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锑、铀、铌对大鼠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锑、铀、铌分别对Fe2+L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匀浆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体外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锑、铌加入量分别在0.50nmol~5.00μmol、0.50~50.00μmol之间对肝脏LPO影响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低浓度对大鼠肝脏LPO有诱导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铀加入量在0.25~25.00μmol之间对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物作用为高浓度诱导,低浓度抑制。结论低浓度锑、铌对大鼠肝脏具有损伤作用,高浓度可以降低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铀随着浓度的增高对大鼠肝脏LPO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肖唯 《自我保健》2011,(1):69-69
要保护肝脏,还要了解它最怕的是什么。首先,肝脏最怕烟和酒。尼古丁能对肝造成伤害,而酒精更是肝脏的“毒药”。肝脏害怕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它害怕病毒侵害,因此定时接种甲、乙肝疫苗能有效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3.
采用细胞匀浆丙二醛(MDA)比色法(体外法)测定大鼠肝脏粗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MDA的含量。结果显示,铀与锰联合作用时,铀随着浓度的增高对雌大鼠肝脏LPO抑制作用增强;在低浓度可降低雄性大鼠肝脏LPO,在5·00~15·00μmol之间对雄性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具有诱导作用。低浓度钡对大鼠肝脏具有损伤作用,高浓度钡可抑制大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MRI、肝脏增强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结论:相对于肝脏增强CT,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健康月刊》2010,(5):25-25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和京都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的活体肝脏移植方法,可大大减轻肝脏提供者的身体负担。肝脏移植是指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患者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然后把一个有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患者体内的过程。在活体肝脏移植手术中,通常要切下肝脏提供者半个肝脏,因此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日本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方法是在实施活体肝脏移植手术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吕传彬 《现代养生》2014,(23):19-20
肝脏可以自行修补受损或不健康的肝细胞,即使已经受损,肝脏还是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生理机能。但是,这种特性却是造成肝脏疾病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原因,因为大部分肝脏疾病在初期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而患者往往在肝脏受损情况严重后才就医,让治疗变得困难。所以,平日就应该多注意保护肝脏健康,才不会对肝脏和身体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现对肝脏CT图像中肝脏区域的边缘检测,以便于后期的肝脏三维重建,为医师的诊断提供辅助.方法:利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对肝脏CT图像中肝脏区域进行边缘检测,把边缘检测问题转化为检测单位函数极大值的问题,主要流程包括输入图像、高斯平滑、检测边缘、边缘细化、边缘定位、输出图像.结果:该算法能较理想地检测出肝脏组织的边缘,同时具有平滑噪声的功能.结论:Canny算法较好地平衡了信噪比和检测精度这2个分割标准之间的矛盾,非常适合对肝脏CT图像分割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大多要通过肝脏灭活后排出体外。肝脏又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多数药物都是在肝脏内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等起到转化及解毒作用。有的对肝脏有毒性,直接损害肝细胞;有的具有间接肝毒性,通过药物的中间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有的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使肝脏成为细胞免疫反应或体液抗体作用的器官及抗体抗原复合物沉积的部位,从而损伤肝脏。抗结核药物,长期使用可加重肝脏负担,对肝脏产生不  相似文献   

9.
陈佩 《健康生活》2024,(2):21-22
<正>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深知肝脏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保肝护肝。在各类肝脏疾病中,人们比较了解的是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常见肝脏疾病,但对肝脓肿等不常见的肝脏疾病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0.
肝病是临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病毒型或者化学型肝病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和严重肝衰竭.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500例病人因为肝衰竭死亡[1].人工肝脏技术为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提供治疗机会,主要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脏技术、生物型人工肝脏技术和混合型人工肝脏技术三种.其主要目的是清除受损肝脏的有毒物质,减少肝脏损伤,为肝脏提供生长和恢复的环境,促进肝脏再生,同时,作为肝脏移植的桥梁,为患者成功实施肝脏移植提供保障.笔者对以上几种人工肝脏技术的国内外历史、发展、部分临床研究结果、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保健与生活》2013,(1):I0042-I0043
醉酒会引起身体不适,如呕吐、四肢酸软、头痛、口苦等。人体吸收的脂肪是在肝脏中完成转化和代谢的,饮酒过量后酒精长时间存留在肝脏中,会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导致脂肪无法正常转化和代谢,因此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疾病。穴位疗法一方面可缓解醉酒的不适症状,另一方面可加快酒精在体内的分解速度,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溴丙烷对两种雄性大鼠的肝脏毒性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肝脏解毒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Fischer344大鼠和18只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新鲜空气,一组给予1000ppm1-溴丙烷,每天8h,连续暴露4周。通过血浆的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对肝脏的功能和形态进行了评价。利用化学比色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对肝脏中的GST的活力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量。结果1-溴丙烷暴露可引起两种大鼠体重的下降及肝脏重量的上升;病理发现肝脏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血浆中CK、ALT和TBIL和DBIL等指标上升明显;两种大鼠肝脏细胞胞浆的GST活力增强,Fischer344大鼠微粒体GST的活力也增强;肝脏组织的GST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1-溴丙烷暴露对两种雄性大鼠具有肝脏毒性,GST在1-溴丙烷的肝脏解毒代谢中可能起到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槲皮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 探讨槲皮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 灌胃给予槲皮素及作为阳性对照的维生素 C,结扎后 3 0 min再开放肝门血管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别测定血浆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 ,肝脏槲皮素、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 (X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以及肝脏总抗氧化力、活性氧 (ROS)含量、DNA断裂率。结果 :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GPT、GOT活性、MDA水平升高 ,肝脏 XO活性、MDA和 ROS含量以及 DNA断裂率增加 ,而SOD、GSH- Px活性、GSH含量及总抗氧化力降低。槲皮素灌胃后肝脏中槲皮素浓度升高 ,血浆GPT、GOT活性及 MDA浓度降低 ,肝脏 ROS含量降低 ,GSH含量及总抗氧化力升高 ,SOD、GSH- Px活性有所恢复 ,对肝脏 DNA断裂发生无明显影响。维生素 C灌胃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也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 槲皮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强肝脏抗氧化体系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英国牛津大学研制成功一种能模拟肝脏体内生存环境以保存离体肝脏存活的装置,它为肝移植手术赢得更多时间,有助于提高移植成功率。此前,肝移植时,对离体肝脏需低温冷藏以减缓其新陈代谢,不仅易造成肝脏损伤,而且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只有几个小时。由于待移植的肝脏须经过种种检查测试,对接受移植的患者还要实施若干处理,使其进入接纳新肝脏的状态,因此在肝脏取出后需尽量延长保存时间,它对于成功移植十  相似文献   

15.
陆雅坤 《健康博览》2012,(10):52-53
动物肝脏营养丰富,但是人们又担心吃肝脏这个"解毒器官",会把"毒素"吃进去,反而对身体不好。究竟该如何看待动物肝脏这类食品呢?如何健康吃肝呢?动物肝脏的营养猪肝蛋白质含量丰富,这个量比猪肉蛋白质含量高出6%左右。动物肝脏最强大的,是其提供维生素的能力。最典型的要看维生素A了。维生素A对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牛磺酸干预组。2周后分别检测肝脏中脂褐质LF、血清MDA、SOD以及GSH-PX等血生化指标,并对小鼠肝脏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量化分析。[结果]牛磺酸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MDA和肝脏中脂褐质LF的含量,并增强血清中SOD以及GSH-PX的活性;肝脏免疫组化量化分析显示,牛磺酸可显著改善酒精对小鼠肝脏的损伤。[结论]牛磺酸可能通过抗氧化的途径来减轻酒精对肝脏导致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造成心情不畅、精神抑郁时,会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液的功能,对月经的按时来潮有重要的意义。对妇女来说肝脏功能正常是保证月经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肝脏手术的预后。因其是许多不同的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护也就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预处理对其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米蛋白对生长期幼鼠及成熟期大鼠肝脏脂类水平的调控效果及年龄对调控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分别给雄性Wistar 7周龄幼鼠及20周龄大鼠投喂CP为20%及14%的大米蛋白、大豆蛋白、酪蛋白2 w后,检测各组幼鼠、大鼠肝脏总脂质、肝脏总胆固醇及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结果各实验组间幼鼠及大鼠生长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酪蛋白组相比,大米蛋白组、大豆蛋白组幼鼠及大鼠的肝脏总脂质水平、肝脏总胆固醇含量、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酪蛋白组,大米蛋白降低幼鼠及大鼠肝脏总脂质、肝脏总胆固醇、肝脏甘油三酯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米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间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的膳食条件下,大米蛋白能够显著降低生长期幼鼠及成熟期大鼠肝脏脂类含量,显示与大豆蛋白一致的降低肝脏脂类水平的作用效果,并不受年龄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CT表现,以提高对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经临床确诊的12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接受CT扫描,对其中83例并发肝脏损害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异常主要包括肝脏弥漫性改变和肝实质病灶,前者表现为单纯性肝肿大10例,单纯肝密度减低9例,肝肿大同时伴肝密度减低36例,弥漫性脂肪肝8例和肝硬化2例;后者表现为肝脏机会性感染10例,艾滋病相关性肝血管瘤6例,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病情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