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常频机械通气(CMV)+PS和CMV治疗新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诊的130例ALI/ARDS患儿,根据机械通气模式将患儿分为HFOV+PS组、CMV+PS组、CMV组。观察3组患儿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PaO_2、PaCO_2、PaO_2/Fi O_2、氧合指数(OI),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O_2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 O_2及OI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12、24、48 h,3组患儿PaO_2、PaCO_2、PaO_2/Fi O_2及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OV+PS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MV+PS组及CMV组患儿(均P0.05)。CMV+PS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MV组患儿(P0.05)。结论 HFOV+PS治疗新生儿ALI/ARDS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 O_2)、血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三项呼吸参数指标和气道平台压(Pplat)、肺静态顺应性(Cst)两项肺机械力学指数以及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两组患儿吸入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Fi O_2、Pa O_2、Pa CO_ 2三项呼吸参数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1、6 h两组Fi O_2、Pa CO_2两项指标均降低,Pa O_2指标升高,治疗后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机械力学指数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治疗前HR、CVP、MAP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6 h患儿HR和CVP两项指标均升高,MAP指标降低,治疗后1 h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02%,高于对照组的74.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压力控制法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NRDS,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潮气量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PICU收治需支持通气的ARDS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机械通气采用常规潮气量(10~12 ml/kg);观察组(24例)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6~8 ml/kg).上机后观察两组患儿24、48及72 h氧合改善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分析机械通气并发症及28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上机前PaO2/FiO2值(104±23.6 vs 112 ±3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24、48及72 h PaO2/Fi02、PaCO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t ≥2.74,P<0.01);观察组气压伤低于对照组(x2 =6.97,P<0.01);观察组病死率16.7%(4/24)低于对照组50%(10/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P<0.05).结论 ARDS患儿采用小潮气量通气,能改善其氧和,且无血液动力学影响,亦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及病死率,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儿肺氧合功能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治疗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身高以及体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临床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患儿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P0. 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 05);治疗前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FiO_2)、氧气指数(OI)以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比(a/A PO_2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iO_2、OI指数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 05),而a/A PO_2指数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 05);治疗前对照组患儿在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值、血氧饱和度(SpO_2)和碳酸氢根(HCO_3~-)方面与观察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_2、p H值、Sp O_2和HCO3-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PaCO_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通过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后,患儿病情得到好转,临床效果最佳,预后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各项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SIL)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为PPHN并住院治疗的80例患儿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和治疗方法分为A组(SIL 0. 5 mg+PS)、B组(SIL 1 mg+PS)、C组(SIL 2 mg+PS)和D组(PS),每组20例患儿。4组患儿均给予HFOV。比较4组患儿的性别、出生时间、体质量、肺动脉压力(PAP)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4组患儿的性别、出生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前,4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_2)及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A、B、C组PaO_2均高于D组(P0. 05),PAP、PaCO_2低于D组(P0. 05); B、C组Sa O_2均高于D组(P0. 05)。结论 SIL联合PS治疗新生儿PPHN能快速缓解病情,有利于患儿预后。当SIL剂量到达一定量时,可能存在平台效应,单纯增大SIL剂量不一定能改善临床效果,反而可能增加SIL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01-602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和肺内源性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2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不同原因分为A组(肺内源性ARDS患者,60例)和B组(肺外源性ARDS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4 h后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结果 B组患者的PaO_2、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A组,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的治疗效果较肺内源性ARDS更为显著,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中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技术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7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6例,实验组患儿接受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检测0、12、24 h和72 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_2)、P/F、a/APO_2,记录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0、12、24 h和72 h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PaO_2、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和对照组P/F、a/APO_2、Sa 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患儿上机时间和氧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在气漏、BPD、颅内出血、肺出血、通气失败和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患儿鼻损伤率和腹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氧合功能,减少CO_2潴留,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氨溴索注射液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1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进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p H、PaCO_2、P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RDS可显著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氧合指数,加速康复进程,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常规呼吸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早产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机械通气组,每组40例,机械通气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及BPD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呈下降趋势(P<0. 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呈上升趋势(P<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机械通气组(P<0. 05);观察组呼吸末正压(PEE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机械通气组PEEP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24 h明显高于观察组(P<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机械通气组(92. 50%vs. 77. 50%,P<0. 05);观察组患儿BPD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7. 50%vs. 22. 50%,P<0. 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机械通气组(25. 0%vs. 47. 50%,P<0. 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RDS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血气指标,减少BPD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早期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儿6 h、12 h、24 h、48 h、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指标,两组患儿6 h、12 h、24 h、48 h、72 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6 h、12 h、24 h、48 h、72 h的Pa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6 h、12 h、24 h、48 h、72 h的PaC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运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早期肺功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患儿生后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拔除气管导管直接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PaO_2/FiO_2和FiO_2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用氧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增加而PaC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iO_2增加而FiO_2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而Fi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用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INSURE术治疗NRDS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13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aO_2、PaCO_2,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PaO_2及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PaO_2及Pa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儿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81,P0. 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可提升患儿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HFNC组,每组各40例。NCPAP组行NCPAP通气治疗,HHFNC组行HHFNC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及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其中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两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的气胸、院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患儿的鼻部损伤和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结论 HHFNC有助于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患儿的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其肺功能和血清IL-6、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NRDS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P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FOV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清IL-6、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 05),而p H、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体质量潮气量(V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 05),T_3、FT_3、T_4、FT_4、r T_3水平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TSH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HFOV联合PS治疗NRDS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血气状态及氧合,减少肺损伤,降低血清IL-6水平,调节甲状腺激素浓度,且并发症发生风险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605-1606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HMD患儿,随机分为A组(nSIMV治疗)和B组(机械通气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PaCO_2、PaO_2水平,通气失败、脑出血、VAP、VILI发生率以及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及PaCO_2、PaO_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的pH值、PaCO_2水平均显著下降,PaO_2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患儿的通气失败、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VAP、VIL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HMD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nSIMV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配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小潮气量机械通气配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比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上机后12 h、24 h的氧合指数(P/F)、PaO_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上机后30 min的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吸功(Wobv)水平接近(P0.05);与上机后30 min相比,两组撤机前30 min的Cdyn水平均显著升高,Wobv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撤机前30 min的Cdy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Wo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潮气量(LTV)加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MV)与传统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1997-10~2003-10,26例创伤性ARDS患者,分为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组(A组)11例(1997-10~2000-08),LTV量加PEEP机械通气组(B组)15例(2000-09~2003-10).比较两组的血气、血液动力学指标,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发生率,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时间、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结果两组中血液动力学和血气指标中PaO2无差异.B组P aCO2高于A组(P<0.05),B组中发生MODS的时间延长(P<0.05),MODS的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降低且无VILI发生.结论 LTV加PEEP机械通气在创伤性ARDS的治疗中,改善氧合与传统方法无差异,PEEP(5~18)cmH2O和轻度高碳酸血征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且能有效地减少VILI,延长MODS发生的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适合在ARDS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机械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运动智力发育商等。结果治疗1 h和12 h,观察组患儿的PaC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CO_2、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同时不会对患儿运动-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S治疗,观察组给予PS联合CPAP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住院天数、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网膜病、气胸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PS治疗NRDS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少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气管内灌洗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MAS患儿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气管内灌洗治疗,研究组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气管内灌洗+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统计临床疗效、氧疗及住院时间、康复情况(肺部X线清晰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氧体积分数(Fi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 12%)较对照组(73. 17%)高(P0. 05);研究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肺部X线清晰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少(P0. 05);治疗后两组OI、FiO_2、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aO_2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OI、FiO_2、PaCO_2较对照组低,PaO_2较对照组高(P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 76%)较对照组(29. 27%)低(P0. 05)。结论联合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气管内灌洗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可有效缩短其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促使其及早康复出院,且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