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发机织物织造仿真系统,基于虚拟技术,输入机织物规格和上机工艺参数,可在该系统中生成上机图,并实现穿综、插筘、提综和打纬等机织物智能生成过程。系统利用模型和动画制作技术平台,完全实现了机织物从设计到织造的三维数字化,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利用虚拟实景,直观感受上机织造关键参数的作用,体验织造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传统织机和多综眼织机,织造6层正交角联锁织物,比较织物的织造参数、整体结构,分析两种织机生产三维机织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综眼织机织造结构复杂、厚度大的三维机织物时,克服了采用传统织机织造时其织物保型性差、生产工艺复杂、织造速度慢的缺点,同时发现综眼间距是多综眼织机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维机织物在厚度方向拓展受到限制的现状,提出两种关于把三维机织物织厚的设计方案。通过以层层正交角联锁织物为例,探究将厚度推广为N层的织物在多综眼织机上的织造方法,设计上机工艺(包括穿综图、纹板图及选纬图)。通过实际上机实验,成功使用两种方案织出层层正交角联锁织物。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案都可用于织造不同厚度的角联锁三维机织物,同时两种方案都具备各自的织造特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产高附加值、高档次花式纱罗织物的设计方法和生产关键点.详细介绍了花式纱罗织物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的表示方法,其重点是绞经纱的经组织点必须与相邻地经纱的纬组织点相邻,生产中去掉常用的纱罗后综,由原来织造纱罗时形成三种不同梭口改为两种梭口,并利用改进后的张力调节装置取代纱罗后综.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扭绞产生的断经,而且减少了综页数量,可生产花形较为复杂的纱罗织物.  相似文献   

5.
多层机织物组织CAD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简化多层机织物的工艺设计,研发了多层机织物组织CAD.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数学模型,并以蜂巢组织为实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采用Barland C Builder 5.0语言编程,用开口图表示多层织物组织,并提出顺逆序投纬模式,适用于任意层数的机织物设计,能自动生成穿综图及纹板图.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双引纬及多引纬织造的发展需求,根据机织双引纬及多引纬织造的生产要求和机构特点,提出每次引双纬或多纬机织物组织的设计表达方式。该设计方法采用经纱位置图表示织物组织结构,通过经纱相对于各引纬器的位置来反映经纱的开口运动状态,改变了传统上机图的布局,使之符合多眼综丝的生产织造,并由此设计了新的穿综图和纹板图。通过间隔机织物及角联锁织物的设计应用,验证了此设计方法在多层复杂机织组织设计上应用的可行性,对多层复杂机织物的设计和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详细阐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结构特征、织造原理及织造工艺,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成型,制成复合材料,并分析其内部结构。结果表明:由普通织机改造的多综眼多剑杆织机可以织造三维正交机织物,成型后复合材料内的纱线形状和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树脂较好地渗透到织物内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纤维体积分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勇 《江苏纺织》2010,(12):46-47,54
采用立体织物压扁还原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投梭路径选择、织造区域划分、上机组织图的设计,织造"工"型三维立体织物,并对二维织机织造三维立体织物的技术要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9.
为通过常规剑杆织机设计开发出一种简便的三维间隔织物织造方法,同时解决织机在织造三维织物时由于经纱的高密度造成纱线间的摩擦和夹紧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的常规剑杆织机进行双梭口改造方案,并设计了织机的综框结构以及穿综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设备改进及工艺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且综框运动设计能够有效控制三维间隔织物的成型结构。为使三维间隔织物在实践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成型效果,构建了三维间隔织物的临界高度模型,并引入相关生产数据,验算了三维间隔织物临界高度,为实践生产中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采用不同密度经纬纱线配合交织形成的格子织物的生产体会。通过试织制订了生产工艺,并按整经、浆纱、穿综筘和织造顺序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绳带机织物的设计与织造要点。通过对绳带机织物原料、组织、规格等进行设计,采用纹杆织机进行绳带机织物的手工织造;同时对现代机械化织制绳带机织物进行尝试和可行性分析。认为:只有对现代整经机的导纱部件、伸缩筘及定幅筘等进行扁平状改造,保证其尺寸与所选用的带经规格相吻合,并对织机的综丝和钢筘进行特殊形状的改造,合理配置工艺参数,才能最终成功织制绳带机织物。  相似文献   

12.
总结篷盖用立体机织物的设计及开发过程。以55.6 tex涤纶长丝为原料,以透孔组织和平纹组织进行组合,成功设计开发了三层组织结构的新型篷盖用立体织物。通过对织物的试织及实物效果分析,认为:生产该织物时应选用合理的结构参数和工艺技术措施。指出:开发的新型篷盖用立体结构织物中空层中形成辐射散热,减少了垂直辐射,在红外保暖与红外隐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角联锁织物的组织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达角联锁织物组织。通过对角联锁织物组织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组织中各参数的关系,得出用分式来表达任意一根经纱交织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多层角联锁织物的组织图和上机图,用这种方法可替代根据示意图画组织图和上机图的传统方法,不仅省时,而且准确可靠,同时为CAD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圆轨道法是三维筒状织物的新型成型方法。分析三维机织物的三种基本组织在构成三维筒状机织物时的特点,并以一种多层接结组织为例,详细介绍采用圆轨道法进行织造时不同的经纱上机方式,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以丰富和完善新型织造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产高密缎条织物的工艺调试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在omniplus-190型喷气织机上生产特细号高密缎条织物的工艺调整方法.针对该品种总经根数多、织机效率低、布面质量差的问题,经过试验摸索,认为在穿筘工序采用每筘4入,在穿综工序地组织采用飞穿法、边组织采用纬重平穿法,在织造工序合理设定开口角、综框高度、开口时间、后梁、停经架、上机张力、引纬工艺等参数,可使织机效率由60%左右上升到85%左右,下机一等品率达98%.  相似文献   

16.
多经多纬变密度色织物的织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了顺利织造多种经纱、多种纬纱、两种经密、两种纬密的色织物,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多臂喷气织机的特点,整经工序采用两个经轴,浆纱工序采用经轴染色和预湿上浆,织造工序采用两个织轴,并通过优化开口时间、开口类型、开口量、后梁高度,使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以上,平均效率达91%.  相似文献   

17.
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四层织物结构特点的分析,认为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以简单为宜,每个基础组织经纱的平均浮长尽可能接近,一般不设置接结点.设计时先由单层组织并为双层组织,再将两个双层组织都视作单层组织,合并为四层组织.指出:绘图前应该清楚地标明组织图里每一纵、横行所代表的纱线颜色,根据色经色纬的排列绘出组织图,从而确保所绘制的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的组织图组织点及色纱排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罗群 《丝绸》2012,(4):52-56
回顾了罗的变化历史及其组织结构和织造技术的演化,分析了南宋黄昇墓中出土的各种花罗组织结构多样性,重点探讨了二经绞平纹花罗、二经绞浮纬花罗、三经绞平纹花罗、三经绞斜纹花罗、三经绞隐纹花罗等在小花楼束综提花机上的装造形式、织造工艺和操作程序,为再现古代提花织罗技术的奇巧及保护和传承这项独特的丝织技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接结双层组织织物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接结点均匀与不均匀分布两种设计思路进行织物设计,并对样品进行了试织,总结出两种接结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要求、表里组织及接结组织的选择、纱线的排列、上机图的设计方法等.认为:利用双层组织表层和里层相对独立的特性,可设计出色彩更为丰富并具有独特结构及特殊效果的提花织物.  相似文献   

20.
探讨在喷气织机上生产小提花织物的织造工艺设置.穿综时要把花形组织点最少或头份最少的经纱穿入最后排的综框,花形组织点最多或头份最多的经纱穿入最前排的综框;穿筘时要注意总结方法,及时纠错;在织造工序采用半清晰梭口,合理设置经位置线和引纬工艺.通过实例分析说明,造成布面风格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前后综框上经纱张力差异较大,调整综框高度后可改善布面风格,织机效率从85%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