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专心 《新中医》2019,51(3):49-5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观察2组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以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改善(P 0.01,P 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四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四肢情况,有助于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给予甲钴胺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英红 《新中医》2015,47(1):86-8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黄连素治疗对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Hb A1c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MNCV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MNCV较对照组延长更加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甲钴胺与黄连素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木芍柔肝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自拟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并与弥可保片6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柔肝舒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并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陶李  佟杰  曹亮  杨荣阁  孟晶晶 《新中医》2015,47(7):109-111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40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平稳,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估,并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9%,对照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和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均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DPN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当归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控制饮食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同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芪当归汤联合治疗,连续服药30d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黄芪当归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胰岛素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并予甲钴胺片0.5mg,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内服、外洗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胡洁云  罗虹 《新中医》2015,47(2):81-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变化。方法:将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9例,西药组40例,西药组给予甲钴胺片联合阿米替林片西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瘀通络方联合针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其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5.92%,西药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及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结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症状和体征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苍柏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苍柏逐瘀汤,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柏逐瘀汤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灵 《北京中医》2007,26(7):408-4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弥可保,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并随证加减。3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主要症状、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12.
林玺  周关芬  曾庆莲 《新中医》2014,46(11):100-102
目的:观察动静脉压力泵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动静脉压力泵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腓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动静脉压力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喜赖 《陕西中医》2010,31(5):555-55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等),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通过对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判断,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8%,当归四逆汤组高于甲钴胺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在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以补有形而资无形,血盈而使阳气有所依附,通达血脉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为8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提高(P<0.01),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35例用甲钴胺、维生素B1、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7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明显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钴胺静脉点滴。在此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当归四逆汤组予当归四逆汤口服,西药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2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6,(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与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杨燕灵 《北京中医药》2007,26(7):408-4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弥可保,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并随证加减.3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主要症状、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加昧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胰岛素及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胰岛素降糖和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口服,对照组予静滴硫辛酸注射液,观察2组TCSS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TCSS评分、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组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