期患者宜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1958年1月~1993年3月收治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4例作回顾性分析,提出其特点:患者年龄较轻,以临床Ⅰ期为多,恶性度低,复发较晚,预后好。治疗以手术为主,Ⅰa期<40岁患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术,以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40岁患者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Ⅱ、Ⅲ期病人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淋巴清扫术,术后加辅助治疗。交界性肿瘤的预后与临床期别及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于佳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45-1446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复发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绝大多数处于FIGO分期的早期(18/21),其中合并微浸润的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保守性手术,13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患者12例,随访至今生存率92.30%.结论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Ⅰ期、无微乳头、微浸润的患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对于晚期、伴有微浸润、腹腔种植的患者除根治性手术外,术后可适当辅以化疗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术后严密随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卵巢交界性肿瘤多发生于较年轻妇女,平均年龄42岁,多为临床早期,其中Ⅰ期患者占91.7%,13例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4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0例患者术后未行化疗,22例无瘤存活。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首选治疗。年轻早期患者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早期患者不提倡化疗。  相似文献   

14.
梅立  岳军  谢兰 《西部医学》2012,24(5):858-860,86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BOT患者共54例。依据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单纯BOT(31例)和BOT伴微浸(23例)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BOT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结果 54例患者中初次手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卵巢肿瘤剥除术或单侧附件切除术)9例,保留卵巢功能手术6例,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41例;Ⅰ期17例,Ⅱ期28例,Ⅲ期9例,无Ⅳ期病例。交界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32例(59.3%),粘液性囊腺瘤18例(33.3%),其他组织类型4例(7.4%)。单纯BOT组中VEGF阳性表达为25.8%(9/31),BOT伴未浸润组VEGF的阳性表达为73.9%(16/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病例随访5~78个月,死亡1例,复发6例;复发病例中浆液性4例,2例为粘液性,1例同时有微乳头结构及微浸润;保留生育功能者3例复发,保留卵巢功能者2例复发,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1例复发。结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能通过肿瘤血管形成来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②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并尽量选择附件切除术;晚期患者宜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患者的生育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6例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8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9.0岁,平均随访56.3个月.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性手术和广泛性手术2组:保守性手术组109例患者(58.6%),广泛性手术组77例患者(42.5%).两组患者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随访时间、病理类型和肿瘤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151例(81.2%),腹腔镜手术35例(18.8%).利用t检验和x2检验研究数据的基本特征,利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肿瘤的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患者的生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有41例(22.0%)患者进行了化疗,31例(17%)患者复发,3例(1.6%)肿瘤相关死亡.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肿瘤分期、是否行分期手术和是否有腹膜假黏液瘤是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保守性手术较广泛性手术易复发,但不影响总生存率.保守性手术组中有66例手术后有生育要求,其中有24例妊娠,术后妊娠率为36.4%.结论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预后相对较好,但需重视对复发高危因素的评估.化疗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或防止复发.保守性手术较广泛性手术易复发,但并不影响远期生存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手术的彻底性与肿瘤的复发相关,但范围较大的分期手术是否会造成术后的不孕,仍需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聂丽娜 《医学综述》2012,18(9):1341-1343
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可提高妊娠结局,行保守性手术相对安全,再生育成功率高,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术后复发率高于非保守性手术,但未增加患者肿瘤复发的病死率,促排卵治疗对预后影响不大。因此,无侵袭性种植的交界性肿瘤患者自发妊娠是可行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行辅助生殖技术也是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妊娠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王平  彭子萍  李莉  罗跃 《四川医学》2012,33(3):498-50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和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15年来收治的38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结果 38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5年存活率95.3%,5例手术治疗后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为主的化学药物治疗,5年存活83.3%(P<0.01)。Ⅰ期36例中29例行保守性手术,7例行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分别为95%和66.7%(P<0.01)。结论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适当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40.5岁,Ⅰ期17例占70.8%,黏液性9例占37.5%,浆液性15例占62.5%。治疗后3例占12.5%复发。治疗以手术为主,11例(45.8%)行根治性手术,3例术后辅以化疗,13例(54.2%)行保守性手术,其中1例在随访期间正常妊娠及分娩。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临床Ⅰ期,尤其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保守性手术较安全有效,术后加强随访。而对Ⅱ期及以上患者,仍主张行根治性手术以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同时发现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收集本院剖宫产时发现的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粘液性和1例浆液性肿瘤。所有患者无临床症状,均为Ia期。3例术前超声发现卵巢肿块,1例术中发现,肿瘤大小2.5~12cm。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随访时问63~101个月。所有患者完全缓解并无瘤生存。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剖宫产同时行卵巢肿瘤手术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孕期及剖宫产术时均应注意对双侧附件的仔细检查。对于妊娠期的交界性卵巢肿瘤,手术方式及预后均和非帮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评价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5年期间在我院接受初次手术治疗的2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采用χ2检验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 247例患者有19例失访,纳入研究的资料完整的22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6.8岁,其中<40岁者141例 (61.8%)。FIGOⅠ期194例 (85.1%)。组织学类型以浆液性和黏液性最为多见 (204例,89.5%)。157例患者接受了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平均随访44.6月 (16~76月),有37例复发 (16.2%),1例死亡 (0.4%)。肿瘤复发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微乳头、浸润性种植、FIGO分期晚相关。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且发现时期别较早,预后好,但存在复发风险。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重要方式,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微乳头、浸润性种植、FIGO分期晚。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