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早期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儿6 h、12 h、24 h、48 h、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指标,两组患儿6 h、12 h、24 h、48 h、72 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6 h、12 h、24 h、48 h、72 h的Pa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6 h、12 h、24 h、48 h、72 h的PaC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运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早期肺功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9,(12):1827-1829
目的探讨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医院分娩并诊断为呼吸暂停的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 CPAP),观察组采用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儿通气治疗6 h后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氧分压(PaO_2)数值,以及患儿的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费用、鼻部损伤例数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P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PaO_2及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效果与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相近,但操作更为简便,鼻部损伤发生率低,且治疗费用显著降低,相较于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优势明显,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呼吸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别与鼻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3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相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患儿开始应用PS前时刻为0 h,记录3组患儿0 h、应用PS联合呼吸支持后12、24、48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PaO_2/吸氧浓度(FiO_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及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儿PaO_2均明显升高,PaCO_2均有所下降,NCPAP组PaCO_2下降程度较另2组小,但PaO_2和PaCO_2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5、1.89、2.03、1.98、0.97、1.53、1.76和1.33,P0.05)。PaO_2/FiO_2、a/APO_2在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9、5.231、4.985、5.314、6.552和4.572,P0.05);组间比较,NIPPV组较HHFNC组及NCPAP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5、2.981、4.304、2.58、2.385、3.220、2.526、5.028、4.304、2.781、3.083和3.520,P0.05)。3组患儿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比较,NIPPV组和HHFNC组均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2.981、2.763、3.586、2.911,P0.05)。3组患儿呼吸暂停比较,NIPPV组和HHFNC组均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6.6、6.89,P0.05)。3组患儿重复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03、0.89,P0.05)。3组患儿改有创通气例数比较,NIPPV组明显少于NCPAP、HHF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5.49、4.98,P0.05)。3组患儿开奶时间比较,NCPAP组较NIPPV组和HHFNC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4.138、4.536,P0.05)。3组患儿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NIPPV组和HHFNC组患儿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3.28、3.69、2.59、2.87,P0.05)。3组患儿鼻损伤、呼吸道感染、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21、0.025、1.526,P0.05)。3组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减轻腹胀,但NCPAP组患儿腹胀、气漏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38、4.512、4.436、4.543,P0.05)。结论 NIPPV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使患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同时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对于自主呼吸弱的患儿有治疗优势。应用NIPPV、HHFNC患儿能尽早开奶,利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进而减少长时间静脉营养的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HFNC组,每组各40例。NCPAP组行NCPAP通气治疗,HHFNC组行HHFNC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及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其中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两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的气胸、院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患儿的鼻部损伤和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结论 HHFNC有助于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患儿的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氧合指数(PaO_2/Fi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与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73例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A组37例、B组36例。A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小潮气量(6~8 ml/kg)治疗,B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常规潮气量治疗(10~12 ml/kg),根据病情调整两组患儿呼吸末正压0~8 mm H2O;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治疗前两组PaCO_2、PaO_2、PaO_2/Fi O_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治疗后,观察组PaO_2、PaO_2/Fi O_2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各项血气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A组呼吸频率(RR)、中心静脉压(CVP)指标明显低于B组(P0. 05);而两组心率(H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治疗后肺顺应性高于B组(P0. 05);而A组气道峰压、平台压等呼吸力学指标低于B组(P0. 05); A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B组(P0. 05)。结论对ARDS患儿使用6~8 ml/kg小潮气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减少肺损伤,且不影响患儿血液动力学,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漯河市某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5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PaCO_2,PaO_2及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PaCO_2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儿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PaO_2及SaO_2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儿PaO_2及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NRDS患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患儿生后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拔除气管导管直接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PaO_2/FiO_2和FiO_2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用氧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增加而PaC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iO_2增加而Fi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而Fi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用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INSURE术治疗NRDS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PS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HHFN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损伤、CO_2潴留、腹胀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气胸、动脉导管未闭合(PDA)、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72 h后,两组Pa O2、Sa O2、氧合指数逐渐升高,PaCO_2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联合HHFNC或NCPAP治疗NRDS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呼吸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但HHFNC对患儿机体摄氧能力及气体交换功能改善更为显著,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65.43±3.36)、(75.68±4.26)mm Hg(1 mm Hg=0.133 k Pa),(49.88±3.97)、(41.04±2.59)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2、28.882、19.972、6.599,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61/64),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7,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68.72±5.67)、(138.78±14.21)h、(24.66±4.75)d与(59.28±3.56)、(94.51±6.64)h、(17.46±2.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有效增加潮气量与通气量,改善患儿的氧合功能,给予患儿更强的呼吸支持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p H值、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aO_2、p H值、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PS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机械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运动智力发育商等。结果治疗1 h和12 h,观察组患儿的PaC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CO_2、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同时不会对患儿运动-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氨溴索注射液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1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进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p H、PaCO_2、P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RDS可显著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氧合指数,加速康复进程,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 NO)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2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FOV组120例和CMV组80例,HFOV组给予HFOV联合i NO治疗,CMV组给予CMV联合i NO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及血气等指标,并据此进行呼吸机参数调节,获取上机后不同时点血气指标监测数据,统计患儿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上机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上机后1、12、24 h HFOV组患儿PaO_2明显高于CMV组,PaCO_2、OI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FOV组患儿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FOV组患儿死亡率略低于CM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HFOV组气胸、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气管痰栓、肺炎、脑室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CM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CMV相比,HFOV联合i NO治疗NRDS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血气、氧合情况,缩短上机、氧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三凹征、发绀、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PaCO_2、PaO_2、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可提高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aCO_2均显著降低,PaO_2、SaO_2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可提升疗效,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并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患有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探讨撤机后使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患有重度NRDS的早产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撤机后接受NCPAP方案治疗的设为对照组40例,撤机后接受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设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两组患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氧合功能参数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分别为(72. 7±10. 2) h和(84. 6±11. 9) h,观察组患儿上呼吸机治疗时间更短(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慢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 00%vs. 2. 50%,P0. 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各指标PaO2、Sa O2、P/F、a/A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患有重度NRDS的早产儿撤机后使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NCPAP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NHFOV更有利于氧合功能的改善,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慢性肺损伤发生概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杨  万雪媛 《医疗装备》2021,(7):110-1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接受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试验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 h后的氧合指数(OI)、吸入氧浓度(FiO2),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4、48 h后,两组的OI均高于治疗前,FiO2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OI高于对照组,Fi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缩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时间,并可有效改善期通气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合并呼吸暂停的极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氧饱和度(Sa 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气指标,且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双相正压通气(Bi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BiPAP治疗;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BiPAP治疗。结果治疗6 h、治疗24 h,观察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_2/Fi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 3%,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77,P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肺炎5例,肺气肿6例,气漏3例,肺出血1例,总计15例,占33. 3%。观察组患者发生肺炎2例,肺气肿3例,气漏1例,肺出血0例,总计6例,占13. 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BiPAP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氧疗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给氧干预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1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脓毒血症合并ARDS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脓毒症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氧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高流量加温加湿的氧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氧合指数、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分压(PaO_(2))和pH值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PaO_(2)、PaCO_(2)及pH值等血气指标改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aO_(2)、PaO_(2)/FiO_(2)及a/APO_(2)等氧合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SaO_(2)、PaO_(2)/FiO_(2)及a/APO_(2)等氧合功能指标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86.94±20.72)h、(17.85±4.28)d]均短于对照组[(123.59±28.42)h、(23.67±5.09)d],而氧疗费用和总费用[(15 428.48±976.85)元、(21 735.38±1 143.84)元]均高于对照组[(13 957.67±1 024.57)元、(18 976.59±1 253.7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4、6.08、9.49及5.09,均P<0.05)。观察组患儿中途转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率(6.25%)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11例,发生率为29.7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结论 小儿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应用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和氧合功能,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