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鉴于绘制透视图的工作量大,作图复杂、若使用一种透视轴测尺进行绘制,则可使作图大大简化,本文首先应用画法几何方法,论证了透视坐标计算式,再进一步详细推导出透视轴测尺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透视仿射交换在轴测椭圆中的应用和作图分析。通过求出对应椭圆的长短轴,可作出实形轴测椭圆。透视仿射交换可用于求两个几何体任意截交线。  相似文献   

3.
轴测投影是透视投影的特例,通过对形体进行三维平移、旋转和改变视点的坐标,作出形体的各种轴测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推导了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通用变换式,并给出了CAD绘图流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迹线三角形与灭点三角形的互换原理,阐述了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变换系统,为作图的几何建模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绘制圆柱面或圆锥面全景透视图,固然可以避免产生透视反常,但是透视图中大量的曲线会给作图带来困难,要在图中绘制透视阴影困难就更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由两页或几页连续的平直画面来绘制复合画面全景透视图的概念.文中对复合画面全景透视的原理、复合画面的组合原则、复合画面全景透视的具体面法和复合画面中透视阴影的绘制都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圆柱面全景透视的特性及其作图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点、线、面的圆柱面全景透视的规律。给出了点的圆柱面全景透视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画法几何理论及正轴测投影的基础上 ,针对辅助轴交汇法绘制正等轴测图的图形准确、作图较为繁琐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绘制正等轴测图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不需度量 ,易于掌握 ,运用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8.
展示了一种新的绘制立体困的方法.通过将物体的正投影图进行两次旋转并向某一投影面进行正投影,即可绘制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绘出任意正三测轴测图的轴间夹角并在图上直接测出轴向变化率.从而方便地解决了绘制任意正三测轴测投影图的具体作图问题.因此,它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透视对应理论和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在透视鸟瞰图中论证出了求作形体透视高度的新方法。与通常作图法相比,此方法十分简单,减免了繁琐的作图过程。  相似文献   

10.
要根据透视投影理论及虚像生成原理,论述了一种画虚像透视的新方法.它避免了目前所使用的作图法之弊病,画形体透视和虚像透视同时作图,作图简捷方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轴测投影的数理分析,引出了几个关系式来确定三点透视图的作图要素。本文的方法可较为简便地绘制三点透视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轴测投影中的迹线三角形与透视投影中的灭线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轴测图与三点透视图的变换系统。通过这个变换系统,可以由轴测图直接绘出三点透视图,也可以由三点透视图直接绘出轴测图,还可以求得三点透视图的实形。文中还讨论了图形变换系统的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一种利用平面迹线和几何作图法,作无灭光线下透视阴影的新方法。该作图法理论易于理解,作图简便,占用图面小,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图润饰技术,文中阐述了实施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平面和圆柱面的受光分析、阴影线间距算法。最后出示了由此图形处理方法绘制的实例和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轴测图类型选择的3 条原则入手, 说明了利用轴测投影方向的水平投影、正面投影和 O X 轴的夹角ε1 、ε2 选择轴测图类型尚存不足, 阐述了解决思路, 基于轴测图的形成及正等测、正二测的ε1 、ε2 理论, 推导出了3 种轴测图特定的轴测投影方向, 此结论弥补了ε1 、ε2 在轴测图类型选择方面的不足, 完善、丰富了轴测图类型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透视中产生畸变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克服畸变的方法,为画出正确美观、立体效果强,更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透视图乃至最终的产品效果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给出已知椭圆长、短轴绘制椭圆的新方法──旋转对应法和椭圆短轴长度的几何求解──直角三角形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在没有轴测轴的情况下,用直角辅助投影法,根据物体的正投影直接画出其正轴测图。这是画轴测图的一种新方法。随着计算机绘图的应用与发展,该方法必将在更多的方面显示出比用传统的方法画轴测图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