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病人的胃管置入新方法,提高手术中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另一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食道,胃管则经这气管导管腔直接插入到胃内。结果:26例该类全麻病人置入胃管均一次成功,无失败病例。结论:对于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插胃管采用气管导管导入胃管的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唐小平  杨颖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4-744
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1]效果确切。由于是有创故只用于紧急情况和困难气管插管,此方法病人痛苦大,导管软(硬膜外导管)不易逆行送入口腔,且不能解决紧急情况下的缺氧问题。我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实行“紧急通气兼改良式逆行导丝引导插管法”。改良后的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改善病人的缺氧(可通过穿刺针通气),亦可顺势逆行导丝引导插管。因为改良后的“导丝”强度大,易逆行经气管送入口鼻腔,甚至还可直接送到口腔或鼻腔外,这样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赢得了抢救病人的时间,现介绍如下。1 用具成人硬膜外穿刺针1根,另用脑组织穿刺针制成1根比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或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37例,随访2~12月.结果:直接插管组25例,治愈19例(使用硬膜外导管15例,治愈11例;输尿管导管10例,治愈8例);逆行插管组12例,治愈9例.各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或逆行插管的方法,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的疗效相当,都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38例颌面手术经鼻插管麻醉的体会。方法:采用进口弹簧套束气管导管经鼻气管内插管。结果:138例均诱导插管顺利,导管一次顺利插入134例,二次插入成功2例,三次1例。结论:颌面外科手术带套囊弹簧管经鼻气管插管固定可靠,易于术野暴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子宫切除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组、全麻前插管组、全麻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麻醉前5min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在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药后3~10min后留置尿管,全麻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麻醉前插管患者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插管患者可能对留置尿管过程缺乏记忆,舒适度较差。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应该在麻醉前5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橡胶导尿管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临床各科呼吸功能衰竭经鼻气管内插管呼吸支持治疗患者28例。充气套囊气管插管导管ID:6.0、6.5、7.0mm和橡胶导尿管14、16号各一根备用,根据病人鼻孔大小各选一根,将导尿管插入气管导管内使其超出导管尖端5~7cm。经左(或右)侧鼻孔徐徐插入(导管弧型方向与下鼻道、咽腔转折方向~致),导管过鼻后孔有落空感;过鼻咽腔有抵抗消失感,提示引导导管成功,拔除导尿管。再行盲探或咽喉镜明视气管内插管。结果 导尿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17例,成功17例(100%)。经鼻导尿管引导咽喉镜明视气管内插管11例,成功11例(100%),无1例发生粘膜损伤出血并发症。结论 橡胶导尿管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可行性强,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喉罩置入和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优缺点,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将46例ASAⅠ、Ⅰ级的行叶乳险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胃入组(L组,23例1和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组(T组,23例),观察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盯IL糖值变化,比较两组芬太尼的用量、应激反应、通气与气体交换的情况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通气、气体交换良好;诱导后(气管导管喉罩置入前)、气管导管置入后1min、气管导管缑罩拔出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手术1h、气管导管缑罩拔出时血糖值增高显著,而以T组改变更为突出,T组应激反应比L组强烈;T组麻醉并发症高于L组。结论:喉罩置入应用于全身麻醉优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救治老年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老年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抢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老年急性呼衰患者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63例次。患者取平卧位,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腔,先用1%地卡因行鼻腔及咽部粘膜喷雾麻醉3次,再用1%麻黄素液鼻腔粘膜喷雾以收缩鼻腔粘膜血管,减少或防止局部出血。纤支镜及导管内均涂以无菌硅油或液体石腊,将无菌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外。按纤支镜常规操作方法,由鼻腔插入气管,助手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内,然后退出纤支镜。结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63例次均获得成功。插管过程一般为20秒~2分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老年急性呼衰患者既安全,又迅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的胃管置入法,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和操作安全性,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干扰和生理影响。方法:在不改变各项呼吸支持参数、原气管导管位置及气囊压力的基础上,对72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或ICU气管插管呼吸支持下的患者置入胃管,总结操作成功程度并观察患者的监测参数变化。结果:7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HR和平均动脉压置管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中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或SpO2的异常改变。结论:气管插管状态下经鼻外套管置入胃管是一种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易推广、刺激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指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能快速有效地确定气管导管与声门的位置,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过程中,导管在咽喉部有以下四种位置:(1)导管前端位于喉头处,这是插管的理想位置,此时EtCO2波形呈连续出现的正常规则的矩形波。(2)导管前端位于喉头的左侧或右侧,此时EtCO2波形图高度降低,呼气平台下降,呼气上升支延长,此时应将导管向中线移动。(3)导管前端位于舌根会厌间隙,此时EtCO2波形急剧下降,波形高度甚小,甚至消失,同时导管前进受阻,此时应将导管退出少许,将颈部前屈。(4)导管进入食道,此时EtCO2波形消失,导管推进顺利,无呛咳反应,此时应将导管退出至出现EtCO2波形后,将头颈后仰,前推导管即可调整导管至喉头的位置。结果:用EtCO2在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监测中,方法简单,灵敏度高,能快速判断出导管与声门的位置。我们只要调整导管至出现正常EtCO2波形图即可进管。因有一定的观察指标作指导,提高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内插管和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在会厌手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会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经口气管插管组(K, n=30)和经鼻气管插管组(B, n=30).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监测基础生命体征:SBP、DBP、HR、SpO2.B组患者用3%麻黄碱滴鼻2次,并用浸湿麻黄碱的棉签置于鼻前庭于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均给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常规吸氧去氮,诱导用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1.5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导管ID型号为6.0~6.5加强管,术中吸入七氟醚,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监测SBP、DBP、HR、SpO2变化及气管导管对手术操作影响程度.结果 在置入支撑喉镜时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SBP、DBP升高,HR增快(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组置入支撑喉镜时,会厌位于舌根与气管导管之间,会厌暴露差,气管导管影响手术操作;B组则会厌暴露良好,口腔内无气管导管,便于手术操作.结论 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较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在会厌手术中便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胃管置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经常遇到胃管未插入胃内或术中临时需要胃肠减压的情况。我们对 38例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的患者实施气管导管导入胃管置入法 ,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方 法  (1 )成人取 6 5~ 7 0气管导管 ,将导管内外壁均匀涂石蜡油 ;(2 )将胃管前端 50cm涂石蜡油 ,并试将胃管通过备好的气管导管 ;(3) 3 %麻黄碱 1ml稀释至 2ml滴鼻 ,以防鼻粘膜出血 ;(4)先放出患者口腔内气管导管气囊内气体 ,再将气管导管缓慢由鼻腔插入食管 ,以此气管导管为支架 ,将胃管通过气管导管插入。插至咽喉部 ,若插管困难 ,可抬高患者头部 ,使其下颌靠…  相似文献   

13.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用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中秋 《华西医学》1994,9(4):455-455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用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初步体会申中秋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麻醉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常需经鼻气管内插管,目的是执大术野,方便手术操作,利于气管导管固定。遇头颈后仰受限、张口困难者,还需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但该法常存在导管就位困难、咽部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口盲插气管导管、封闭食管或气管防止反流误吸的临床应用。方法:急症饱胃手术患者,开放静脉并面罩吸氧几分钟后,自然体位经口腔插入一气管导管,至相应的气管插管深度后封闭气囊,判断导管位置,若在气管内则全麻诱导机械通气,并放置胃管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若在食管内则用粗胃管充分吸引胃内容物,并平口唇部剪去多余部分导管用纱布封闭管腔,全麻诱导面罩给氧、气管插管后拔出食管导管、机械通气并放置胃管完成手术。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用此方法防止反流物误吸,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尔凯鼻胃管引导逆行气管插管术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例困难插管逆行气管插管术的ASAⅠ ~Ⅲ级全麻患者,以18G套管针环甲膜穿刺,经外套管向头端插入深静脉导引钢丝,从口或鼻腔引出,复尔凯鼻胃管涂以润滑油并预先套上气管导管(退放于鼻胃管尾端),将导丝插入胃管前端并从其侧孔引出,轻轻拉住导丝将胃管顺导丝插入气管,插至环甲膜水平时有阻力,从环甲膜处依次拔除导丝和套管,顺胃管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本方法均完成气管插管,成功率100%.插管用时 1.5~2.6 min,平均2.2 min,术后随访未见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复尔凯鼻胃管引导逆行气管插管术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简便易学,损伤较小,效果可靠,插管用时短、成功率高,是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患者安全可靠的插管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恩纳"用于气管表面麻醉142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我们率先将“恩纳”涂抹于气管导管表面,以观察其麻醉作用,配合浅全麻增加对气管导管刺激的耐受。方法:气管导管前1/3处均匀涂抹“恩纳”乳膏,根据病人的体重用最少的静脉麻醉药插管,插管后基本不用静脉及吸入麻醉药,观察插管后2、5、8分钟气管导管的套囊充气放气时病人的反应;对照组不用“恩纳”;另外7例经气管切开未用任何麻醉药直接插入涂有“恩纳”的导管。结果:7例气管切开插管,5例1分钟后即无呛咳反应,另2例2分钟时还有轻微反应,3分钟内均无反应;其余135例插管后2分钟有4例、5分钟有3例有反应;对照组10例,方法与上述病例相同,仅气管导管末涂抹“恩纳”乳膏,插管后2分钟无反应,5分钟左右病人呼吸恢复即呛咳、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刺激。结论:浅全麻加气管导管涂秣“恩纳”乳膏的方法,使病人耐受气管导管好,可减少及提前停用麻醉药,术终即可拔管,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Ⅰ组患者在腹膜关闭完成后即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Ⅱ组患者在皮肤缝合完成后拔除气管内插管。结果:拔除气管内插管后两组间SBP、DBP、MAP、HR、CVP及术毕至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提早拔除气管内插管是值得推荐使用的安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术前依据颈椎骨折、脱位导致颈椎不稳,给予哈罗氏架固定处理;手术时采用清醒表麻慢诱导经、口或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以及逆行经鼻气管插管,全部为静吸复合全麻,经颈前路及颈后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39例患者术毕10min内苏醒,恢复自主呼吸,均拔管安返病房。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清醒表麻慢诱导的气管插管全麻,可以完成该类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气管内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和麻醉时的重要抢救技术.抢救插管时要求中断心脏按压的时间越短越好,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国际复苏联盟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提出:"作为一个目标,要将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控制在10 s以内","仅能在暴露声门和置入导管的这段时间内停止胸外按压[1]".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利用气管插管鉴定囊来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并对气管内插管的时间进行了测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留置经鼻气管导管的患者插胃管成功率的方法,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方法选择70例已经经鼻留置气管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操作者插胃管至18~20cm时,由另一位护士把气管导管气囊内的气体全部抽出,继续将胃管送入胃内并确认后,再将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对照组采用插胃管过程中不放出气囊内的气体,气囊保持充盈状态的插胃管术。比较2组第1次插管成功率及所需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第1次插胃管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插胃管方法不仅提高插管成功率,又大大减少插管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