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鸡骨草(JGC)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鸡骨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TC50为41.85 g/L,TC0为8.93 g/L,鸡骨草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在作用144 h、浓度为8 g/L时对HBsAg、HBeAg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9.8%和32.4%。结论鸡骨草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含有茵兰益肝颗粒剂药效成分的药物血清对转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的(HBeAg)抑制作用。[方法]组织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药物血清第8天对HepG2.2.15细胞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11.48%,最大药物血清无毒浓度(TC0)为6.0%。6.0%!3.0%、1.50%、0.75%4种药物血清浓度在HepG2.2.15细胞中第8天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7.89%!5.8%、1.6%、1.6%,对HBeAg抑制率均为负值。[结论]茵兰益肝颗粒剂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有较低的抑制率,对HBeAg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必康胶囊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必康胶囊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HepG 2.2.15细胞的培养,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定量PCR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含量,研究肝必康胶囊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肝必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4.677 m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0.118 mg/mL.各组在用药后72、144 h细胞上清中HBV DNA拷贝数降低,肝必康在0.1 mg/mL时抑制率最高.各组用药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浓度显著降低.肝必康在0.1 mg/mL时抑制率最高.肝必康各组含药血清在用药后72、144 h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浓度显著降低,高剂量组抑制率最高.显示明显抗HBV的作用,TI均大于2.结论:肝必康胶囊体外培养细胞实验证实其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毛鸡骨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毛鸡骨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相似文献   

5.
槐果碱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HBeAg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槐果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果碱,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9天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药物作用9天后,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的50%生长抑制率(TC50)为0.002M,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50%抑制率(IC50)为4.9uM,其治疗指数(TI=TC50/IC50)为408.16;而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但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结论:槐果碱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是一个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二黄乙肝片影响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二黄乙肝片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应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在无毒浓度下检测二黄乙肝片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二黄乙肝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半数有效浓度(IC50)小于171.88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抑制率为29.85%,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89.99%.二黄乙肝片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指数为20.55.结论:二黄乙肝片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乙型提示其在体外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广东产地的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HBeAg和HBsAg两抗分泌和病毒DNA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测定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用ELISA法检测珍珠草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珍珠草对HepG2.215细胞HBV 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珍珠草在HepG2.215细胞上的TC50为207.8 g/L,对HBsAg、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0.72 g/L、53.38 g/L,相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3.42和3.89;最大浓度500 g/L对HBV DNA合成的抑制率达52.92%。结论广东产地的珍珠草在体外抗乙肝实验中仅高浓度组对病毒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两重病毒抗原的分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显示广东珍珠草可能通过干扰成熟病毒的包装以达到抗乙肝功效。  相似文献   

8.
甲基阿魏酸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阿魏酸(meth-ferulic acid,MFA)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MFA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5个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4 d和8 d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TC0=6.6μg/ml,TC50=179.7μg/ml。提示MFA对HepG2.2.15细胞毒性作用较低。在无毒浓度下,MFA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且治疗指数(TI)均大于2,说明MFA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结论:MFA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的分泌,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雪灵芝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庆年  冯梅  龚受基  戴支凯  周以智  徐庆 《中药材》2008,31(8):1212-1216
目的:探讨雪灵芝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HepG2.2.15细胞系培养系统检测雪灵芝提取物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雪灵芝醇提物和水提物各剂量组(50~400 mg/L)孵育HepG 2.2.15细胞株72、96h后抑制了HBsAg和HBeAg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中雪灵芝醇提物在实验72、96h对HBeAg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3.2%和90.8%;雪灵芝水提取物在实验96 h对HBsAg和HBeAg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2.5%和72.8%.结论:雪灵芝醇提物和水提物体外均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醇提物细胞毒性较大,而水提物作用确切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等28种藏药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8种藏药提取物中筛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方法:采用CPE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的无毒浓度(TC0),并在此基础上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HepG2.2.15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从28种藏药中筛选出余甘子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表达的HBeAg和HBs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TC0为15.6μg/mL。以15.6μg/mL的药物作用9 d后,HepG2.2.15细胞表达HBeAg与HBsAg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41%和28%。结论:通过对28种藏药的筛选,发现余甘子粗提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TC50=14.22mg·ml-1,TC0=8.13 mg·ml-1,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诃子醇提物抗HBV的体外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观察诃子抗HBV的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实验共进行1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诃子对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诃子醇提物浓度为6.25mg/ml地,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99.67%、71.40%。同一浓度下诃子对细胞的破坏率为30.65%。以HBsAg、HBeAg为指标,治疗指数分别为208.33、3.42。结论:在无毒浓度下,诃子醇提物在2.2.15细胞上有显著的体外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紫花地丁水浸出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以HepG2.2.15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50μg/ml拉米夫定(3TC)和不加药培养液作为阳性、阴性对照,给予含有0.12、0.6、3mg/ml紫花地丁浓度的培养液处理3、6、9天后,通过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和HBsAg、HBeAg的含量。体内试验选1日龄麻鸭,人工感染DHBV后随机分为7组:紫花地丁水浸出物1.2、6、30mg/kg.d,3TC 1mg/kg.d和紫花地丁水浸出物1.2mg/kg.d联合用药,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和2mg/kg.d 3TC。每组5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0天,观察药物对DHBV的作用。结果:紫花地丁所有实验浓度对HepG2.2.15细胞均无毒性,且对HBsAg、HBeAg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0.6mg/ml组对HBsAg的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强,第9天达到35.4%。3mg/ml组对HBeAg的抑制率在第6天最高,达到38.6%。紫花地丁水浸出物能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最高抑制率达到86.1%;3mg/ml组在第9天抑制率仍有42.3%,明显高于3TC(24.2%)。在体内试验中发现6mg/kg.d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具有抑制DHBV复制作用。结论:紫花地丁在体内、外试验中均有抗HBV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槐定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HepG 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定碱,作用9天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 槐定碱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6E-3M.在该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39 mmol和0.356 mmol,治疗指数分别为20.21和19.26;浓度为0.001 mmol时对Pre-S1的抑制率为62.20%.结论 :槐定碱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属低毒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探讨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抗HBV作用。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红背叶根水提取物(WE)、石油醚提取取物(EE)及正丁醇提取物(BE)对HepG 2.2.15细胞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红背叶根正丁醇提取物在无毒浓度下对HepG 2.2.15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65.2 %、94.4 %,治疗指数分别为 > 9.8和 > 67.1;红背叶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BeAg抑制率达53.4 %,治疗指数 > 2,而对HBsAg的无抑制作用;其他两种提取物对HBsAg、HBeAg则无抑制效果。结论 红背叶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有抗HBV作用,正丁醇提取物效果比乙酸乙酯效果更好,具有潜在的抗HBV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灵猫方及其单味药(牡丹皮、青皮、胡黄连、猫人参、淫羊藿、猫爪草、生黄芪)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灵猫方及其7种单味药的醇提物,分别配制成50、100、200、400μg/mL4个浓度,作用于HepG2.2.15细胞72h,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灵猫方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牡丹皮醇提物、青皮醇提物、胡黄连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猫人参醇提物、淫羊藿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增加(P0.05)。结论灵猫方醇提取物及组分的牡丹皮、青皮、胡黄连、猫人参、淫羊藿醇提取物能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乙肝转阴散(YGZYS)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YGZYS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药物5个不同浓度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4 d和8 d的细胞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 结果 :TC50 5.386 g ·L-1,TC0 0.736 g ·L-1。提示YGZYS对HepG2.2.15细胞毒性作用较低。在无毒浓度下,YGZYS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且治疗指数(TI)均大于2,说明YGZYS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 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HBV DNA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结果:TC50为3.070mg/ml,TC0为0.945mg/ml,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下的复方六月雪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DNA的复制。结论:CLYX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槐定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槐定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定碱,作用9天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6E-3M。在该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39mmol和0.356mmol,治疗指数分别为20.21和19.26;浓度为0.001mmol时对Pre-S1的抑制率为62.20%。结论:槐定碱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属低毒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八个中药复方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片等8个中药复方的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 ,应用MTT法对8个中药复方进行细胞毒性实验 ,在无毒浓度下分别检测8个中药复方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复方黄根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29 85% ,89 99% ;复方三姐妹片的TC0为125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1 69% ,80 78 % ;复肝汤的TC0 为730 0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3 09% ,40 98% ;护肝解毒丸的TC0 为270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没有作用 ,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64 16% ;达肝清颗粒的TC0 为626 2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 70 % ,43 83 % ;柴胡四草汤的TC0 为278 91μg/ml;壮肝散的TC0为3281 25μg/ml;健脾利湿方的TC0 为976 56μg/ml。结论 :复方黄根片、复方三姐妹片、护肝解毒丸、复肝汤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指数分别为20 55,11 78,4 68,4 48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达肝清颗粒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柴胡四草汤、壮肝散、健脾利湿方对HBeAg,HBsAg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