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红外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和细节增强可有效地提高人眼对图像关键细节信息的获取能力,是红外成像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传统双边滤波器不能最优划分细节层和基础层的问题,设计了区域约束双边滤波器,并提出一种基于该滤波器的红外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和细节增强方法.首先通过区域约束双边滤波器将原始红外图像分解为基础层和细节层;然后对基础层进行压缩,对细节层进行增强;最后将这2部分重新合成得到结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滤波器可以更合理地划分图像信息,该方法在压缩图像动态范围的同时可有效地增强不同尺度细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辨别低照度图像中的目标,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并增强纹理细节信息,采用子层分割规定化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提出一种结合子层分割和自适应函数引导的规定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根据原始图像直方图的特点对直方图进行子层分割,之后通过对分割后的子层进行灰度区间拉伸来提高图像的亮度,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为了增强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在每个子层求取自适应函数来对每个子层做规定化处理;最后对子层直方图合并,得到增强后图像.实验结果证明,经过增强后图像的灰度平均梯度值为原始图像的3~4倍,信息熵也明显增大;该算法在增强图像细节、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细节层分离的单曝光HDR图像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英  朱恩弘  吴亚东 《自动化学报》2019,45(11):2159-2170
针对利用单幅低动态范围(Low dynamic range,LDR)图像生成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图像细节信息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层分离的单曝光HDR图像生成算法.该算法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模型,首先分别提取出LDR图像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对伽马校正后的亮度分量进行双边滤波,提取出亮度分量的基本层,再对基本层和亮度分量进行遍历运算,得到亮度分量的细节层;然后,构造反色调映射函数,分别对细节层和伽马校正后的亮度图像进行扩展,得到各自的反色调映图像;之后,将反色调映射后亮度分量与压缩后的细节层进行融合,得到新的亮度分量.最后,融合色度分量与新的亮度分量,并对融合后图像进行去噪,得到最终的HDR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挖掘出部分隐藏的图像细节信息,处理效果较好,运行效率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红外图像细节增强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焦平面阵列(FPA)性能限制,红外图像对比度低,细节信息不明显,视觉效果较差,需要经过增强处理改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细节增强算法,首先检测原始图像中的极值点并进行替换,去除散粒噪声,再用消噪后图像与低通滤波图像相减得到细节信息,同时还通过数学形态学方法得到图像梯度信息,结合原灰度值计算出灰度统计权值,最后将此权值应用于细节图像的直方图均衡算法中,得到细节增强后图像。实验表明此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红外图像全局和局部对比度增强的非线性增益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增强红外图像全局和局部对比度的非线性增益算法.基于原始红外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提出一种判据,利用该判据判断原始红外图像的对比度类型,以指导模拟退火算法的搜索方向和初值的选取;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非线性灰度变换参数,实现对图像进行全局对比度增强.对全局增强后的图像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分别对各个分解层的高频子带利用所提出的非线性增强算法进行细节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地提高红外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能突出红外图像中目标的细节部分信息,在视觉质量上优于传统的直方图均衡法、反锐化掩膜法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标提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时,目标信息丢失或减弱的潜在原因,提出一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根据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检测并提取红外图像目标,采用替代法对获得的目标信息与可见光图像的背景和细节信息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与红外图像相同的目标,且具备可见光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7.
色调映射可将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在低动态范围显示器上。常用的对数全局色调映射算法由于压缩范围有限容易引起细节丢失,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基于亮度分区的自适应对数色调映射算法。首先将高动态范围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为XYZ颜色空间以提取图像亮度信息,然后将亮度图分为高、中、低三个照度区域。根据区域亮度属性实施对数色调映射实现动态范围局部压缩,并进行融合处理以消除区域交界处的显示效果。同时采用双边滤波技术进行细节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有效压缩动态范围并再现真实场景信息,同时可以保留丰富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常戬  刘鑫姝 《计算机工程》2023,(6):193-200+207
在低照度场景下采集的图像存在整体亮度偏低、对比度较差、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影响其在图像增强应用领域中的性能。为提高低照度成像质量,并使图像结构完整且纹理细节自然清晰,提出一种空间转换与自适应灰度校正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采用带有灰度校正的自适应压缩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均衡化图像,避免在传统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全局处理时产生图像过亮或过暗的现象,通过空间转换方法处理获得的均衡化图像,分别得到频率域平滑图像和空间域锐化图像,以提高图像的整体亮度和对比度,从而保留图像中物体边缘的细节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多聚焦融合算法将原始图像、频率域平滑图像和空间域锐化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SSR、CLAHE、MBYC等算法,该算法的均值、方差、信息熵和平均梯度分别平均提升1.63%、0.89%、0.17%和1.91%,能有效提升低照度图像的亮度、清晰度和对比度,增强图像边缘信息和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9.
红外图像具有噪声大、对比度低等特点,红外图像增强是红外探测、识别和跟踪应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中,直方图均衡方法简单、有效,但存在细节信息损失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对红外图像采用非线性变换分段直方图的增强方法,该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非线性变换,提高较暗区域的像素亮度,根据前背景区域特征将直方图分成两段,进行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对前景和背景分别进行图像的增强。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亮度,扩大目标区的灰度范围,增强前景图像的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星空背景图像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星空背景图像序列的压缩编码方法。算法首先估计出图像序列的星空背景,采用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区域门限分割算法,在保持背景图像中星体灰度的基础上去除噪声,再对分割后的背景图像进行游程编码;其次,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提取出运动目标图像,并计算出运动目标图像在图像序列每一帧中的位置,最后将运动目标图像和它在每帧中的位置编码嵌入到背景图像编码流,形成最终的星空背景图像序列编码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星空背景图像序列具有很强的压缩能力,恢复出的图像序列消除了噪声影响并保留了原始图像的基本信息,同时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便于后续的应用处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背景信息不足、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引导滤波和快速共现滤波的融合方法。首先,以高斯滤波将源图像分解为细节层和基础层。然后以去除值域滤波器、全局统计共现信息的方式简化共现滤波,形成快速共现滤波,再用其融合细节层;此外,引入窗口因子,用图像大小与窗口因子比值确定引导滤波窗口值,再用其融合基础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增加了图像背景细节,提高了人物与背景的对比度。主观和客观的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区域多直方图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方图均衡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但存在着细节信息损失较大的缺陷。为改进这一缺陷,使直方图均衡在增强图像对比度的同时不损失灰度级别,并能增强图像细节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的multi-HE红外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将图像分割成多目标区域,据此将直方图分割成多个子图,运用多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在不同目标范围内的图像增强。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背景区的过增强,扩大了目标区的灰度范围,增强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13.
高赟  高有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6):3935-3936,3939
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算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红外图像的特点对其简并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全局灰度均值法得到阈值,并依据该阈值将图像灰度分为背景段和目标段,接着将空闲灰度级动态分配给背景段和目标段,最后利用局域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对背景段和目标段分别进行增强,从而达到减少简并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复杂背景下,特别是在环境与人体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红外运动人体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值会非常相似,准确的红外人体分割是一个难题。对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减除法进行改进,在二值化阶段采用改进型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进行精细分割,利用多模态免疫进化算法(MIEA)自动确定PCNN分割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图像分割精度高,实现了快速自动分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实时视频中基于动态感兴趣区域及分段拟合的车道线的检测算法,动态调整感兴趣区域(ROI),缩小处理空间。采用大津算法(OTSU)动态提取感兴趣区域灰度阈值,并将该值作为多梯度Sobel边缘检测中的灰度阈值以提高边缘检测精度,利用改进的并行快速细化算法骨架化边缘图像,利用基于广度优先最短路径算法去除毛刺,最后再将图像划分近景和远景区域。在不同区域,采用直线或者曲线分段拟合,提高拟合精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背景不太复杂时,一帧图像处理时间约为15ms;而背景较复杂时,处理时间约为35ms,能满足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Retinex算法应用于水下图像增强中,常出现颜色失真与图像细节增强相矛盾的现象,提出了结合细节信息的自适应多尺度Retinex水下图像增强算法。分析包含不同细节信息的水下图像对Retinex算法增强中卷积函数尺度大小的选择要求;采用图像梯度作为调节因子,自适应调整多尺度Retinex算子的权重,用于适应包含不同细节信息的水下图像对对比度增强的要求,有效地缓和了水下图像增强在颜色失真和细节对比度提升之间的矛盾。多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去除水下图像的蓝绿背景、避免颜色失真、消除非均匀光照和图像细节增强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多尺度和颜色保真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易产生边缘信息缺失,目标不够突出等问题,将引导滤波的保持边缘特性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PCNN)的非线性耦合调制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引导滤波与DC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选取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分解,获得高低频分量;对低频分量的融合是利用改进空间频率作用DCPCNN输入激励,且其链接强度由表征图像信息的平均梯度自适应调整来确定;高频分量融合是利用局部平均梯度与区域方差自适应加权,而后采用改进的引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实现空间一致性;最后,对分别处理后的各分量经过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可逆变换获取融合图像。针对典型背景目标和复杂背景目标两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曲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等方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有效综合图像的优势信息,且在平均梯度、标准差、空间频率、相关系数等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准确地分割图像,将新型群体智能模型中的人工蜂群算法、灰度形态学和二维Otsu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图像分割新方法。该方法对待分割的图像进行灰度形态学中的闭操作预处理,以抑制图像噪声,把图像阈值看成人工蜂群算法中的蜜蜂,利用二维Otsu法设计人工蜂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采蜜蜂、侦察蜂和观察蜂的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逐代逼近最佳阈值。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分割红外图像和SAR图像时,分离出来的目标更加适合后序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阈值分割法通常只考虑图像直方图的统计信息,而忽略了图像目标和背景类内灰度分布的均匀性,提出指数灰度熵分割算法,并推广得到三维指数灰度熵分割算法。给出了一维指数灰度熵阈值法及三维指数灰度熵阈值法的原理,在三维直方图上,将降维处理和优化搜索策略相结合,得到最优分割阈值。理论证明,阈值搜索复杂度由原来的[O(L3)]降至[O(L12)]。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多种阈值法相比,所提算法抗噪性能更强、分割效果更优,且运算时间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算法在图像分解过程中存在模态混叠,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EMD)算法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为了抑制分解过程中存在的模态混叠现象,获得准确的特征分量和残差分量,使用BEEMD算法对图像进行分解。对获得的特征分量采用局部区域能量选择与加权的融合策略进行融合,而残差分量采用模糊逻辑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特征分量和残差分量叠加得到最后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保留可见光图像的背景信息,同时突出红外图像的目标,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在平均梯度(AG)、标准差(SD)、信息熵(IE)等客观评价指标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