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起始于70年代,但最近几年才在生产中应用。199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微生态学会,并把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技术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推动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已有一批生产厂家研制出饲用微生态制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作用和效果。1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根据微生态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可分为:微生态治疗剂、微生态多功能制剂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助长剂等。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芽孢杆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酵母制剂类、复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制剂和拟杆菌制…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包头辣椒种植区由于连年重茬种植,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大蒜品质和产量下降,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植物微生态制剂在包头沙尔沁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在常规技术管理(化肥农药用量减少40%)的基础上增施植物微生态制剂,保苗率提高6.85百分点,植株鲜重提高51.62%,红果率提高12.15百分点,单株结果数增加53.3%,单株椒鲜重提高63.0%,单株椒干重提高79.2%,产量增加37.2%;辣椒青枯病防效达33.5%,疫病防效达49.61%;辣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植物微生态制剂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防病作用及土壤酶活性,为在辣椒种植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重茬种植,不利高产稳产。使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进行的玉米试验显示,抗重茬微生态制剂滴灌3次较滴灌0次的叶绿素含量、穗位叶长、鞘腐病防治效果、干物质含量和产量分别提高5.23%、3.27%、72.99%、1.97%和10.40%。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对玉米的生长、鞘腐病害防治和产质量提高都具有较好效果,建议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的大面积推广示范应用。玉米是我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棉花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对棉花进行浸种处理及灌根、喷施,观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其对棉花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在棉花播种前浸种可以有效防止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促进棉苗生长,增强棉苗抗逆性。用一定浓度的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浸种,结合在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前期喷施或灌根处理,可防止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施用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的处理比对照最高增产16.8%。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在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促进生长、减少病害发生等方面均有应用。微生态制剂高效、环保、无毒副作用,符合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等在改善水产动物免疫力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微生态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对枸杞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影响,为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在绿色枸杞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枸杞产量;提高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产量增加348 kg/hm2、产值增加17400元/hm2;枸杞多糖含量、甜菜碱含量分别提高14.8%、6.5%。  相似文献   

7.
衰弱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杨梅的新病害,为有效防治衰弱病,对设施东魁杨梅开展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混施试验,每棵树的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6 kg·株-1+抗重茬微生态制剂0.2 kg·株-1,滴水线沟施,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成熟季测定杨梅树叶片和果实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对杨梅树势和果实品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对梢长、叶长、叶宽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64.52%、23.86%和12.22%;对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单果重和花青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2%、10.42%、7.27%和3.45%;同时抑制总酸的生成。综上所述,在杨梅滴水线沟施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衰弱病树营养生长,恢复树势,提升果实品质,减轻杨梅衰弱现象。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蔬菜连茬种植3年以后,病害逐年加重,植株长势逐渐衰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这就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究其原因是由于土壤和设施封闭环境中病原菌量逐年增加,土壤结构失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建了系统微生态调控技术,即将根际、叶际等植物组织微生态系统的调控与生长环境和生长环节有机结合实施系统调控.根据已研制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增效物质,在解决设施菜连作障碍难题方面已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生物制剂在幼蟹生态培育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幼蟹培育中应用微生物制剂可明显提高幼蟹产量、规格,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培育池获得规格幼蟹4 210.5 kg/hm2,产值168 420元/hm2,比未使用微生物制剂分别增产、增收27%、58%,利润增加56%。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微生物制剂在幼蟹生态培育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幼蟹培育中应用微生物制剂可明显提高幼蟹产量、规格,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培育池获得规格幼蟹4 210.5 kg/hm2,产值168 420元/hm2,比未使用微生物制剂分别增产、增收27%、58%,利润增加56%。  相似文献   

11.
白子金  宋良敏  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24-3425,3518
[目的]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在产蛋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30周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0.10%微生态制剂)、试验2组(基础日粮+0.25%微生态制剂)和试验3组(基础日粮+0.50%微生态制剂)4个处理,饲养试验期为42 d,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不合格蛋率和料蛋比;同时可降低鸡蛋的蛋白比率,提高蛋黄比例,并可改善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对鸡蛋的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也表现出良好的改善效果。[结论]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其中0.25%的添加比例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疾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水产疫苗、中草药、生物渔药、环保型水体消毒方法、健康养殖等水产动物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为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态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修复陕北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采用优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的微生态技术,在试验区均匀加入了3%的优化菌群制剂,选择优化出的菌群初步鉴定主要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放线菌(Actinomayces)、真菌类的青霉(PeniciUium)、曲霉属(Aspergillus)等,调控了土壤温度、含水量、氧和营养物质等,进行了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土壤中人为添加石油平均含量在2 318.5 mg·kg-时,经过11~32 d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的修复,土壤中的石油含量降解可达68.47%-84.30%,而对照区土壤中人为添加的石油含量变化不大,降解率基本在10%以内,说明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降解是缓慢的.这个试验验证了地质微生态修复技术在陕北黄土区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仔猪60头,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成3组,每组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栏,每栏10头猪。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一个月,试验结果:1、在15~30kg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增重上,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高于其它两组,与对照组和0.2%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6.07%、0.34%;在料重比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添加组水平最低,分别比对照组和0.2%添加组降低8.6%和3.2%;在日采食量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水平添加组最高。2、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试验全期每头仔猪每天增重所获毛利为3.24元,较对照组、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分别增加经济效益28.1%、8.1%。从经济效益来看,添加0.1%微生态制剂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8.1%、10.7%;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优于对照组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最有潜力的代替品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其在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刺参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作为调控水质和底质的主要手段,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刺参生长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刺参养殖中主要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和作用,以期在刺参养殖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4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断奶仔猪机体免疫力,改善氮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微生态制剂组仔猪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和消化能分别提高8.01%、5.08%、6.95%和4.64%;微生态制剂组的血清总蛋白和Ig G、Ig 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根结线虫病是设施蔬菜栽培中常见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综述根结线虫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效果的总结和比较,指出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是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土壤微生态,是兼顾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有效措施,以期为蔬菜根结线虫病害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用30日龄断奶的新西兰白兔,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依次添加0.10%、0.15%、0.20%微生态制剂(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30 d,研究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 对新西兰幼兔生长性能、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兔日增重组间差异显著,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低于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下降3.5%~7.5%,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各组死亡数明显下降,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低于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血清IgG、IgA、IgM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日粮添加0.10%~0.20%复合益生菌能改善幼兔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本次试验中,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幼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在水产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 ,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替代或完全取代抗生素 ,为绿色食品的生产创造条件。1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目前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在理论研究上有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20.
根际微生态防治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传真菌病害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且危害性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化学杀菌剂一直被认为是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加,而且还会造成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及土壤、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际微生态是与植物根系发生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土壤微域,是植物自己营造的有利于植物健康和生长的生态系统。深入探究根际微生态防治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机制,有利于从根际微生物、环境因子、抑病物质等方面挖掘防治土传真菌病害安全高效的方法。本研究着重从土传真菌病害的危害、土传真菌病害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土传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研究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