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巢湖富营养化趋势及防治对策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共有33条河流汇入,入湖径流量占巢湖水量的98%。每天约有3.7t磷和61.7t氮流入巢湖,氮、磷平均浓度分别为37.07mg/l和2.03mg/l。近30年来,森林覆盖率降至6.77%,水土流...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的开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43.41km^2,占员的76.7%,年侵蚀模模数灰3060t/km^2,是长江上游平均侵蚀模数500t/km^2的6倍,水土流失程度属长江上游高强度区域;年均含沙量高达4.6kg/m^3,每年从小江流走泥沙1585万t,相当于每年有10.5万亩土地的20cm厚的表土被冲走。本文在分析开县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开县水土流失发生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采取生物措施,工  相似文献   

3.
森林“世界之最”森林面积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森林面积占全世界总面积的24%,覆盖44%;森林面积最少的洲是大洋洲面积只占全世界总面积的2%,覆盖率只有11%。森林面积最多的是国家是俄罗斯,有4.8亿Ha;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圭亚那,高达85%;人均...  相似文献   

4.
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燃料消费、燃料的含硫量和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因子,计算我国各地区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结果指出,我国原煤含硫量为1.12%。1990年全国SO_2和NO_X的排放量分别为1751.8万t和842.2万t,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即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浙江。这些地区平均排放强度大于7t/km ̄2·a。还估算了全国1950~1990年SO_2和NO_X历年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中小型锅炉烟气汽流喷雾干燥法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t 链 条炉为 对象,研究 了中小 型燃煤锅 炉的 汽流 喷雾 干燥 法脱 硫,着 重 研究 了汽 流 式雾化器、气体分布 器、脱硫 塔及其配 套设备, 确定了最 佳操作 条件。结 果表明:气 液比 为20 ~30 ,蒸汽压力为 06 ~07 M Pa ,吸 收剂 计量 比为 11 ~16 ,烟 气中 S O2 去 除率 可达 76 % ~97 % ,不 发生粘壁、粒子结块 现象  相似文献   

6.
陕一甘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地跨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根据对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气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工程施工期将造成沿线植被的破坏及大片沙质地表和黄土的裸露以及土体结构的改变,使管道沿线20m内的土壤可蚀性指数上升2~4倍,施工区平均侵蚀模数将会由施工前的0.856万/t(km^2.a)增加至3.424万t(km^2.a)。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化感物质对土壤N2O释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选用来自作物秸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苯甲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在不同浓度和水分条件下对其减少施用尿素土壤中N2O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感物质对土壤N2O释放的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抑制效果越显。在土壤水分为16.5%的状态下,100ppm、250ppm和500ppm浓度的苯甲酸处理(培养温度25-30℃)可减少47.4%-75.3%N2O从土壤中释放;而当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橡单宁处理Pb2+、Cd2+、Cr3+、Zn2+、Mn2+、Fe2+六种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几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806%、922%、853%、914%、850%、860%。探讨了橡单宁絮凝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净化及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在线处理来自生化的焦化废水。处理水量100t/h,粉煤灰用量1747t/h,由焦化厂锅炉连续供给。生化出口废水经粉煤灰处理后,CODCr、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油、氨氮、BOD5、色度的平均去除率5741%。处理后水除氨氮略高外,其余污染物均达到我国一级焦化新厂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60%被回用,用过的粉煤灰可制做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0.
涂布白板纸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其坤 《环境工程》1999,17(4):30-32
主要介绍 佛山华 丰纸业有 限公司15 000t/ d 废水处 理工程。 采用网筛 微滤 混凝沉 淀 气 浮工艺处理 以废报 纸和废杂 纸为主要 造纸原 料的废水 。该法通 过微 滤回 收纸 浆纤 维、混 凝沉 淀和 气浮去处涂 布白板 纸废水的 主要污染 物。悬 浮物 去 除率 高达 985 % 以上 , C O D Cr 和 B O D5 去除 率 分别为917 % 和 869 % 。该法每 天可从 涂布白板 纸废水 中直 接回 收 5t 纸 浆 纤维 用 于再 造纸 ,经 处理后的废 水供车 间闭路循 环使用, 实现零排 放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和ERDAS空间建模平台,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指数法,分别以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背景因子,分析了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是缓坡、低植被覆盖度和疏林灌草地,而这些特征正是妫水河流域山前洪冲积扇地区的主要特点,缓坡、低植被覆盖度(不考虑城市建成区)和疏林灌草地也主要集中在流域内山前洪冲积扇地区.并提出防治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藏高原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至关重要的区域,维护提升其生态屏障功能是该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论文分析了1990—2010年西藏高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服务能力的时空变化格局,开展近20 a生态屏障功能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近20 a,西藏高原生态系统宏观格局稳定少动,森林、水体与湿地面积略有增加,草地、荒漠面积减少;2)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895.19×108 m3,平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744.48 m3/hm2,近20 a水源涵养服务在波动中有所提升;3)水蚀区土壤水蚀模数为3 876 t/km2,土壤水蚀量为10.31×108 t,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保有率为66.3%,近20 a土壤侵蚀量下降,而土壤保持服务保有率呈持续上升趋势;4)土壤风蚀模数为1 581.2 t/km2,土壤风蚀量为18.99×108 t,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为66.5%,近20 a由于风场强度减弱与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风蚀量下降,而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持续提升;5)森林、草地、湿地碳固定服务量为1.95 Pg C,从前10 a略有下降态势转变为后10 a轻微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TM 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等方面对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5年的生态修复,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3%,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林地质量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有好转,结构基本合理,相对合理指数由0.76上升到0.81。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善使得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大为降低,微度、中度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11.49、26.43和4.61km2,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由1999年的1562.5tk/m2降为2002年的870.7t/km2。生态修复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修复也需要人工的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类比法,结合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从基本建设期水土流失量,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量方面进行预测,得出该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总量49835t,新增水土流失量25458t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龙江县景星镇十年退耕还林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景星镇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得以修复;林地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的功能得到发挥,生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  相似文献   

16.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reforestation types on soil erosion on degraded land,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under conventional sloping farmland (CSF) and three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types including a Pinus massoniana secondary forest (PSF), an Eucommia ulmoides artificial economic forest (EEF) and a natural succession type forest (NST), were investigated at runoff plot scale over a six-year period in a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One hundred and thirty erosive rainfall events generating runoff in plot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rainfall types by means of K-mean clustering method. Erosive rainfall type I is the dominant rainfall type. The amount of runoff and the soil loss under erosive rainfall type III were the most, followed by rain-fall type II, IV and I. Compared with CSF treatment, reforestation treatments decreased the average annual runoff depth and the soil loss by 25.5%–61.8% and 93.9%– 96.2%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respectively. Meanwhile, runoff depth at PSF and EEF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ST treatment,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soil erosion modulus among the three reforestation treatments.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improved vegetation properties (i.e., vegetation coverage, biomass of above- and below-ground and litter-fall mass) and soil properties (i.e., bulk density, total porosity, infiltration rate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three reforestation treatments compared to CSF treatment. The PSF and EEF are recommended as the preferred reforestation types to control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with the NST potentially being used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情景,使用USLE和土壤风蚀方程对坝上地区水蚀和风蚀强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2015年坝上地区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均值分别为8.83±5.15 t·ha-1·a-1、4.37±6.62 t·ha-1·a-1和13.22±8.18 t·ha-1·a-1;风蚀占总侵蚀67%,水蚀占33%。(2)土地利用调整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分别减少4.9%~9.9%、2.9%~8.3%和4.3%~9.3%;土地利用+植被恢复情景下,风蚀、水蚀和总侵蚀强度则分别减少6.3%~13.8%、5.2%~16.2%和5.9%~14.3%。(3)土地调整面积与风蚀强度减少率呈对数关系,与水蚀强度减少率呈指数关系,与总侵蚀强度减少率呈线性关系(P<0.01)。本文结果可以为土壤侵蚀方程计算及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汀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44-45,43
南汀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可耕地少,且上游植被稀少。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制止不合理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的破坏,推进清洁生产,提高环境意识,改善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赤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137Cs法对赤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赤水河中上游地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以侵蚀为主,平均坡度在11°~19°之间时,侵蚀模数介于3630~6776 t/(km2·a),其中,习水和叙永研究区坡耕地平均坡度均大于15°,土壤侵蚀强烈,侵蚀模数在6050~6776 t/(km2·a)之间;草地平均侵蚀模数为4235 t/(km2·a);(2)林地有微弱堆积,堆积模数为1331 t/(km2·a);水稻田堆积模数为3872 t/(km2·a)。可见,当平均坡度大于15°时,坡耕地土侵蚀强度较大,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水保措施是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